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6篇
  1949年   1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分布特征:中国冰川目录编制完成   总被引:35,自引:17,他引:18  
依据国际冰川编目完成的中国冰川目录11卷21册的统计,中国境内共发育冰川46298条,总面积59406km^2,冰储量约5590km^3,是中低纬度山地冰川是发育的国家,按山系和水系两种体系分别进行冰川编目,获得了中国西部及其各区域的冰川条数、面积和储量等多项指标的确切数量,发现了中国冰川及其雪线分布的若干新特征,这对于西部山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冰雪灾害的防治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2.
小冰期以来中国季风温水川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苏珍  施雅风 《冰川冻土》2000,22(3):223-229
中国的季风温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冰川覆盖面积为13203km^2,占我国冰川总面积的22.2%。由于这类冰川的特性,对气候变暖极为敏感,自小冰期最盛时(17世纪)以来,温冰川区平均升温0.8℃,冰川面积减小相当现代面积的30%,为3921.2km^2,预估中国季风温冰川区2100年的升温值2.1℃,届时冰川面积将减少75%,达9900km^2左右,考虑到降水增加趋势等因素,实际冰川退缩比  相似文献   
173.
以海面上升与灾害加剧为标志的海岸环境变化将是21世纪海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面监 的最严峻挑战。评估未来海岸环境变化的易损性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敦促沿海各国政论在评估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必须先优开展的工作之一。针对已有在研究存在的问题,发展了适用于面积广阔、微地貌条件复杂且有海堤保护的大河三角洲和滨海平原海岸环境变化易损范围确定和易损性评估的方法。并基于江苏滨海平原黄型潮滩剖面外  相似文献   
174.
杨保  康兴成  施雅风 《地理科学》2000,20(5):397-402
据高分辨率的青海都兰树轮年表 ,将过去 2 0 0 0年的气候变化划分为 2 30’S以前的高温期 ,2 40’S~ 80 0’S冷暖波动强烈的低温期 ,810’S~ 10 70’S显著高温期 ,即中世纪暖期 ,10 80’S~ 1880’S的低温期 ,其中包括 142 0’S~1870’S的小冰期 ,以及 1890’S后的升温期。统计发现 11次极端高温或低温事件 ,以及几次大的突变事件全部出现于中世纪之前 ,指示 15 0’S~ 110 0’S期间气候运行的高度不稳定性。和中国东部、古里雅冰芯和青藏高原南部温度代用资料比较后发现 ,公元初至 3世纪前期的东汉暖期 ,3世纪后期至 7世纪初的魏晋南北朝冷期 (期间约380’S~ 46 0’S暖 ) ,中世纪暖期以及小冰期等几次重大的气候事件在中国东部、都兰和青藏高原南部序列中均存在。古里雅冰芯仅记录了前两次重要事件 ,中世纪暖期以及小冰期在该序列中表现微弱。 2 0世纪的升温在古里雅冰芯最显著 ,都兰、中国东部次之 ,而高原南部似乎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5.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变化及与海表温度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本文根据西北太平洋近46年(1949年~1994年)热带气旋和5°×5°经纬网格点月均海表温度系列资料,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时空变化及与海表温度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海表温度偏高对应热带气旋频数也偏多,在20°N以北、140°E以西海域偏多趋势更为明显。进一步的相关计算显示,近25年来(1970年~1994年)两者之间的各种相关以非线性(指数型)为最佳,以5年滑动平均代表的多年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远远高于逐年变化,高度显著的相关出现在热带气旋频数多年变化滞后海表温度1年左右。  相似文献   
176.
四十年来长江流域气温、降水与径流变化趋势   总被引:54,自引:6,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40 a来,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呈现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增温幅度最大; 在季节变化上,除了夏季,其他季节都呈升高趋势;全流域夏季降水量显著增加,尤其表现在20世纪90年代,这主要由于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夏季暴雨日数显著增加的结果;夏季径流量和年最大洪峰流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长江流域夏季降水量的增加,尤其是暴雨日数的增多必然会增加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风险。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洪水的频繁发生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相似文献   
177.
热诚祝贺刘东生院士九十华诞——六十年相交与钦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雅风 《第四纪研究》2007,27(6):901-904
1从初识到建立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 欣逢我国第四纪科学成就最大者、楷模、长者和老友刘东生院士九十华诞,敬致最热忱的祝贺.回忆1946年冬在长江三峡东口江边与东生同志初次相识,他正随同侯德封先生勘查三峡大坝工程地质,我是在做大坝水库淹没损失调查,沿江步行去宜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