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5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南京吴淞间长江河槽的演变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前言 长江为强潮河口,潮波影响上溯达距海616公里的安徽大通,因此自大通以下,为长江的河口区。 由于长江河口区范围辽阔,水面宽广,水流复杂,所以要掌握它的水文特征和河床演变过程的规律性,就需要此较庞大的测验组织和比较长时间的观测。由于这一原因,就使得作为世界大河之一的长江河口,研究资料较为缺乏。解放以前,较为系统的研究仅有海登斯坦的“长江口”一文,讨论河口水文及泥沙运动。日人速水氏有关长江河床质的研  相似文献   
12.
戴志军  恽才兴  韩震 《海洋工程》2006,24(1):115-121
以茂名深水港选址为例,尝试将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和不同时段的数字化地形信息等资料相结合,从波浪入射方向、悬浮泥沙、滩槽冲淤等方面对建港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SPOT-5号卫星、多时相TM遥感影像和多时段数字化地形信息复合在港口工程中的潜力和优势,并提出基于港口工程选址分析的遥感影像和数字化地形结合的新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气象卫星的时间、空间上的优势,在总结长江河口河槽演变基本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卫星图像的分析,确定和研究长江口泥沙地区悬移质的输移路线和活动范围,探讨分析了长江口悬浮泥沙浓度分布动态,分析了滩槽泥沙交换对航道淤积的影响,为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方案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潮滩是淤泥质海岸最主要的地貌类型之一,淤泥质潮滩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所在海岸带的性质,查清其性质和分布对于合理开发潮滩资源和研究现代海岸带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星载多源遥感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常规调查资料和野外调查工作,以长江口崇明东滩为研究区,利用淤泥质潮滩水边线提取技术和潮位站实测水位高程进行潮滩地形反演,确定潮滩坡度及其淤积或侵蚀速度,为长江口潮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长远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美国河口研究近期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口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世界上三分之二左右的大城市集中分布在河口及丘地区。美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与河口紧密相连。随着沿海地区港口、城市、工农业拘发展和人们对海岸资源需求量的增加,河口研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也愈来愈广泛  相似文献   
16.
杭州湾北岸漕径-柘林岸段的海堤预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杭州湾北岸漕径一柘林岸段海堤实测断面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剖面冲淤对比统计和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对不同岸段的断面稳定性进行研究,以揭示海堤潜在的危险程度。结果表明,海堤安全警戒线可分为三级:第1级:0m等深线,水平距离大堤约为50m;第2级:-3m等深线,水平距离大堤约为150m;第3级:-8m等深线,水平距离大堤约为400m。3级警戒线应视不同岸段而分别评价。  相似文献   
17.
岬间海滩泥沙输运趋势与剖面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9年7月实测的粤东岬间海滩沉积与地形变化资料,采用沉积物输运概率模式(McLaren模型)对海滩沿岸泥沙运移趋势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常波况条件下海滩沿岸泥沙向偏南方向运移,在高能条件下可能出现与常波况条件下相反运动的趋势。进一步利用分形分布模型研究了海滩剖面的分形性质,提出了岬间海滩剖面地形变化的短期分形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8.
温州地区淤泥质潮滩冲淤遥感反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滩涂围垦、水产养殖、防波堤建设和航道疏浚等往往涉及潮滩冲淤变化的研究。冲淤变化是一种复杂的物理过程,它包括许多自然因素和人类诱发因素。该文使用MSS、TM、ETM及SPOT四类数据源,共计24个时相,时间跨度为1976—2002年,利用多时相卫星遥感图像水边线高程反演技术,确定了温州地区不同部位淤泥质潮滩岸线的变化,计算不同部位潮滩坡度及淤积、侵蚀速度,为温州地区潮滩的开发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海洋遥感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尽介绍了海洋遥感技术的兴起、发展与航空摄影、陆地卫星、气象卫星在海洋上的应用,阐明了90年代海洋遥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神舟三号CMODIS数据获取长江口悬浮泥沙含量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韩震  金亚秋  恽才兴 《遥感学报》2006,10(3):381-386
悬浮泥沙含量的时空分布是分析河口海岸冲淤变化、估算河流入海物质通量、研究海洋沉积速率和海洋环境的重要参数.成像光谱仪技术包含了丰富的空间、辐射和光谱三重信息.用中国神舟三号上34个波段的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CMODIS)数据,采用经验线性法对其辐射亮度值进行了反射率转换,结合长江口现场调查资料,对长江口悬浮泥沙含量时空分布进行了遥感定量反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