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丹参-石菖蒲-丁公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筛选出丹参、石菖蒲、丁公藤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找出疾病靶点,并在UniProt数据库中将靶点基因名称标准化。通过韦恩图的绘制寻找出药物-疾病的潜在靶点基因,运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选出关键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与Pymol将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丹参-石菖蒲-丁公藤的70种有效活性成分,1071个潜在靶点。共得到GO功能富集条目376个,其中生物过程234个、细胞组分68个、分子功能74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通路93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主要活性成分与疾病关键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丹参-石菖蒲-丁公藤的多种有效成分通过不同的通路发挥其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
张红  邓雯  王艺 《世界地理研究》2022,31(4):786-799
印度已成为全球十大经济体之一,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作为世界耕地大国和农业大国,印度的土地利用格局演化对全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收集了印度2000、2010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借助景观格局指数、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转移图谱等方法刻画了印度土地利用的规模、组成、形态、格局及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①印度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占比最高,2020年占总面积的62.91%。斑块形态较复杂,其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为1.37。耕地总面积保持相对稳定,与其他用地类型的转入转出整体保持平衡,但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比率近年来快速增加,2010—2020年建设用地成为耕地主转出类型,反映了快速城市化与人口增长的影响。②林地为印度第二大用地类型,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林地面积持续而缓慢地减少,2000—2010年主要退化为未利用地(转出比率19.73%),2010—2020年主要与草地相互转换(转入转出比率分别为17.94%、18.17%)。③印度草地分布破碎离散,因转入大于转出,总面积持续小幅度增加,2000—2010年、2010—2020年草地新增面积分别占所有用地新增面积的28.31%、28.64%,新增用地多由林地转入(分别为18.91%、18.17%)。④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首都新德里及印度东部的西孟加拉邦和阿萨姆邦,斑块相对规则。近年来,印度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张,2010—2020动态度达2.51%,主要由耕地转入。⑤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发现极端温度、高程、人口、GDP与政策是印度耕地与建设用地演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63.
目的和意义:依托医院PACS安装和实施的契机,充分利用医院的病例特点和中医诊疗优势,通过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要求对医学影像和信息进行计算机智能化处理后,达到摒弃影像诊断传统的肉眼观察和主观判断的目的。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影像的像素点进行分析、计算和处理,以得到相关的完整数据,为医学影像诊断提供更客观的信息的同时建立相关不同疾病分类的教学模块,填补国内在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教学和科研计算机评价体系方面的空白,为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可靠的工具。  相似文献   
64.
张红 《地理教学》2013,(4):29-32
"5-E"教学模式是探究性教学模式之一,它由参与、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五个环节构成,旨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能力、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地理校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可以通过"5-E"教学模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65.
赵洋  赵怀勇  张红菊  柴强 《中国沙漠》2016,36(3):681-687
针对间作种植模式下密植潜力薄弱、水资源不足、生产实践中难以同步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问题,在河西荒漠绿洲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4个(5.25、6.00、6.75、7.50万株·hm-2)玉米密度水平下玉米间作豌豆群体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期为构建禾豆间作在密植条件下的高效节水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间作豌豆的土地当量比(LER)平均达到1.16,且LER随玉米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单位面积间作玉米的产量平均达到了相应单作的74.87%;随玉米密度的增大,作物产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高密度(6.75、7.50万株·hm-2)处理中。间作0~12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平均低于单作玉米1.60%,但平均高于单作豌豆6.70%;两年内单作玉米和间作0~12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均在高密度(7.50万株·hm-2)处理时最大。由于土壤贮水量、降雨量、灌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间作较单作增加了耗水量(ET),上述间作的ET比单作高19.23%~23.66%。与单作WUE加权平均相比较,间作的WUE分别高于单作11.08%、13.32%、18.86%和28.06%;不同玉米密度处理中,密度3(6.75万株·hm-2)的WUE表现出了优势。因此,在河西荒漠绿洲区,同步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是间作和密植条件。  相似文献   
66.
岩质隧洞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臻  郑颖人  张红  王谦源  肖安保 《岩土力学》2009,30(Z1):148-154
依靠模型试验与力学计算,分析了隧洞破坏机制与型式,提出将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出的围岩安全系数作为稳定分析判据。现有各种围岩分类中都有一些标志围岩稳定性的标志性说明,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各级岩体的稳定性标志,尤其提出了一种新的定量标志,即将隧洞在无衬砌情况下的围岩安全系数作为隧洞稳定性定量标志。由此,在给出的相应稳定安全系数基础上反算出各级岩体的强度参数,以提高强度参数的准确性。提出了岩质隧洞的设计计算方法,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围岩安全系数,采用有限元法计算衬砌安全系数,并对青岛市某地下工程进行数值模拟,分别计算了围岩和衬砌的安全系数。初步建议岩体隧洞的设计标准:初期支护后,围岩安全系数不小于1.15~1.2,初衬的安全系数不小于1.3;二次支护后围岩安全系数高于1.25,衬砌的安全系数大于2.0~2.4,以确保隧洞在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67.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村庄改造的土地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城市化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人口的机械增长和占用土地面积的外延式扩张。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仍然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体制的农村社区被城市包围的格局,形成了“城市里的村庄”和城、乡二元化结构,也形成了在体制、机制、观念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的城市板块和乡村板块互相交错的地带。在这些交错地带(或称城乡接合部),土地所有权性质及土地利用规划用途非常混乱。  相似文献   
68.
InSAR技术全天候、全天时、大面积、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观测能力已经越来越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目前的InSAR技术已不仅仅是测绘研究领域获取高精度数字地形高程模型 (DEM )的一种解决途径。随着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 (D InSAR)的不断发展 ,该技术已经开始比较广泛地应用于地形测绘、地震同震形变、地面沉降、滑坡、火山爆发、冰川运动等研究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之中 ,并且开始在地表变形与运动研究中发挥出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的重点是D 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及其在地震同震形变中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69.
环境一号星座的A星(HJ-1A)上搭载了超光谱成像仪(HSI),它是具有高光谱分辨率的全新国产遥感数据源,为水质遥感特别是内陆水质遥感提供了新的高光谱数据.但HSI影像的处理方法尚不完善,在广泛应用于水质遥感前对其进行质量研究和评价非常必要.本文针对HSI数据在巢湖水质监测应用方面的适宜性,对信噪比和数据真实性、倾斜条...  相似文献   
70.
通勤是城市居民的基本交通需求,也是联系城市居民居住地和就业地的重要桥梁.城市居民的就业地与居住地很少能完全重叠,从而导致了浪费性通勤.现有浪费性通勤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存在样本有限、成本较高、分辨率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顾及实时路况的城市浪费性通勤测算思路,并将其用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浪费性通勤测算.通过调用高德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