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1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619篇
测绘学   340篇
大气科学   432篇
地球物理   218篇
地质学   1606篇
海洋学   488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99篇
自然地理   35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9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0 毫秒
991.
以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及的19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性、经济发展潜力、成果分配、资源环境、民生福利7个维度刻画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从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两个维度刻画经济增长数量以构建综合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剖析2006—2018年中国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 总体协调水平上,中国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的协调度较低,且呈下降趋势;② 协调度空间格局上,经济增长质量与增长数量、增长速度的空间格局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且保持相对稳定,但经济增长质量与增长规模的协调度空间格局差异较大;③ 协调类型上,“数量滞后”型呈零星分布,“规模滞后”型向中西部集聚,“速度滞后”型向东北拓展,“质量滞后”型表现出多样性特征;④ 经济增长质量与规模、速度的协调关系表现出不一致的特征;⑤ 相互协调机理分析发现,民生福利、经济发展潜力、人均GDP对中国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协调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⑥ 针对不同协调类型的城市群应分别采取相应举措以助力中国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92.
广州市中产阶层外出购物行为的时空特征及决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广州市中产阶层活动日志问卷调查,借鉴社会分层、行为地理学和时间地理学等理论方法,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和多元Logit模型对中产阶层外出购物行为的时空特征与决策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产阶层外出购物行为呈现多样化时空特征。工作日购物时间双峰陡峭,休息日双峰平缓;工作日购物空间范围比休息日小,工作日购物活动集中在晚间近圈层(0~1 km),休息日集中在白天中圈层(1~5 km)。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商业设施密度是影响中产阶层外出购物行为时空决策的主要因素,工作日性别因素影响较大,休息日出行方式因素作用显著。中产阶层购物时间节奏与一般居民相差不大,但空间距离较远,其时空决策受商业设施密度影响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993.
人地关系是透视中国城镇化进路的重要视角。论文在历史向度上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人地关系转型的发展脉络和基本逻辑,认为中国人地关系经历了在地化、去地化和再地化3个阶段。在地化阶段,农本立国的经济形态决定了人们对乡土的经济依附和情感依恋,人地关系的在地化逻辑难以动摇;去地化阶段,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转型推动农民离土出乡,人不离土的价值观束缚发生了结构性松动,在土地与户籍制度的影响下,被动失地的农民与主动离地的农民共同主导了人地关系的去地化过程;再地化阶段,制度变革引领农民真正成为城镇化的主体,乡愁推动城乡文明走向共生,二者助推中国人地关系重塑。对人地关系变迁的历史脉络和基本逻辑的梳理,可以为适应新时代的人地关系的制度调节和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顺利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94.
基于Geodatabase建立数字地质图数据库的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翠玲 《测绘科学》2008,33(3):176-178
本文简要介绍了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的特点及优势,列举了创建Geodatabase数据库通用的三种方法,并以1:5万却勒塔格幅地质图为例,重点探讨了用CASE工具建立基于Geodatabase数字地质图数据库的具体过程。研究表明,用这种方法建立地质图数据库可以将面向对象方法很好地应用于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中,大大缩短了建库时间,提高了建库效率,并使商用关系型数据库的技术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995.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IKONOS多光谱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数学形态学方法,研究与探讨了IKONOS多光谱图像的分割技术.提出一种结合图像边缘特征和纹理特征的混合分割新算法.在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图像K-L变换的基础上,采用多尺度多方向形态学梯度算子提取边缘特征.应用数学形态学滤波及局部方差统计特征对图像对象进行标记,最后采用强制最小过程,进行标记控制的分水岭分割.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分割算法优于仅利用边缘特征的分水岭分割算法,同时,该算法能较好地解决分割过程中存在的过分割与欠分割问题,是一种适合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图像的分割算法.  相似文献   
996.
The Sinian reservior in Anpingdian (安平店)-Gaoshiti (高石梯) structure,Middle Sichuan (四川) basin,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prospect for oil and gas.This article dissects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echanism of this area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methods of organic geochemistry,fluid inclusion,modeling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from source rocks,and by combining structure evolutions and analyzing the key geologic features of hydrocarbon origin and trap.According to the fluid inclusion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analysis,there exist at least three stages of fluid charging in the Sinian reservoir.From Middle-Lat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oil cracked to gas gradually owing to high temperature at 200-220 ℃.The Sinian gas pool was mainly formed at the stage when natural gas in trap was released from water and paleo-gas pools were being adjusted.It was a process in which natural gas dissipated,transferred,and redistributed,and which resulted in the present remnant gas pool in Anpindian-Gaositi tectonic belt.The authors resumed such an evolution process of Sinian reservoir as from paleo-oil pools to paleo-gas pools,and till today's adjusted and reconstructed gas pools.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安阳市文峰区国土资源局把地产市场管理作为中心工作,采取“五项措施”规范土地租金征收工作,使全区国有土地租赁工作从原来的自发交易走上了依法有序运行、高效全面管理的轨道。  相似文献   
998.
高渗压下水岩相互作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研发的岩石高压渗透试验仪以静态伺服阀为主要控制元件,在脱离计算机控制条件下可使试样进水端水压保持不变。出水端水压采用调速阀控制,实现了高渗透压力下长时间的水-岩相互作用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岩作用渗透液体不同时段各离子浓度变化的分析方法,并容易得到不同时段试样渗透性变化规律。为研究水-岩作用对岩石强度的影响,按基本相同条件,对该试样及未经长期水-岩渗流作用同一岩性试样进行了高渗压下的常规三轴试验,提出以试样临近破坏时的有效侧向应力大小进行强度分析,并按上述实际所加侧向压力大小及有效侧向压力大小,进行了常规饱水三轴压缩试验。试验得出,所研究蚀变岩在高渗压下水-岩作用结果与常温、常压条件测试结果类似,蚀变岩与库水的水化学反应微弱,对其自身岩体的渗透性及力学性质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999.
稻城地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围岩蚀变在多波段遥感图像(TM)上具有的光谱特征,利用比值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比值增强后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 四川省稻城地区围岩蚀变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通过多层次的筛选和评估提取矿区异常区,制作遥感异常图。  相似文献   
1000.
徐万福 《四川测绘》2008,31(5):223-226
本文从WebGIS的技术特点、运行模式等方面介绍了WebGIS这一热门GIS技术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并结合一个消防网上合成训练系统应用项目,探讨了WebGIS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