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较全面的叙述了固体潮学发展的历史及其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研究内容阐明了这一学科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32.
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相对于传统的反射地震方法而言是一种新的经济的勘探方法。这是由于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所需的观测值直接来自于研究区下方发生的天然微地震,而反射地震却需要在研究区表面进行人工放炮。因此本工作是将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应用于柴达木盆地西部某油田约100km2地区的深层构造的尝试性研究。626个地震事件的3289个P波到时的初步结果与研究区已知的大的构造吻合较好。该模型中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观测到一个北西向的背斜。此外,微地震的分布也与研究区中活动断裂带的位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3.
藏南康马地区奥陶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康马地区位于藏南拉轨岗日构造带南缘中部。康马“岩浆穹窿”(“变质核杂岩”)及其周围地层中的“拆离构造” ,是“藏南拆离系”(ChenZ ,etal,1990 ;B .C .Burchfiel,etal,1992 )研究的发源地之一。康马地区的冈瓦纳相二叠系 ,是藏南拉轨岗日构造带中唯一的代表性剖面。康马地区由此成为中外地质学者科考和研究的热点。但遗憾的是 ,长期以来 ,并未查明该区二叠系以下的变质构造地层的层序和时代 ,致使拉轨岗日构造带前石炭纪的地质演化史 ,几乎成为空白。康马地区二叠系以下的变质地层 ,最早由梁定益等(1983)笼统称…  相似文献   
34.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了嵩县烟草适宜育苗期和适宜移栽期,并针对烟草旺长期和干旱同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35.
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作为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前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的跨学科委员会。成立于1966年。之后不久,即1969年,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成立了基本常数工作组,定期为科学技术团体提供自相一致的基本常数及物  相似文献   
36.
吉林新立油田位于吉林省松原市郭县以北新庙乡境内。综合应用25口取心井薄片、镜质体反射率、铸体、电镜、X衍射等岩心分析资料,研究了泉头组的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成岩阶段划分及储集空间类型。根据成岩作用及特有的储集空间组合,划分了4种成岩储集相类型,即A相(不稳定组分强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B相(中等压实弱-中胶结混合孔隙成岩储集相)、C相(强压实中等胶结残余粒间孔成岩储集相)、D相(碳酸盐强胶结微孔隙成岩储集相);并阐述了各类成岩储集相的特征,其中A相储集物性最好,B相次之,C相较差,D相最差。最后探讨了泉头组储集空间演化,在中成岩阶段A期形成了大量次生溶蚀孔隙,为首次在该区泉头组特低渗储层中预测相对有利的成岩储集相带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科学依据,也为改善特低渗油田的开发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37.
西藏江孜-浪卡子一带的侏罗-白垩纪界线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是显生宙所有系级界线中存在问题最多的一个。西藏南部出露有良好的侏罗-白垩纪地层,本次工作在喜马拉雅地层区的康马隆子地层分区开展了海相侏罗系/白垩系的界线研究。江孜地区的界线地层被划分为维美组和甲不拉组;浪卡子地区的甲不拉组之下发育一套含大量火山岩层的火山-沉积地层,被称为桑秀组。该地层分区的地层系统由下至上为:维美组浅灰色厚层状粗-细粒石英砂岩;桑秀组黑色页岩、安山岩和玄武岩;以及甲不拉组黑色页岩、硅质泥页岩夹砂岩和砂质灰岩。维美组中含化石稀少,仅在江孜地区发现零星菊石Haplophylloceras、Himalayites等。桑秀组下部页岩和粉砂岩中找到少量菊石化石,属于Spiticeras、Berriasella、Haplophylloceras的一些种,和富集成层的双壳类Inoceramus everesti等。江孜甲不拉组下部化石丰富,划分为Spiticeras-Berriasella下组合和Himalayaites-Haplophylloceras上组合。本研究区的生物地层可与聂拉木地区的菊石化石组合对比。通过生物地层学对比,江孜-浪卡子地区的维美组时代为晚侏罗世Tithonian期,江孜地区甲不拉组下部和浪卡子地区的桑秀组均属于下白垩统。桑秀组下部的页岩段与江孜甲不拉组的最下部地层相当,上部火山岩的同位素年龄为133 Ma。据此,桑秀组的时代为Berriasian至Hauterivian期,侏罗系/白垩系的界线位于该组之底,以Virgatosphinctes、Aulocosphinctes的消失和Spiticeras的出现为标志。侏罗纪末期西藏特提斯海区普遍形成大规模海退,表现为维美组和门卡墩组顶部砂岩的同期沉积。  相似文献   
38.
经中组部干部一局推荐,国土资源部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办公室于2010年9月26日至28日组成调研组、10月28日至30日又协助国土资源部办公厅组织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赴浙江省开展专题调研和采访。两个小组在省国土资源厅召开座谈会,走访了省委组织部,赴湖州市、海宁市及长兴县进行实地调查,重点了解了浙汀省将节约集约用地指标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39.
采用30 μL Sr特效树脂微柱,一步分离微量岩石样品中Rb-Sr和Pb,其回收率均优于90%,流程试剂用量仅0.75 mL,分离时间约3h,Rb-Sr流程本底优于5 pg,Pb流程本底优于50 pg.本方法具有样品用量少、本底低、回收率高、分离效率高等优点.结合高灵敏度TIMS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微量岩石样品高精度Rb...  相似文献   
40.
通化矿业(集团)公司道清煤矿地质构造复杂,且已经进入深部开采阶段,煤体采动所形成的矿压对安全生产造成较大威胁。为预测该矿北斜井南平峒煤层冲击地压危险性的程度,对其煤层进行冲击地压危险性数值模拟,分析了煤层在自重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下水平应力、垂直应力、XY剪切应力大小及分布规律,得出应力集中区出现在F3号逆掩断层与煤层交汇处,即此处冲击地压危险性程度相对较大,开采时应注意防范,确保矿井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