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大单元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能有效整合特定大概念、大问题下的相关知识体系,而且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形成辩证系统观。本文基于综合思维的培养,在分析大单元教学与综合思维培养内在逻辑联系的基础上,以“大田县矿业发展与‘五园’模式”为例,整合人教版必修《地理2》和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的相关知识内容,探讨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以期为地理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72.
文章以德格县为研究区,以7 m DEM进行地形分析处理,并结合相关调查数据建立了德格县滑坡灾害数据库,通过选取的地震峰值加速度、断裂带、水系、坡度、坡向、高程、岩性等7个指标,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信息量模型(I)、层次分析法模型(AHP)、确定性系数模型(CF)相互耦合对研究区灾害敏感性评价,再分析得到活动频率因素对研究区全县域进行危险性评价,将得到的结果分成4个区域,分别为高危险区、较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其中高、较高危险区占总面积2.23%。其中,滑坡灾害占总灾害的42%。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符合程度较高,能够为该地域未进行实地调查的地方进行相关滑坡灾害的预测预报,并对安全防治提供技术支持,亦可以为其他地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3.
涂铁石英砂去除水中As(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来源广泛的石英砂作为负载体,以Fe Cl3为原料,用加热蒸发法合成制备简便且易于过滤的新型材料——涂铁石英砂(IOCS)。合成的IOCS表面的铁氧化物以赤铁矿为主,含铁量为11.73%,比表面积较改性前提高12.2倍。IOCS对As(V)的吸附动力学实验和等温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其吸附As(V)平衡时间为80 min,对As(V)的最大吸附量为1.22 mg/g。吸附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是表面吸附和共沉淀并存的过程。当初始As(V)浓度分别为0.1 mg/L、1 mg/L、5 mg/L,IOCS投加量与溶液中As(V)质量比分别为20000∶1和10000∶1时,在p H=6和p H=8.5两种条件下,IOCS对As(V)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10%和80.39%。  相似文献   
74.
防烟楼梯间作为高层建筑中惟一的火灾逃生通道,对于保障人员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5.
应用计算机增强和特征信息提取技术,结合航空摄影图像的立体观察对比,对卫星TM数字图像地学信息进行解译研究,并通过野外调查验证,对深圳-大亚湾沿海高速公路沿线工程地质环境进行了迅速评价,经计算机不同处理方法处理获得的TM专题信息图像在进行地质构造解译和岩土体分类中均起到重要作用,而航片在地质体边界圈定和详细定位以及灾害地质现象分析方面效果较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该项目从图像处理、解译到野外调查和成图及报告编写的全过程工作,节约勘察资金50%以上,满足了公路勘查前期工作的需要,也充分体现了遥感技术的优越性。遥感解译研究与常规地质调绘方法相结合,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公路勘察手段现代化的标志和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6.
叶面积指数间接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面积指数是对地遥感的关键参数。间接测量法快速高效,已广泛应用于叶面积指数的地面测量和遥感验证中,服务于众多行业和领域,表现为论文被引数远远大于发文数。从理论基础、代表算法、测量仪器、影响因素几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叶面积指数间接测量方法的发展和现状,指出聚集/尺度效应、叶倾角分布、木质组分、地形效应是影响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7.
陕西眉县铜峪铜矿经勘探为一中型矿床。对该矿床的成因有多种说法,争论较大。一些人认为,属火山喷发—沉积矿床;另一些人认为,属火山同生沉积—岩浆热液改造矿床;又有一些人认为,属受改造的火山沉积铜矿床;另外,还有人认为属火山热液矿床及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铜矿床等等。笔者曾在矿区工作多年,认为岩浆期后热液成矿的成因更符合  相似文献   
78.
应用陆地卫星TM、MSS图像、航空彩红外像片、红外细分光谱扫描数字图像等多种遥感图像,结合多源信息复合处理技术,在甘肃安西北部地区(北山南带西段)开展了1:5万遥感地质调查和以金、铀为主的遥感找矿预测。通过工作,在合理应用综合遥感技术方法、基础地质研究、金铀矿产预测,以及1:5万遥感地质成图方法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三年中,11人共编测了1:5万遥感地质图和1:5万遥感成矿预测图各21幅,解译发现了近千条蚀变岩带,圈出了67个金矿找矿靶区和铀成矿远景区,为开辟找矿新区提供了大量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9.
华北地台南缘下寒武统辛集组和三道撞组(白术沟组)分别以富含磷、铀为特征。大地构造背景的不同决定了两者沉积—成矿作用的差异。 华北地台基底的稳定性及适宜生物生长的温暖的浅海环境是形成辛集组较稳定磷矿化层位的基本因素,并在太华古陆一侧富集成矿。而其水动力较强的浅海氧化环境则不利于铀的还原沉聚,仅在局限性深水凹地区有一定的富集。 洛南—栾川较深海槽相还原性环境形成了三道撞组较厚的富铀炭质岩系,磷则由于基底的活动性而较分散,难以形成广泛分布的磷矿化层位。  相似文献   
80.
近几年来,在内蒙宝昌—多伦中生代火山岩区陆续发现了一批与火山机构有密切关系的铀矿化点带。探讨该区控制火山岩分布的区域构造特征及火山机构的分布规律,对于缩小找矿靶区,扩大找矿远景有重要意义。一年来,我们将美国陆地卫星MSS图像在我所ARIES-Ⅲ图像处理系统上进行了初步处理,对该区火山岩分布及火山喷发机构进行了解译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