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5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437篇
测绘学   194篇
大气科学   216篇
地球物理   244篇
地质学   1038篇
海洋学   26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19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2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31.
杭州河上地区是浙西北上元古界上墅组火山岩发育的典型地区,同时还发育新元古代辉绿岩和碱长花岗岩板状复合浅成侵入体。火山岩与侵入岩在空间上密切共生,形成时间相近,皆为晋宁晚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火山喷发并伴随的岩浆侵入经历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火山岩与侵入岩在岩石类型、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方面具有相似性或一致性,稀土元素分布型式基本一致,说明每个阶段的火山岩与侵入岩来源于同一岩浆源,均是同源岩浆活动的产物。第一阶段上墅组基性火山岩与次坞辉绿岩体起源于亏损程度较低的地幔,或来源于亏损地幔的岩浆受到陆壳物质的混染;第二阶段上墅组酸性火山岩与道林山碱长花岗岩体可能起源于地壳中既含有基性地壳组分和又含有酸性地壳组分的源区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932.
铀系不平衡方法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自然界中放射性核素测定地质年龄的方法,在海洋学、地质学、考古学、古气候学、古地理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到现今为止,铀系不平衡测年方法已经非常成熟。本文介绍了碳酸盐测年方法及实验流程,并对两个国内铀系碳酸盐标准物质进行测试,把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获得的数据均在不确定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933.
作者在同一海区进行了一年两茬的细基江蓠浅海浮筏式夹苗栽培,使每亩栽培面积的年产量达309公斤干品,并探讨了一年多茬栽培的技术问题,指出了浅海浮筏式夹苗栽培江蓠的途径。  相似文献   
934.
乌鲁木齐天文站3.2厘米太阳射电望远镜从1988年12月的联测开始已取得大量资料,其中以1989年3月的数量最多。这次联测的AR5395活动区产生的一系列太阳地球物理效应也是非常强烈的。据23所设在乌鲁木齐的观测站所取得的资料,发生多次电离层部份或完全吸收甚低频波(VLF)的现象,短波通讯也多次出现中断,最长的  相似文献   
935.
宜洛煤田处于河南东秦岭北部山麓逆冲断层带内,已勘探的煤田均位于推覆体之中。本文较为详尽地介绍了该区推覆构造的特征。  相似文献   
936.
笔者根据推覆构造的理论,探讨了我省与推覆构造有关的一些重要的地质现象。认为:迄今我省地质工作者划分的一些深大断裂,实际为地表产状陡、往下产状变缓的台式逆冲断层:迄今被认为是加里东期形成的台缘褶皱带,实为燕山期构造推覆形成的平行褶皱带。笔者指出:由于构造推覆造成地层之间的一些假的整合及假的不整合现象,导致地层划分混乱和对一些地质现象判断错误。笔者揭示了一些地层的“失踪”现象,并分析了造成“失踪”的原因。  相似文献   
937.
化探资料整理,需对大量数据进行繁杂的统计处理,以获得地球化学参数和基本地球化学图件。本程序是为处理1:50000地球化学普查工作所获数据而设计的,它已在具有24K(实际上只有22330个字节)内存的PC—1501袖珍计算机上多次运行,程序本身只占用内存3755个字节,可供存储和处理数据的内存还有18575个字节。一般处理一个正规图幅约2000个数据,约需运行6小时。本程序功能较强。对化探数据可进行移动平均;在自动割除明显异常值后,自动判断数的分布型式,若不符合正态分布时自动进行对数变换;按分布型式统  相似文献   
938.
作者进行了自然海区潮间带密集型的细基江蓠采孢子培育幼苗的试验。1988年和1989年在每平方米的苗圃上随机取样,各得1.77公斤和6.25公斤长10厘米以上的江蓠幼苗,可以满足在20倍的浅海面积进行浮筏式夹苗栽培之用。相当于农业上播种育秧、种植水稻的两倍效果,解决了群众在自然海区潮间带培育细基江篱幼苗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9.
9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