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干旱地区     
泰勒   《干旱区地理》1991,14(2):90-93
如果80年代后期,环境问题的关键是“温室效应”和“臭氧空洞”,那么80年代早期,对应的问题当是“旱灾”和“饥荒”。有关“旱灾”、“沙漠”、“沙漠化”、“土地退化”和“饥荒”等问题,在新闻媒介中谬误泛滥,事实遭到曲解,定义失去严密性。在英国,干旱定义为“连续15天降雨量每天不超过0.2mm”,如1988、1989年秋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这个定义上的干旱。由于它没给人们带来麻烦,也就几乎没作任何报道。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干旱只有当它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干旱。因此,这个定义还是不够确切的。  相似文献   
42.
合肥市地热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合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带动全市旅游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将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对收集的勘查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结合现场调查,初步查明了地热资源的现状及特征,摸清了全市地热资源的可开采量,并对区内地热资源的分布特征、热储类型等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对资源量进行可靠性评价,为地热资源下一步的勘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3.
台风海葵引发浙西山区大暴雨的成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结合多普勒雷达资料、卫星TBB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12年8月6—9日由台风海葵引发的杭州西部山区强暴雨洪涝灾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登陆台风内部的螺旋云带中有多个中尺度云团活动,云团不断从台风螺旋云带内部分裂生成,并有一个从加强发展到逐渐消亡的过程,正是在中尺度云团的直接作用下,给台风经过地区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强降水,导致了浙西北等地区持续不断发生暴雨,因此,中尺度系统是造成台风暴雨的直接原因;台风外围的东北风、西北风和偏西风在有利地形配合下,往往会汇合形成中尺度辐合线,未来强降水区域也基本落在中尺度辐合线附近区域,中尺度辐合线是触发暴雨对流发生、发展的重要系统;浙江杭州西北部山区地形对于台风暴雨主要体现在增幅作用,对台风路径、降水范围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4.
李勇  赵亮  查名章 《安徽地质》2011,21(2):150-154
铁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重大。近几年来我队在沉积变质型铁矿勘查中,从验证地磁异常入手,结合查明地质成矿构造,扩大了矿藏储量,取得了可喜成果。本文概述了蚌埠地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安徽省蚌埠市城隍庙沉积变质铁矿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阿齐山地区石炭纪火山岩的研究,利用岩石学、岩石化学成果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阿齐山地区构造演化模式进行论述,并探讨其与成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研究区石炭纪的岩浆岩是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的产物,是俯冲环境下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与热循环作用的结果;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及其伴随的构造岩浆事件,为研究区赋存于早石炭世早期中-基性火山岩中的铁矿床和早石炭世晚期中-酸性火山岩中铅锌矿床的形成创造了极为重要的动力条件,也为矿床形成提供重要的成矿物质,晚石炭世的火山活动使早期矿化层发育了强烈的蚀变作用。  相似文献   
46.
针对基于常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SAR)技术成果无法反演全部概率积分参数问题,开展了融合D-InSAR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概率积分参数反演方法研究。①依据采动区D-InSAR视线(line of sight,LOS)方向变形为下沉和南北、东西方向水平移动沿LOS方向投影的关系,基于GA理论,首次构建了融合D-InSAR和GA的概率积分法预计全参数反演模型,并编制了求参软件。模拟实验结果表明,q、tanβ、b、θ的相对误差不超过6.7%,拐点偏移距S相对误差不超过20%(参数敏感度低,对求参整体效果影响小);求参拟合下沉误差为-5.90~6.10 mm,拟合中误差约为±2.20 mm,整体求参效果较好。②利用融合D-InSAR和GA的概率积分法预计全参数反演模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对2012年3月11日9310工作面开采沉陷的动态概率积分参数进行了求取,得到q=0.172,b=0.13,tanβ=2.08,θ=88°,S1=-10 m,S2=9 m,S3=-85 m,S4=30 m,拟合误差约为-35.00~45.00 mm,拟合中误差为±15.16 mm,并认为S3=-85 m主要为9310工作面开采导致邻近9312采空区边界的悬臂梁或砌体梁失稳"活化"所致。  相似文献   
47.
豫皖交界的白大山地区,沉积一套浅变质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组合,以往被划归青白口系刘老碑组。笔者首次于该套地层灰岩段中发现牙形刺化石,岩石虽受区域性变质作用,但牙形刺Belodina compressa,Panderodus gracilis,Pseudobelodina dispansa?保存完好,时代为晚奥陶世,本区牙形刺的发现为白大山群的地质时代归属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48.
俄罗斯科学院约费技术物理研究所提出了固体断裂的两阶段模型,该模型不随断裂尺度变化。第一阶段为裂隙的积累,其大小受限于构造单元的特征尺度,当达到其阈值密度时,就形成局部的断裂源,此时过程进展加速,并完成宏观断裂。当过程进展缓慢时,研究轻微的作用下断裂源的状态就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49.
以南昌中心地震台中试基地试验项目(包括流体综合仪、自然电场仪、电磁扰动仪、环境监控仪、红外气体仪)为例,研发一套针对试验性前兆观测仪器的综合管理与处理系统,对目前尚不能纳入正式观测的前兆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入库、监控、管理及数据处理等一系列操作,以实现对此类具有明确观测和科研意义的前兆仪器进行自动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0.
对南昌地震台2008—2015年垂直摆倾斜仪观测数据分钟值进行分析,发现观测曲线有清晰的长趋势变化及年变周期特征。利用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分析法,对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与台站周围震例及汶川地震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表现为明显偏离稳态值1;异常阈值Y1.3时,异常对应合理,具有显著的震前高值异常;异常的时间间隔及幅度与震级、震中距未表现出显著的比例关系,可能与发震动力过程复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