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北洺河铁矿是太行山南段邯邢地区主要铁矿床之一,属于二长闪长岩侵入中奥陶统石灰岩形成的典型矽卡岩型铁矿床。针对北洺河矿区矽卡岩和磁铁矿矿石进行了S、Pb同位素分析研究,并结合前人对岩体S、Pb同位素分析结果进行了成矿物质来源探讨。结果表明,北洺河铁矿成矿物质来源复杂,其中硫同位素δ34 S变化范围为12.2‰~16.5‰,明显偏离陨石硫范围,说明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围岩有关。特别是深部成矿流体在自下而上运移过程中,受围岩石灰岩地层中膏盐层的混染,体现出混合硫来源特点。铅同位素组成中,206Pb/204Pb=17.840~18.793,平均值为18.419;207Pb/204Pb=15.46~15.62,平均值为15.56;208Pb/204 Pb=37.927~39.301,平均值为38.730,表明铅的来源以下地壳铅源为主,兼混有少量幔源铅。  相似文献   
12.
采用LA-ICP-MS技术对内蒙古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区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同位素测定,获得~(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89.6±0.7Ma,表明岩体侵位于海西晚期。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花岗岩具有强过铝质的特征,并与锡林浩特岩群片麻岩具有亲缘性,推测该期岩浆活动代表了碰撞高峰期后的岩石圈伸展事件。在这个过程中,岩石圈发生拆沉及随后的软流圈上涌或玄武岩浆的底侵,使下地壳的杂砂岩及黑云斜长片麻岩的温度迅速升高(大于875℃)而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强过铝质岩浆,同时该花岗岩又兼具火山弧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可能与岩浆活动的滞后性有关,即俯冲板片的成分参与了岩浆的形成。结合区域内其他海西期岩体及海相地层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地区洋壳开始俯冲的时间应该在早石炭世末期,碰撞发生在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13.
在二连-东乌旗成矿带最新发现的乌和尔楚鲁图钼矿床位于二连贺根山断裂带南侧,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找到的一处中型钼矿床。钼矿体赋存于燕山期花岗斑岩体与二叠系地层的内外接触带中。矿床有明显的蚀变分带特征,即钾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具有典型的斑岩型钼矿床特征。本文对乌和尔楚鲁图钼矿床中选取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模式年龄介于158.1~161.6Ma, 等时线年龄值为158 ±2Ma (MSWD= 1.16),根据辉钼矿模式年龄和成矿岩体成岩年龄,乌和尔楚鲁图钼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较为接近,均为中侏罗世,表明乌和尔楚鲁图钼矿属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通过与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中矿区外围其他钼矿床同位素年龄数据对比分析,说明二连浩特-锡林浩特地区钼多金属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成岩成矿特点,而大规模斑岩型钼矿成矿作用集中在燕山期。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白乃庙铜(钼)矿床是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最重要的一个铜(钼)矿床, 矿床由南、北两矿带构成。南矿带矿体主要产于寒武系白乃庙组绿片岩中, 矿体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北矿带矿体大部分产于花岗闪长岩体中, 部分延进围岩。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南、北矿带主要矿段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时代研究, 结果表明, 辉钼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435.8±6.0)~(443.0±6.1) Ma, 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440.5±4.4) Ma(2σ, MSWD=1.4), 属于早志留世, 与花岗闪长斑岩成岩时代(440.0 Ma)一致。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特征, 认为白乃庙铜(钼)矿主成矿期为早志留世, 与早志留世花岗闪长斑岩(440.0 Ma)岩浆侵入关系密切, 又与早古生代古亚洲洋向华北板块强烈俯冲期(446.0~453.0 Ma)相吻合, 但晚于围岩白乃庙组。综合分析认为该成矿事件是早古生代华北板块北缘"沟、弧、盆"体系演化和陆缘增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16.
吴鹏  杨航  曲凯  王艳娟  谷湘平 《地质学报》2022,96(2):418-425
作为黝铜矿族矿物的新成员,汞银黝铜矿(Argentotetrahedrite-(Hg),IMA 2020-079),Ag6(Cu4 Hg2) Sb4S13,发现于湘黔汞矿带北段之保靖东坪Hg-Ag矿床中,是该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和回收对象.汞银黝铜矿单晶晶体尺寸约为5~20 μm,呈粒径20~300 μm的粒状、片状集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新近在我国河南太平镇破碎带蚀变岩型轻稀土矿中发现的一个稀土氟化物矿物的矿物学特征。该矿物以集合体形式与氟铈矿、氟碳铈矿、氟碳钙铈矿、羟硅铈矿等紧密共生,手标本上为乳白至浅黄色,半透明,玻璃光泽,贝壳-不规则断口,不完全解理,白色条痕,性脆,摩氏硬度约为4~5,计算密度6. 07 g/cm3;偏光显微镜下呈无色透明,粒状-板状,一轴晶,负光性,ω=1. 611,ε=1. 605。电子探针分析得出矿物的经验化学式为(La0. 48Ce0. 42Nd0. 07Pr0. 03) F2. 97;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矿物属于六方晶系,晶胞参数:a=0. 71400(4) nm,c=0. 72980(5) nm,Z=6,空间群P63cm(No.185);激光拉曼光谱特征峰主要包括228、308、370 cm-1,应为La-F振动引起。上述特征与氟镧矿特征一致,从而确定该矿物为氟镧矿。这是该矿物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