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1.
混沌噪声背景下检测微弱信号的神经网络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地震勘探资料的噪声许多呈现混沌现象,利用传统的去噪方法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根据混沌固有的性质,对地震勘探资料中的有效信号进行提取是许多科学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针对这种混沌噪声下的微弱信号检测,本文提出三种神经网络方法并对此进行比较,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这三种神经网络在信噪比达到—37dB时,均能检测混沌噪声背景中的微弱信号。  相似文献   
112.
微弱信号混沌检测临界阈值的Lyapunov指数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提供一种微弱信号混沌检测中临界阈值的判定方法,将Lyapunov特性指数作为混沌判据引入了微弱信号混沌检测领域,为混沌检测提供了一种量上的判据、并将这种算法与其它算法进行比较,仿真实验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3.
胶东海阳所高压变质基性岩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胶东海阳所一带有大量变质基性岩呈巨大的岩块或构造透镜体发育在高度变形的花岗质片麻岩中. 这些岩石主要是石榴辉石麻粒岩、榴辉岩化的麻粒岩以及角闪 岩, 原岩成分从橄榄拉斑玄武岩到石英拉斑玄武岩, 表现出由富Mg向富Fe方向演化的拉斑玄武岩趋势. Pearce元素比值斜率法证明, 这些基性岩是由同一岩浆系列, 经由斜长石、橄榄石和单斜辉石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 尽管大离子亲石元素受到变质作用的改变, 微量元素组成也显示了结晶分异作用特征, 如微量和稀土元素相互平行的配分型式、Ni和Ce的相关关系以及Sr的逐渐增强的亏损, Nd同位素资料与微量元素资料一致指示了亏损地幔的来源. 海阳所变质基性岩不是蛇绿岩的碎片, 其形成也与俯冲消减作用无关, 很可能是大陆环境的岩浆系列. 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2252±180 Ma大致指示了原岩的形成时代. 因此, 早在三叠纪晚期大别-苏鲁超高压碰撞造山带形成以前, 海阳所基性岩就已经作为扬子板块基底的一部分存在了大约2000 Ma.  相似文献   
114.
超高压变质作用与成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高压变质作用是指在地温梯度小于10℃/km条件下发生的高于“石英-柯石英”相变线压力的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陆-陆碰撞造山带深部。由于其生成条件特殊,超高压变质岩中存在着金刚石、硬玉、蓝晶石及金红石等潜在的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15.
张良培  何从友 《地图》1993,(4):46-48
纸张的变化对地图制印的效果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它怎样改变地图的最终呈色?本文对此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试图揭示纸张变化对地图呈色行为影响的大小及原因。  相似文献   
116.
117.
中国滇西南造山带变质岩的Sm-Nd和Rb-Sr同位素年代学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2  
滇西南造山带的主体由多期变质的岩石单元组成。变质和变形年代的确定是研究它们构造演化的关键之一。哀牢山群和大勐龙群斜长角闪岩分别得到1367Ma和1436Ma的Sm-Nb等时线年龄,这代表了高级角闪岩相的变质时代。它们的形成年龄约为2000~1600Ma。崇山群黑云斜长片麻岩获得了与此相当的1900~1600Ma的Sm-Nd模式年龄。澜沧群的蓝片岩的Sm-Nd等时线年龄为1287Ma,绿片岩的Sm-Nd模式年龄为1300~1200Ma。上述各组岩石还获得了约为1000Ma、500~400Ma、300~180Ma和180~140Ma的几组Rb-Sr等时线或Sm-Nd和Rb-Sr模式年龄,分别代表了后期重要构造事件。  相似文献   
118.
白银地区细碧-石英角斑岩系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银地区的细碧—石英角斑岩系,形成于岛弧或弧后盆地的板块构造环境。该构造环境具有形成拉斑玄武质岩浆的条件和存在钠质源区。细碧—石英角斑岩系的钠交代,发生在岩浆房上部,岩浆上升过程和海底环境。因而,该区细碧—石英角斑岩系既具有类似原生岩浆的结构特点,亦有很明显的碱质交代作用特征。其成因应归属次生交代成因。  相似文献   
119.
白银地区细碧—石英角斑岩系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0.
翟明国  从柏林 《岩石学报》1995,11(3):257-272
蓝晶石在大别山含柯石英和不含柯石英的榴辉岩、高压变质的副片麻岩、非高压变质的宿松群的变质沉积岩中都是重要的变质矿物。它们多有冠状或其它的变质反应结构,形成多样化的退变质反应矿物。有些退变质反应是十分罕见的。本文报道了8种蓝晶石的矿物组合和退变质反应,推测和计算了变质反应的温度-压力条件,从而探讨了它们代表的近等温降压、升温降压和流体为重要因素的降温降压的不同的动力学过程。这些数据与用其它变质矿物所得到的温度压力条件和PTt演化基本一致。为探讨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