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本研究就土壤景观的监测方法、制图技术进行探讨,提出了以景观生态学分析和地物隶属关系分析为主的东南山区土壤景观制图技术。利用GIS和RS技术,通过图形叠加、图形-影象叠架而生成的双因素、三因素叠加图,不但反映了土壤景观变化,而且量化了土壤景观因素之间的关系。如1997年与1985年相比,中海拔地形中多样性指数下降,土壤景观结构的有序性增强;但低海拔和最高海拔的地形中多样性指标上升,土壤景观结构的有序性变差,同时优势度指数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利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长城站附近的西湖沉积物 ,研究该地区的环境变化状况。对 1 993年采集的 9.2 8m长的西湖岩芯 (GA - 7)进行等间距分样 (2cm) ,进行了有机碳、δC1 3org、磁化率和粒度等环境指标分析。利用本研究区湖相沉积物的1 4C测年数据 ,发现距今 1 2 60 0年以来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地区至少出现过四次气温升高时期 ,即 480 0 - 4 4 0 0aB .P .、360 0 -3350aB .P .、2 1 0 0 - 1 80 0aB .P .和 90 0aB .P .-现在。研究同时发现 ,湖相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和δC1 3org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可以作为环境温度的替代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南极环境影响评价现状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叙述了南极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着重从评价目标、评价对象、环境标准、环境影响程度、环评方法、累积影响评价和公众参与等7个方面分析了南极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叙述了南极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着重从评价目标、评价对象、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影响程度、环评方法、累积影响评价和公众参与等7个方面分析了南极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潜山油藏是一般具有地质结构复杂多变、储集层横向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在计算地质储量时很难求准、求精储集层厚度。作者针对埕北古100潜山古生代地层垂向保留少、横向变化大、井间又难于对比的情况,通过综合分析建立地质模型,制作高精度的合成地震记录,准确标定潜山储集层,利用地震资料横向密集和连续的优势,应用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技术,比较好地求取了储量计算范围内的潜山储集层厚度,为储量计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小波变换的生态环境空间尺度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尺度问题一直是生态环境研究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尺度表达对象、尺度研究采用的数据资料和尺度定量化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现状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典型研究实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评述.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相似文献   
17.
沙晋明  李小梅 《山地学报》2002,20(2):223-227
应用遥感手段进行土壤资源调查时,可以得到土壤的母质类型、土地覆盖现状、地形地貌等特征信息。在二叉树模型(哈夫曼优化树)的支持下,根据土壤特征信息可以对区域土壤的类、属、种进行逐级识别,识别精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8.
农业开发项目的污染特征与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农业开发项目的“环评”要针对其污染特点,包括: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土壤、生态、风险、景观、安全等内容,并在评价方法上提出图像法在景观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电磁感应方法在土壤盐渍化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本文应用电磁感应方法(大地电导率探测仪EM38),对新疆焉耆盆地的土壤电导率进行了测量,分析了电磁感应方法所得结果和土样分析结果之间的相关关系,证实了电磁感应方法的有效性。基于电磁感应方法测量的结果,对新疆焉耆盆地土壤盐渍化进行了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在开都河上游,土壤盐渍化程度普遍较轻:在中游地带,灌医内的上壤盐渍化改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土壤中的含盐量较低,但是在远离河谷的非灌区,土壤含盐量依然很高;在下游及靠近博斯腾湖的地区,土壤含盐量普遍较高,并有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石斑鱼——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杂交子一代青龙斑二倍体和三倍体的血液学及生化特征,采用显微观察、瑞士染色、生化指标检测等方法对青龙斑二倍体(2n=48)与三倍体(3n=72)的血细胞形态大小、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它们的显微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青龙斑三倍体的血细胞、红细胞、细胞核和白细胞均显著大于二倍体,容积比为3:2;红细胞数随倍性增加而减少,差异显著;在血细胞形态上,二倍体红细胞核短径/长径比值为0.79,略呈圆形,三倍体红细胞核短径/长径比值为0.69,呈椭圆形;在三倍体血细胞中存在一些异常形状的纺锤形和月牙形红细胞,在生化指标上,二倍体与三倍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三倍体血红蛋白、血小板含量明显小于二倍体;平均血细胞体积、平均血小板体积、血细胞压积的含量显著大于二倍体;二倍体与三倍体青龙斑鱼血液中各种无机盐的含量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但三倍体含量低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