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卫星双向法时间比对的归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志刚  李焕信  张虹 《天文学报》2002,43(4):422-431
卫星双向法比对原理为两个台站同步发送和接收时间信号,可消除传递路径误差,因此比对精度高,它的缺点是效率低,占用大量卫星时间,也不适合于自动化操作,现正在研制的终端可多台站同时观测,克服了上述缺点,利用新的终端提出一种新的处理方法,研究表明多台站观测的同时性有更多的信息可提取,以提高比对精度。  相似文献   
22.
在海底输油管道运行过程中,管道渗漏、穿孔及破碎都会导致原油泄漏。对溢油运动的轨迹及其扩散范围作出预报可为溢油事故的处理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指导应急处理的正确实施。基于工程实际需求,采用有限体积法,结合k-ε紊流模型,建立了海流作用下海底输油管道溢油扩散数值模型。采用VOF方法(volume of fluid method)追踪多相流界面。首先,将数值模拟结果与Fan的实验值及Zheng和Yapa的数值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其次,研究了不同原油溢出速度与环境水深对不同时刻溢油轨迹、到达海面时间、横向漂移距离与海面扩散范围的影响。研究表明:随原油溢出速度增大,溢油到达海面时间逐渐减小,溢油横向漂移距离与海面扩散范围则逐渐增大;随环境水深增大,溢油到达海面时间逐渐增大,且其变化接近线性分布。  相似文献   
23.
我国第一架水平子午环,其有效口径在世界上为最大,于1990年4月在陕西天文台临时观测室安装就绪。由于水平子午环结构上的特点,给各光学系统进行精确调整使之达到实用要求带来了不少困难。本文主要叙述了该子午环的光学结构及对主光路和准直光路的调整要求。我们采用逐步逼近的调整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4.
大气折射是天体测量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它影响着天体位置测定的精度,气象资料自动采集是自动计算大气折射必不可少的仪器。为观测结果和气象的相关分析提供了可能,本文介绍的气象资料自动采集系统,可实时采集并可用于其它天文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罗兰C自主实现TOC同步的原理。根据TOC的特点 ,分析了罗兰C自主TOC同步的基本要求。定义了TOC信息的概念 ,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类型和相应的通信规约。分析了GRI脉冲序列与参考脉冲 ,以及调制码组与罗兰C脉冲组的时间关系。最后详细研究了在连续传输 (TOC信息和DGNSS交替 )方式下TOC同步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利用卫星双向双频(C波段)观测来测定电离层时延的方法,并对不同经纬度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卫星双向双频(C波段)观测精度高,采样间隔短,能测定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细微变化。  相似文献   
27.
本文评述了联线干涉仪用于测量地球自转参数现在和将来所能达到的精度及将来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8.
29.
The safety of offshore pipeline has drawn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during deepwater installation due to the combined actions of high external pressure, axial tension, and bending moment. Meanwhile, the pipeline configuration has a remarkable effect on the structural behaviour of the tube. The special studies focus on the deepwater S-lay technique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stiffened catenary theory is applied to establish the static equilibrium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a pipe element, and the solution equations of the total pipeline configuration from a lay-barge over a stinger to the seabed are derived. The numerical iteration method for solving pipeline configuration is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gram is developed to conduct the analysis of effects of various parameters such as laying water depth, pipe diameter, thickness of concrete weighted coating layer, stinger length, control strain, and axial tension on pipeline configu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ying water depth, the submerged weight of the pipe, and the axial tension are the crit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pipeline configuration. In addition,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the stinger such as length, radius, and shape have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pipe-laying capacity of the vessel. The validity of the program is further verified by means of a comparison with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commercial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OFFPIPE.  相似文献   
30.
土钉支护现场测试及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在进行土钉轴力和边坡位移测试的基础上 ,进行了土钉支护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对边坡位移、土钉轴力、塑性区分布等分别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认识到土钉与土体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支护体系 ;基坑失稳破坏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土体和土钉的破坏 ,而是土钉支护体系的整体性破坏 ;土钉支护体系的形成正是通过土钉的分担作用、应力传递与扩散作用来实现的 ,这是土钉支护作用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