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张鸿生  李岩  尹朝平 《测绘科学》2012,37(6):130-132
采用SVG技术实现WebGIS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从推广SVG WebGIS应用、促进其商用化的角度出发,本文研究了SVG地图符号交互配置方法的设计和实现:它具有较好的实用性、通用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以及较高的地图符号化效率等优点。重点解决了SVG地图点、线、面符号的设计和交互配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2.
石羊河流域1961-2005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及原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61—2005年石羊河流域上、中、下游当地气象站的逐月20 cm口径蒸发皿蒸发量、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研究了近45 a石羊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及原因。结果表明,45 a来,石羊河流域及上、下游年蒸发皿蒸发量呈上升趋势,中游年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上游上升趋势最明显。四季中,春、秋、冬季蒸发皿蒸发量呈上升趋势,上升最明显的是冬季,其次为秋季,春季变化不明显,夏季蒸发皿蒸发量变化呈下降趋势。石羊河流域在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年蒸发皿蒸发量都存在明显的6~7 a周期和1~2 a的短周期,并都发生了突变。相关系数法分析表明,影响石羊河流域及中、下游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是相对湿度和降水,上游的主要影响因子是相对湿度和气温。四季中,春季的主要影响因子是相对湿度和降水;夏季影响石羊河流域及上、中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主要因子是相对湿度和气温,下游的主要影响因子是相对湿度和降水;秋季影响石羊河流域及中、下游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是相对湿度和气温日较差,上游其主要影响因子是相对湿度和降水;冬季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气温和相对湿度。影响年以及春、夏、秋最显著的因子是相对湿度,冬季最显著的影响因子是气温。  相似文献   
113.
钱峻屏  叶树宁  李岩 《热带地理》2002,22(2):176-180
以决策支持理论为指导,以遥感和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构造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耕地决策支持系统,以实现多源空间数据的集成、分析、模拟和决策,并以东莞市耕地可持续利用动态研究为例,完成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因子筛选、模型构建和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分析,探讨了数据仓库技术在空间定量决策分析中的应用,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4.
115.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CMWF数值预报产品初始场资料,对2018年3月19日河西走廊东部的大风强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蒙古西部到新疆东部低槽是此次区域性大风沙尘暴发生的影响系统,700 hPa河西走廊东部变形场是大风沙尘暴的触发系统,午后气温日变化加大了地面冷锋前后的气压梯度和温度梯度,冷锋前后Δp3达8.3h Pa,造成冷锋移至河西走廊东部产生强烈锋生是沙尘暴爆发的直接原因;随着河西走廊东部上空高空西风急流风速增大、高度降低,风速为14 m·s~(-1)的强风速带伸展到地面,将高空动量向下传播,加之北风前锋到达之处,沙尘暴爆发;沙尘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以及无辐散层和-52.6×10~(-3)hPa·s~(-1)的强上升运动一致,有利于增大近地面沙尘浓度;V-3θ曲线显示强垂直风速切变和上干下湿的状态,为此次沙尘暴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不稳定的环境条件;前期降水稀少,气温异常偏高的气候背景和边界层逆温层破坏,中低层干热及地面风速增大,为沙尘暴天气爆发提供了前期气候背景和不稳定及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16.
用奇异谱分析方法对哈尔滨汛期降水进行中期气候预测。其结果表明,此方法对汛期降水趋势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并且预报效果比较稳定,经5次试报的平均准确率达76%,说明奇异谱分析模式是一种有效的中期气候预测手段,其趋势预测结果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17.
针对我国大面积的干旱荒漠戈壁中薄弱的地球化学调查工作 ,“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项目组在国家“973”项目和地质大调查项目的支持下 ,应用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和最新研制出的高灵敏快速活动态Au ,Pt ,Pd联测信息提取与分析方法 (ICP_MS活动态多元素分析方法 ,这在国内外尚数首次 ) ,在东天山 15万平方公里面积内开展了地球化学扫面实验 ,取得了如下重大进展 :1.将战略性超低密度地球化学方法与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相结合 ,在大面积荒漠戈壁覆盖区内新发现了十余处U ,Cu ,Au ,W ,Pb_Zn_Ag ,Pt_Pd…  相似文献   
118.
锆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地质研究人员的重视。它不仅对于岩石、矿体成因乃至地质构造单元的形成演化历史等研究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而且对于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锆石微区定年研究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 0 0 2年 3月 2 5日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举办了一场题为“测年锆石成因矿物学研究的某些新进展”的学术交流讨论会。讨论会特邀沈其韩院士主持 ,矿产资源研究所周剑雄研究员作了主题发言 ,他介绍了阴极发光技术及电子探针的多种分析手段 (如背散射电子图象分析和微区成分分析等技术 )在锆石成因矿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9.
淮河流域"2002·6"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春鹏  程绪干  李岩  徐时进 《水文》2003,23(6):59-61
对淮河流域“2002·6”暴雨洪水的成因、特点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了解淮河治理后的水文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0.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寒武-奥陶系沉积相与沉积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孔雀河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依据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原理,以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钻井、地表露头资料分析,认为该区寒武一奥陶系主要发育台缘斜坡相、浅水陆棚相、深水陆棚相、陆棚斜坡相、半深海盆地相、深海槽盆地相、大陆坡相带及海底扇亚相.在对沉积相序、沉积相平面展布、沉积演化等沉积体系研究基础上,综合考虑了该区的古地理环境、沉积相平面组合规律及控制因素,建立了孔雀河地区寒武一早奥陶世的沉积相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