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1.
测井技术在石膏矿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石膏矿勘探孔中使用聚焦电阻率、密度(长、短源距伽玛伽玛)、岩性密度(散射伽玛能谱———光电吸收截面指数Pe)、中子孔隙度、自然伽玛、声波速度、井径和井斜等测井方法,可以精确划分出石膏矿层的深度、厚度、结构,并能区分出石膏和硬石膏,判定石膏含量。在生产实践中,利用测井方法解释石膏矿层,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地质效果,为石膏矿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2.
三叠系百口泉组是新疆油田的主要储集层之一。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原理,依据4 口井的岩芯资 料、122 口井的录井、测井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玛湖西斜坡玛18 井区百口泉组各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进行了系统分析, 将百口泉组划分为1 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的上升半旋回、3 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8 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百口泉组下部发 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上部发育前扇三角洲亚相。基准面旋回内砂体特征研究表明:百口泉组底部,可容纳空间增长速率 与沉积物供给通量的比值远远小于1 (A/S≤1),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大面积连片展布,主要以进积的切叠式为主;百口泉组 中部,随着基准面上升,A/S 增加,砂体以接触式分布;百口泉组上部,河水动力减弱,河道砂体进一步向后退积,发育 远砂坝砂体,砂体以孤立式分布为特征。长期旋回的早中期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形成了主要的岩性储集砂体;末期湖侵 作用形成的湖泛泥岩为油气圈闭提供了良好的盖层。  相似文献   
43.
分布特征和相关性分析表明皖南茶叶中的硒来源于石煤。皖南茶叶的较高硒含量平均值为0.4ug/g,硒浸出率低于30%,因此实际上补硒的价值不高。硒的来源警示石煤中的有害元素也可能转移到茶叶中。  相似文献   
44.
文章简要分析了峪耳崖金矿的控矿条件,探讨了成矿的规律性,为进一步找矿提出了预测建议。  相似文献   
45.
2004年空基微波辐射计在吉林省探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4年4—7月吉林省人工增雨期间.空基微波辐射计所取探测资料,结合卫星、雷达、GPS和温湿度探测仪等探测手段,测得吉林省春季各种可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云型的过冷水含量,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为人工增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溶液,特别是水溶液,是地球化学多数分支领域都十分关注的研究对象。在一些举足轻重的前沿研究中,更要求对相应溶液的化学特性进行深入细微的考查。例如,板块构造理论的深入,就要认识伴随板块运动在地壳与上地幔中发生的质量搬运过程,那就必须先对流体与岩石的化学反应、对变质流体化学与扩散化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总之,化学元素与同位素含量的一般讨论,已无法满足当代地球化学研究的要求。化学元素在特定地质流体中存在形式、元素在不可逆的地质作用过程中的行为以及在特定地质流体运动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特征等等,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大的关注。在这种学科发展提出  相似文献   
47.
为探索地质调查支援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方法,为新时代地质工作转型升级提供经验,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综合地质调查工程".通过省、市、县、流域等不同层级综合地质调查及专题评价试点,取得了一些理论方法及技术应用成果:①揭示了我国典型红壤区地质要素对水土流失的控制作用,总结了不同岩性控制区水土流失地...  相似文献   
48.
张景  陈国光  袁平 《江苏地质》2016,40(1):156-162
泥河铁矿位于庐枞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的西北部,是庐枞玢岩型铁矿的典型代表,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近年来找矿重大突破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系统研究泥河矿区物性测量、物探测量及地球化学测量的实测数据,对该区物化探异常进行定性分析,认为根据该区重力、磁法及CSAMT异常特征可大致定位地层与赋矿岩体的接触位置,同时结合有机烃中烷烃和烯烃在矿体上方出现明显高值异常的特征,可准确指示隐伏矿体的空间位置,为庐枞地区寻找隐伏型矿床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