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41.
金属的使用与冶炼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项革命性事件。河西走廊地区全新世条湖湖相沉积元素地球化学记录显示,10500-9500cal aBP和8000-7200cal aBP时段Cu、Pb、Zn、Ni元素含量高值区,分别对应了早全新世增温期冰川融水量增加和全新世适宜期季风降水的增强。Cu、As、Pb、Zn、Ni含量在4200-3700cal aBP时段出现最高峰值,另外Cu、Pb、Zn、Ni4种元素在3000-2700和2100-1900cal aBP时段出现较高峰值。4200-3700cal aBP时段元素异常记录了我国西北地区最早的青铜冶炼,As元素是这一时期青铜合金的主要成份。另外,西周时期(3000-2700cal aBP)和汉代(2100-1900cal aBP)Cu、Pb、Zn、Ni元素峰值,可能是先民青铜冶炼的结果。元素地球化学记录不仅可以判定早期青铜冶炼的起迄时间,也提供了甄别不同时代青铜合金元素组成变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42.
末次盛冰期以来气候环境经历了低温-升温-高温等诸多场景,成为评估未来气候变化的理想相似型.基于中国东北地区花粉记录,重建末次盛冰期以来特征时期植被格局,为预测未来气候环境变化影响下的生态环境格局提供依据.末次盛冰期(~18000cal a BP),东北地区草原植被急剧扩张,松嫩平原形成大面积的寒旱草甸草原,辽河平原和呼伦贝尔高原也被草原和荒漠占据,中南部平原发育森林草原植被;山地存在寒旱型针叶林和寒温性针阔叶混交林.早全新世阶段(10000~9000cal a BP),东北地区东部山地丘陵区和三江平原地区为针阔叶混交林植被,中部地区仍以草原植被为主,暖温性阔叶林向北有所发展.全新世大暖期( 6000cal a BP),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寒温带针叶林向北方扩张,落叶松向南略有推进,云冷杉林向北扩展,在小兴安岭东部和三江平原出现高值.落叶阔叶林分布中心向南迁移至长白山南部和辽东半岛.松嫩平原草原区岛状林地增加,辽河平原地区草甸草原植被扩张.增温导致东北地区季风降水增加,有利于暖温型森林植被发育.东北地区全新世暖期是植被发育最好时期,增温导致的夏季风降水增强,可能是植被和生态环境良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3.
黄土炭屑分级统计方法及其在火演化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综合了炭屑筛选法和炭屑花粉流程分析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从黄土、古土壤和古文化层中提取不同粒径炭屑的新途径——黄土炭屑分级统计方法,对不同粒级的炭屑进行分析和统计.筛选法提取、统计粒径在125μm 以上的炭屑颗粒,作为地方性火活动的替代指标;而用炭屑花粉流程分析方法获取粒径在125μm 以下的炭屑颗粒,作为区域性火活动的替代指标.黄土炭屑分级统计方法提高了炭屑研究的精度,丰富了黄土火演化研究的内容,是建立黄土高原火演化历史,研究植被演替和生态特征的重要途径,在认识黄土高原气候变化,探讨人类活动及其环境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河流阶地作为第四纪以来较新的沉积地貌单元,在研究区域构造隆升和区域断裂活动性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利用前人对六盘山东西两侧黄河、渭河及泾河地区阶地研究成果,借用古地磁及14C等方法测定阶地形成年龄和实测阶地拔河高度已有数据,引进构造差异隆升速率(△UT)参数来反映区域构造隆升强弱.通过对兰州黄河阶地、陇西渭河阶地与泾河阶地的构造差异隆升速率对比研究表明,第四纪以来,兰州黄河阶地与泾河阶地4个期次平均构造差异隆升速率(△UT)分别为76.87mm/ka、42.88mm/ka、421.06mm/ka和1050mm/ka;平均值为397.70mm/ka;陇西渭河阶地与泾河阶地3个期次内(△UT)分别为177.37 mm/ka、171.83 mm/ka和168.27mm/ka;平均值为172.49mm/ka.说明六盘山西侧总体活动性要强于六盘山东侧,同时六盘山构造带北段较南段活动性强,并有逐渐增强趋势.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六盘山西侧区域系列NWW、NNW活动构造发育对应力的转换和吸收占据重要位置,而六盘山东侧依附于较稳定的鄂尔多斯地块,对区域应力的转换和吸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5.
以辽西城子山文化遗存剖面为研究对象,运用花粉、炭屑、炭化种子和果壳等指标,重建城子山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期农业活动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显示城子山原生植被主要为松属针叶林,先民采用"刀耕火种"农业模式毁林开荒,导致原生植被消失以及次生榛属灌丛和杂草增加.城子山剖面中禾本科花粉含量峰值与炭屑浓度峰值相对应,表明先民高强度或频...  相似文献   
46.
分析隐伏逆冲构造变形特征,揭示构造形成机制,开展构造预测,指导煤地质勘查。通过地表精细观测、二维地震勘探及钻探工程验证等综合方法,在发现并了解其形态学特征基础上,分析表层构造与深部构造耦合关系,结合古构造应力场,阐述构造成因。结果发现南北向深部隐伏逆冲构造,西倾东冲,断面倾角为20°~35°,断于石盒子组内和下伏含煤岩系及其基底内,地层垂直断距为190~260 m,水平断距260~470 m;浅部地层表现为同向展布的不对称背斜构造,二者空间上密切共生,几何学和运动学具相关性,成因上具统一性;浅层背斜构造是深层逆冲作用控制下断展褶皱作用的结果。隐伏逆冲构造是燕山运动中期盆地内部因阻抗来自东侧构造挤压应力,而产生的反向逆冲构造作用响应。该逆冲构造错断煤层,造成煤层重复,控制了煤层的空间分布,构成韩城矿区南中深部重要的构造边界。   相似文献   
47.
甘肃肃北黑山铜镍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肃北黑山铜镍矿区构造位置属于塔里木板块东北边缘,处于多期板块拼裂而形成的复杂造山带上。为揭示该地区铜镍等多金属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以及矿床地质特征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肃北黑山铜镍矿的成矿条件,通过分析认为,该矿床为岩浆热液型熔离矿床,铜镍等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金属硫化物和金属氧化物的晶出发生在岩浆后期含矿热液作用下。  相似文献   
48.
最小势能方法在二维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小强  白世伟  李铀 《岩土力学》2004,25(6):909-912
提出了一种新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依据平衡体系势能变化最小的原理,从整个边坡的势能变化求得一个满足势能的最小位移,并直接求出滑面上的法向力分布。均质边坡直接用此分布即可求出合理的安全系数;具有多种土层边坡在保持法向力代数和不变的前提下,按自重应力因子重新分布,也可以求得合理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49.
基于边坡的斜条分法上限解,使用累加弦长三次样条曲线模拟边坡的滑裂面.在搜索最小安全系数所对应的临界滑面时,利用圆率法修改原始型值点列以达到曲线光顺的目的,以此作为免疫遗传算法中的接种疫苗这一遗传操作提高了各群中的个体适应度,从而最终提高了遗传算法的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50.
中国全新世气候适宜期东亚夏季风时空变迁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据湖面、花粉和风成堆积等地质资料,分析12000年以来主要由夏季风决定的降水或湿度状况的时空分布,并运用数值模拟结果计算夏季(7月)降水增量、有效降水和季风强度指数。两者的结果一致表明,全新世适宜期有效降水增量的峰值在中国中、东部具有明显的穿时性,即以东亚夏季风降水或有效湿度为标志的全新世气候适宜期盛期在各地的出现时间并不相同,东北、西北和华北三区偏早,长江中下游区稍晚,华南区最晚,而西南区又偏早。作者对导致这种穿时性的轨道驱动力和季风锋面移动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对于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也有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