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65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156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328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加拿大的教育既有英国的特色,又有法国特色,同时也深受美国影响。  相似文献   
53.
姚多喜  支霞臣  王馨 《地球化学》2003,32(5):491-500
采用ICP—MS法测试了褐煤、肥煤和无烟煤以及在不同燃烧条件下获取的飞灰、底灰等29个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分析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煤种的稀土元素含量不同,相同煤种在不同燃烧条件下获取的飞灰、底灰中的稀土元素含量也不同;褐煤、肥煤、无烟煤及其燃煤产物飞灰、底灰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呈左高右低的宽缓的“V”型曲线;Eu存在明显负异常。研究了燃煤过程中稀土元素的分布及集散规律,稀土元素在飞灰、底灰中的含量比原煤有明显提高,其增加幅度为几倍至20多倍不等,表明煤炭燃烧后稀土元素在飞灰、底灰中进一步聚集;飞灰和底灰中稀土元素含量、飞灰和底灰对煤的稀土元素含量比和富集因子以及飞灰对底灰的稀土元素含量比和富集因子等,不仅与原煤中稀土元素有直接关系,而且还受锅炉燃烧方式、燃烧温度(炉温)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基于空间信息网格(SIG)的矿产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GIS的普及和深化,空间信息的大数据量、高复杂性和难共享的问题对其研究和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空间信息网格(Spatial Information Grid,SIG)作为创新性的网络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体系,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在给出SIG基本定义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基于SIG的矿产资源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矿产资源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55.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SEM-EDX)、逐级化学提取(SCEP)和光学显微镜等方法,对贵州大方煤田11号煤层的地球化学和矿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方煤田11号煤层中有高含量的脉状石英(11.4%)和脉状铁白云石(10.2%),铁白云石周边常被针铁矿所包裹,在脉状石英中发现有热液成因的黄铜矿、闪锌矿和硒方铅矿,此外,还有少量高岭石充填在脉中,这7种矿物常常同脉共存。脉状石英和脉状铁白云石分别来源于硅质和富铁的钙质低温热液流体,形成温度分别为180℃和85℃。脉状石英早于脉状铁白云石形成。根据Ca/Sr和Fe/Mn值,确定出铁白云石的形成至少经历了3个时期。这7种矿物按照从早到晚的生成顺序为硫化物、石英、高岭石、铁白云石和针铁矿。铁白云石是煤中Mn、Cu、Ni、Pb和Zn富集的主要原因,这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别为0.09%、74.0μg/g、33.6μg/g、185μg/g和289μg/g。脉状石英是煤中铂族元素Pd、Pt和Ir的主要载体,它们在煤中的含量分别为1.57μg/g、0.15μg/g和0.007μg/g。另外,黄铜矿、闪锌矿和硒方铅矿亦是11号煤层中Cu、Zn和Pb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56.
黔中隆起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扬子地块的滇黔隆褶带.南华纪晚期初现雏形,震旦纪—奥陶纪为水下隆起,燕山运动使其整体抬高,喜马拉雅运动时急剧隆升,构造地貌长期相对隆起。地表油苗油样分析结果显示,在红外吸收谱图中缩合芳烃结构及含氧基团吸收明显,有机质热成熟度高,且遭受了氧化蚀变:震旦系以上地层大量暴露,地表水溶蚀下渗深度在黔西南地区可达3000-4000m;作为长期存在的古隆起,经历了多次抬升,直至挽近仍处于严重剥蚀阶段。地腹可能存在酸性岩浆热源使有机质过度热演化、保存条件不佳以及缺少勘探目的层,是黔中隆起油气勘探的三大壁垒。兼谈了碳酸盐岩烃源岩问题.认为形成大油气田的烃源岩主要是泥质岩系,“碳酸盐岩烃源岩”只是从属性的.分布在泥质烃源岩系的边缘或局部范围。  相似文献   
57.
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措施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雷电侵害网络设备的几种途径雷电侵害计算机网络有两种方式:直击雷侵害和感应雷侵害。直击雷击中建筑物,会产生强大的雷电流,如果电压分布不均会产生局部高电位,对周围电子设备形成高电位反击,击毁建筑物,损坏设备,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感应雷一般由电磁感应产生,通过电力线路、  相似文献   
58.
云南丽江苦橄岩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导了云南丽江地区大具和仕满剖面12个苦橄岩和6个玄武岩的Re,Os含量和Os同位素组成。苦橄岩和玄武岩具有明显不同的Re-Os体系的特征。苦橄岩具有高的Os元素丰度[(1.5~3)×10-9]和低的Re元素丰度(<0.05×10-9);共生的玄武岩具有低的Os元素丰度(<0.5×10-9)和相对高的Re元素丰度(<0.8×10-9);苦橄岩具有低放射成因的 187Os/188Os 比值(0.123 3~0.126 6),而玄武岩具有高放射成因的187Os/188Os比值(0.133 8~0.157 7)。苦橄岩的Re-Os同位素特征与越南西北部二叠—三叠纪科马提岩具有低放射成因Os同位素特征相似,而玄武岩的Re-Os同位素特征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LIP)其他地区玄武岩的高放射成因的Os同位素特征相似。苦橄岩的Re-Os同位素特征表明,形成峨眉山LIP的地幔柱可能来自对流上地幔而不是深部的核-幔界面。换言之,峨眉山LIP的形成受控于岩石圈地幔过程而不是地幔柱过程。  相似文献   
59.
根据测井、录井资料,对陆西地区所有井的侏罗系西山窑组顶界不整合面上、下的岩性组合做了统计,并从中总结出7种具有代表性的不整合结构,对组成不整合结构的底砾岩、水解带、淋滤带的岩性特征、测井响应、孔渗特征做了系统的分析.通过研究7种不整合结构与油气的运聚关系认为,第Ⅰ种和第Ⅴ种不整合结构最易聚集成藏,第Ⅱ和Ⅲ种不整合结构较易聚集成藏,第Ⅳ种不整合结构也可以聚集成藏,第Ⅵ种和第Ⅶ种不整合结构不易成藏.最后指出,石南油田和石西油田之间未勘探区块是油气聚集的最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60.
Re-Os同位素体系可以为大陆岩石圈地幔形成和演化提供重要制约.在近百个女山地幔橄榄岩捕虏体样品经不同程度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矿物化学、单斜辉石微量元素等岩矿和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选择了12个有代表性的样品作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其中有5个尖晶石二辉橄榄岩;1个尖晶石方辉橄榄岩;2个角闪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1个金云母-尖晶石二辉橄榄岩;3个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