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雨生红球藻是已知虾青素(astaxanthin, AS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理想的细胞制备工厂。尽管研究表明添加α-酮戊二酸(OG,α-oxoglutarate)能有效促进混养条件下雨生红球藻AST积累,但在自养条件下是否也有类似效果不清楚。研究以自养雨生红球藻为对象,在正常(CK)、高光(HL)、缺氮(DN)和高光-缺氮双重逆境(HL-DN)下从细胞生长和AST积累两方面评估OG及其钠盐(OG-2Na)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添加OG或OG-2Na显著缓解HL、DN和HL-DN胁迫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培养至6 d的生物量分别为0.58、0.53和0.38 g/L,约是未添加组的2.0倍。添加OG或OG-2Na显著促进AST积累。培养至6 d,在HL、DN和HL-DN下, AST含量分别达到13.62、19.51和28.29 mg/g,是未添加组的2.39、1.16和1.35倍。同时在胁迫条件下,添加OG或OG-2Na有效提高单位细胞中AST含量。针对OG和OG-2Na添加,最大单位细胞AST含量分别出现在HL和HL-DN条件下,达到53.72和60.58 pg/cell,是对照的3....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1961~2005年内江各市(区)县气象资料,分析了我市洪涝的特点、气候规律,进而探讨了形成洪灾的主要成因,提出了防御洪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能量模型的水稻生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考虑生命活动与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关系,从热力学出发,引入一维能量模型。在一维能量模型的基础上,将水稻对外界能量的摄取能力与水稻生长季中的气温变化规律联系起来,建立在气温变化条件下水稻的生长模型。结合气温增长率、水稻最适气温和不同阶段的生物量,以徐士良单形调优算法为基础,利用Forcal二维方程参数拟合,得到关于水稻自然增长率、气温波幅和初始值等参数的最优拟合。将最优拟合数据代入水稻的生长模型,拟合得到水稻的生长曲线和水稻生长随气温的变化趋势。以水稻的生长模型为基础,定性分析水稻的临界气温和最大生长率出现时间。通过分析发现,水稻生长季的临界气温与气温增长率无关;水稻的最大生长率出现时间为水稻分蘖后期、孕穗期。为考虑异常气温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利用Matlab对水稻分蘖期低温和生殖生长期高温的水稻生长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水稻后期高温对产量影响比前期受低温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14.
土壤湿度直接作用于植被的呼吸、蒸腾和各种化学反应,是生态气象学的重要的环境因素。降雨和蒸发作为土壤湿度的两个重要扰动因子,对其进行定性的理论分析及定量的数值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蒸发对土壤湿度具有持续的耗散作用,可以视为连续的,而降雨作为湿度补充作用具有脉冲效应。为阐释降雨和蒸发对土壤湿度的影响,该文通过建立脉冲降雨—蒸发对土壤湿度响应模型,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得到此微分方程系统的周期解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Forcal对方程参数拟合,并以Maple作为数值分析工具,对此系统进行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利用岩石薄片、扫面电镜、铸体薄片、压汞等资料分析对梨树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岩的储层特征、成岩作用、成岩演化以及孔隙度演化进行研究。沙河子组经历的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其中破坏性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是溶蚀作用。压实作用使储层孔隙度减小21.1%,方解石胶结使原生孔隙减少12%左右,溶蚀作用使岩石孔隙增加5%左右。本区钙质胶结物有效地保护原生孔隙免遭后期机械压实和构造作用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1961~2004年内江各区县气象资料,分析了我市不同季节干旱的特点、气候规律,进而探讨了形成不同季节干旱的主要成因以及严重干旱年的环流特征,提出了防御干旱或者解决干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春辉  黄志英 《四川气象》2005,25(3):21-23,29
本文利用1961~2004年内江各区县气象资料,分析了我市不同季节干旱的特点、气候规律,进而探讨了形成不同季节干旱的主要成因以及严重干旱年的环流特征,提出了防御干旱或者解决干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内江洪涝特点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辉 《四川气象》2007,27(1):21-22,32
本文利用1961~2005年内江各市(区)县气象资料,分析了我市洪涝的特点、气候规律,进而探讨了形成洪灾的主要成因,提出了防御洪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6年盛夏内江市出现了近50来最严重的特大伏旱,此次伏旱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重。本文对此次伏旱的气候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以期对短期气候预测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采用Euler-Lagrange理论,讨论正压剪切流的切变参数对阻塞高压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存在一个临界参数,当切变参数的绝对值超过这个临界参数,正压剪切流将分歧出阻塞流型,这意味着阻塞高压的形成;反之,当切变参数的绝对值小于这个临界参数,阻塞流型将恢复到剪切流,这意味着阻塞高压的崩溃。该研究一定程度回答了阻塞流型"怎么形成"和"怎么崩溃"这一基本而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