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1.
岭南四大名园与世界文化遗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竑  李丽梅  保继刚 《热带地理》2003,23(2):176-179,198
从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申请标准入手,通过对广东旅游发展及岭南四大名园价值和地位的分析,探讨了广东四大园林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指出岭南四大名园进入世界遗产行列是新世纪广东旅游发展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扩大知名度,建立品牌效应及构建粤港澳大旅游区的重要内容之一.最后,文章对岭南四大名园申报世界遗产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2.
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城镇居民休闲活动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雪琼  贾莲莲  朱竑 《热带地理》2005,25(4):384-388
以县级城镇蒙自为例,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分析,找出县级城镇居民工作日和休息日休闲活动的空间结构特征,并从居民的年龄、经济收入、家庭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等人口社会特征角度,探讨其对休闲活动的空间结构的影响.此结论可以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城镇进行城市休闲设施的供给和空间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行政建置变更对海南岛区域文化历史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竑  司徒尚纪 《地理科学》2006,26(4):490-496
一个区域文化的发展除了受历史时期科技发展水平、移民、国家开拓方略等因素的影响外,也因为行政建置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不同。不少地方因为长期隶属于同一个行政区,在文化上就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趋同性。而历史期海南岛区域文化的发展进度则与反映中央王朝重视程度的行政建置的级别、深入岛内实质管理的辖区大小等要素紧密相关。行政建置变更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海南岛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重要的导向标。在探讨了历史期海南岛行政建置变更对海南岛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期对海南岛区域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寻求上层建筑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94.
广州河涌的自然社会构建与城市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赵美婷  朱竑 《地理学报》2019,74(2):353-365
基于网络文本、访谈和照片评定等数据,本文采用NVivo分析方法对广州河涌案例展开分析,讨论了城市自然的社会建构与城市记忆之间的互动机制。研究发现,城市自然资源的功能随着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并通过人的实践与社会系统彼此渗透、共同演化。具体来讲,以广州河涌为例,本文指出河涌的社会建构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城市职能和物质形态的演变,反映了物质的利用方式及其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此外,城市居民与河涌的互动是文化生产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河涌是地方文化的物质承载者,也是维系地方感的重要物质载体;最后,河涌是城市居民产生记忆及其身体实践的重要物质场域,通过此类物理的沉淀,城市记忆才得以传承和保存下去。研究立足于物质地理学视角,强调了自然资源的社会建构过程,重新审视了人类与自然资源的互动关系及过程,进而反思城市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处理方式,从实证角度回应了文化地理学从“唯物主义”到“文化表征”再回到“重返物质主义”这个轮回对“物质”和“文化”这两个核心概念的审视。从现实意义来讲,本文讨论了城市居民与城市自然之间的互动,为营造健康城市以及为城市再生产的发展思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
基于报业话语的广州非裔社区的空间想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宁  冯秋怡  朱竑 《地理学报》2019,74(8):1650-1662
使用文本分析和访谈的方法,本文检视了2007-2017年广州报业对广州非裔群体及非裔社区的话语表征。研究发现,受媒体自身对新闻素材的要求以及地方政治实践对媒体的影响,早期的广州报纸构建了指向性明确、有符号意味且被污名化的非裔空间地图。早先的话语产生了消极的社会影响,且一定程度上激化了非裔群体和地方社会的矛盾。其后,随着宏观政治格局的变化,尤其是置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非合作论坛等语境时,广州报业媒体对于非裔报道致力于塑造中非发展共同体的地理想象,构建积极的广州非裔和非裔社区的形象,以期重构非裔社区的意义。广州报业的非裔话语是族裔社区空间形象构建过程,进而成为地方政治、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持续投影、纠葛和变化的地理再现。研究从社会文化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的角度丰富了对族裔社区划界、空间生产和地理想象的理解,试图建立报业舆论与地缘政治的地理视角联结。从实践和应用的角度来讲,本文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媒体话语对跨境文化交融带来的挑战和影响,对于实现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外多元文化交融与协商、实现良性的国际关系互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虚拟休闲社区的营造与表征:女性网购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贤斐  张博  朱竑 《地理科学》2019,39(12):1894-1901
科技的快速发展促生了虚拟休闲时代的到来。以虚拟休闲为切入点,消费者的网络购物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研究方法,分析网络消费实践中所形成的虚拟社区,探索女性消费者参与虚拟休闲社区所塑造的互动关系与社区意义。基于ICTs媒介,研究发现:网络消费会重塑现代女性的休闲实践,消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包括购买行为结束后的感受都是其获得休闲体验的重要维度;女性网购者自发营造虚拟休闲社区,在强化自我社会角色的同时实现自我休闲;女性网购者在虚拟空间中所获得的愉悦感是群内成员发展其社区关系的纽带,并通过社区的延伸实现和维持积极的自我价值。虚拟休闲会随着载体虚拟化改变其体验形式,并为消费实践与虚拟空间的关系探索提供新的视角。人文地理学者尤其是社会文化地理学者除了关注“客观存在”的地理空间之外,也应该关注“真实存在”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一样具有其独特的空间性特征。同时还提出,虚拟休闲也是地理实在休闲的重要补充,并且在当今社会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97.
近现代中国女性人才的地理分布和区域分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任泉香  朱竑  李鹏 《地理学报》2007,62(2):211-220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中有关女性地理的研究基本缺失, 而以往人才地理学研究中对女性人才的忽视, 以及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中女性人才研究的薄弱, 都使女性人才地理研究有了自己的空间。利用人才数量、类型和籍贯三个指标对活动于1840~1949 年期间的中国著名女性人物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 对近现代中国女性人才的数量和地位、分布 领域和特点以及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论述, 并对影响其数量、类型和区域分异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 与同一时期的男性人才相比较, 近现代女性人才数量仍然偏少, 但相对于过去, 其数量却有所增加, 影响领域也更扩大; 近现代女性人才集中分布于中国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的少数几个省份, 西北地区较少; 湖南、广东、浙江、江苏四省女性人才尤为突出, 其中, 湘粤两省在社会政治领域影响较大, 江浙两省在科学、教育和文化领域占有较大优势。近现代女性人才数量的增加和影响领域的扩大受近现代中国政治改良运动和政治革命的影响, 而其区域分异特点则充分体现了中国近现代政治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98.
朱竑  柴彦威  王开泳 《地理研究》2007,26(6):1304-1304
由日本地理学会主办,中国地理学会、大韩地理学会协办、日本熊本大学承办的“第二届中日韩青年地理学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5日在日本熊本市召开。这是2006年“第一届中日韩青年地理学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延续。  相似文献   
99.
刘博  朱竑  袁振杰 《地理研究》2012,31(12):2197-2208
节庆是地理学研究地方认同的一个重要视角。广州“迎春花市”与广府人“年卅晚行 花街”的传统民俗密不可分。一年一度的地方民俗节庆“迎春花市”作为广府地区的特质文 化形式, 在塑造地方认同中具有独特意义。本文基于新文化地理学视角, 采用问卷调查、参 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来搜集数据, 对问卷数据利用SPSS17.0进行频数统计、描述性统 计分析、数据质量分析、因子分析和单因子方差分析, 对访谈记录、网络资料等定性资料进 行文本分析。结果显示:(1)地方认同形成过程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心理过程, 迎春 花市在这三个层面上都对地方认同的建构有积极作用。特别是, 政府尊重民意举办花市之举 措有利于促进地方认同的建构;(2)广州世居居民、父辈移居广州者、己辈定居者三类群体 对迎春花市的认同过程存在一定差异。尽管, 节庆能很好地将不同群体整合进更大的社区, 但是新来者要成为“本地人”,建立起地方认同仍需假以时日。这些发现将有助于理解广州不 同文化身份市民的文化融合及地方认同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00.
与女游客婚恋关系下的摩梭男性文化身份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雷  朱竑  唐雪琼 《地理研究》2011,30(11):2017-2029
不同于西方学界,国内在婚恋旅游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云南泸沽湖摩梭男性与女游客的交往是婚恋旅游应当关注的典型且鲜明之案例,且由于泸沽湖地方性中蕴含的特殊婚恋文化与西方研究所反映的婚恋旅游虽形态相似但本质迥异。本文从摩梭男性文化身份构建的视角,借助对摩梭人的访谈以及对网络文本的分析发现,摩梭男性与女游客的婚恋关系是摩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