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古代游记的作者们受壮丽山河的诱导,激发了对名山胜水的热爱之情,不仅对众多的山水景观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形象地展现了祖国的锦绣山河,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幅色彩缤纷的美丽画卷,而且对所游览地名亦进行了一系列考证研究及命名更名活动,在客观上起到了地名传播作用。今天建构并发展当代地名学,亦应认真学习借鉴古代游记中的地名考证经验。经初步归纳,其地名考证方法可分为四类:一、铺叙法:作者用平实语言以铺叙方式,在义中某种位置,交待、介绍所游所记地名名作来历、沿革。1、文首交待介绍:如唐·张途《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既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也是一位地名专家。在伟大的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以哲学家的视角给地名这个多彩世界以极大的关注。通过谈地名故事拉近与谈话者的距离。毛泽东每见一新同志均以五湖四海之胸怀问:"你是哪里人"?待对方有明确答复时,他便很快地把眼前对话者与该人的原籍、故  相似文献   
13.
回顾《中国地名》在1996年的步履,总的觉得她确实扬起了帆,鼓足了劲,在一个劲地向预定的光明彼岸远航,并取得了新成果。 一是栏目设计趋向科学合理。首先是增加了《本刊特讯》,《热门话题》等新栏目。笔者有意查阅,1994~1995两个年度的文章,发现此类文章大体上编排在《工作研究》栏目中。虽然有的有特讯性,有的有热点性,但因编在《工作研究》栏目中,如不细心阅读,也许认为是真的研究性的科学文章。而在1996年之首,编辑部开动  相似文献   
14.
我被聘为本刊特约编委,在心觉荣幸之余,格外感到责任之重。 我于1991年初调到地名办时,对什么是“地名”这一起码的概念都不清楚。《中国地名》恰恰这时刚刚诞生。我因急于学习地名学与地名工作有关知识,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故对《中国地名》坚持常年订阅,每期必读,正是从《中国地名》大量的理论、学术性文章中,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龙的国度 ,龙字地名在我国是广泛存在的 ,以政区类龙字地名为例 ,使用汉语地名的各省区中 ,省级龙字地名1个(黑龙江省) ,市、地、县级龙字地名就达几十个 ,乡镇级龙字地名200余个 ,至于村级龙字地名数不胜数。自然山水类龙字地名 ,尤其是水系地名 ,如江、河、泉、湖、沼、泽、池、潭、源、湾、井、港、溪、水、渠、滩、沟、洼、塘矶等与“龙”字组合的地名 ,更俯拾即是。若将各类地名综合统计 ,每个地区龙字地名都不在少数。最少者也不低于20几处。以龙之居处命名的就有龙门(山西、陕西、安徽、福建、海南)、龙关(河北)、…  相似文献   
16.
1963年4日的一天,笔者乘坐沈阳开往大连的直达列车,途经熊岳城车站时,听见列车播音员讲述了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各位旅客,本次列车前进方向的左侧,山顶有人塔式的孤立小山是著名的望儿山。望儿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望儿山下住着一户贫苦人家。母子二人过着贫寒的生活。母亲日耕夜织,含辛茹苦,省吃俭用,供养儿子读书,盼他长大成人。她把心思都用到儿子身上,儿子十年寒窗之后到大比之年,便告别母亲乘船渡海去山东赴考,谁知他一去不回。老母思子心切,天天登山远望过往的船只,只见波涛滚滚,却不见儿子身影。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