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基于1981-2010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全国756站逐日降水数据建立江淮地区降水指数,选取6-7月江淮地区持续性强降水事件共26例,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分析江淮地区的持续性强降水的低频性质。结果表明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呈现随振荡周期增大方差贡献减小的趋势,根据江淮流域夏季持续性强降水的低频性质可以分成三类,其中10-30天低频振荡主导的事件占全部事件的50%,其低频成分的贡献达45.9%;10-30天和30-60天低频振荡共同主导的事件占全部事件的34.6%,10-30天低频成分的贡献达39.9%,30-60天低频成分的贡献达20.9%。在10-30天低频尺度上,事件发生前期自副高系统产生向极的波动能量的传播进而形成中纬度位势高度负异常,30-60天低频尺度上的位势高度异常稳定维持在利于持续性强降水发生的位相,为10-30天关键低频系统的形成提供一个有利的背景场,两个时间尺度上的低频活动在事件发生期间索相。在低频尺度上导致江淮地区持续性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位于南海至菲律宾北部的低频反气旋系统携带大量暖湿水汽沿西南东北向不断输送至江淮地区,低频反气旋与中纬度低频气旋系统在江淮地区强烈辐合导致持续性强降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22.
初步研究了地理空间信息处理的技术方法,对海量网络数据进行分类下载、管理和数据处理,进行现势性、完备性、精确性等方面的评估,形成一套稳定的地理信息处理与使用方法,并提出对网络资源与现有地理信息成果进行有效融合,提高数据利用率和精确性,促进了测绘导航生产与服务的效能。  相似文献   
23.
人类初级生产力占用 (HANPP)和生态足迹(EF)是评价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两种方法。两种方法有其共同点:都将土地利用作为共同特性,强调地球表面对生态过程的重要性,将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代谢机制联系起来,旨在进一步分析社会的可持续性。然而,两种方法研究不同的生态环  相似文献   
24.
侯家窑遗址是旧石器中期重要的考古文化遗址,然而对侯家窑古人类的生存年代及生存环境至今尚存争议.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观测、地磁测量和电阻率测深等工作以及动植物研究资料分析,对遗址区地质地貌环境,尤其是与古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古河流发育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在侯家窑遗址区发育一条NNW-SSE向的古河流,它形成于224ka B.P.前的泥河湾古湖泊大规模萎缩阶段,直至被晚更新世冲洪积物掩埋后才结束发育历史.2)侯家窑遗址古人类文化遗存埋藏于古河流截弯取直遗留的牛轭湖沉积层及不整合覆于其上的壤化粘土层中,时限为距今约224~ 161ka,即侯家窑古人类在此地生活达6万年之久.3)牛轭湖区不仅适宜多种植物生长,而且水流缓滞、清澈,是各类动物优先选择食物和饮水的地方.古人类在这里使用石球围猎,较之在其他地带成功率高.4)侯家窑古人类生存时期,气候寒冷,但这里的地形呈面向东南的宽阔圈椅状,光照条件良好,气候温和,其间又有河流穿过,生态环境相对优越,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而且遗址附近优质石器原料遍布,许多石料在河谷中即可寻到,方便石器制作.因此,对于旧石器时代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古人类来讲,在寒冷的区域气候背景下,选择生存环境较好的侯家窑遗址区倚河而居势成必然.  相似文献   
25.
基于2016年2月和8月江西宜春风廓线雷达探测水平风场数据,分别利用扩展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重构法和高斯滤波法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发现,相比原始观测风场,EOF分析重构法和高斯滤波法均能有效过滤风廓线雷达原始风场的高频脉动。两种方法对比分析发现,对于空间尺度的瞬时扰动,EOF分析重构法质控效果优于高斯滤波法;对于时间尺度的瞬时扰动,高斯滤波法质控效果优于EOF方法。  相似文献   
26.
针对时空自回归模型的空间权阵大多采用邻接性和反距离加权法导致模型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克里金法空间加权的时空自回归模型,通过普通克里金插值法原理来定义空间权阵,并利用五强溪大坝5年的观测数据分别对传统空间加权和克里金法空间加权进行建模对比。结果显示,克里金法加权比传统加权的变形预测精度提高44%左右,说明克里金时空自回归更适合建立大坝时空变形模型。本文方法更加科学地描述了实际空间的变异情况,提高了变形建模的预测精度,可用于大坝及其他变形体的变形建模。  相似文献   
27.
目标区地震构造调查是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础工作.以广西来宾市三江口港产城新区为例,在收集、整理、分析已有的地层、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遥感解译、地形地貌分析、地震地质调查等手段,开展了目标区地震构造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目标区发育早第四纪断陷盆地和3条早第四纪断裂,前者是区域间歇性升降运动和断块差异性抬升运动等新...  相似文献   
28.
基于一榀方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不等跨平面框架的抗震性能试验,应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模拟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框架的荷载-位移曲线,并对其抗震性能影响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OpenSees中塑性铰纤维单元模拟栓焊连接的H型钢梁具有合理性。混凝土强度对框架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小,提高钢材强度可以有效提升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延性,其中Q345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柱截面宽厚比越小,框架承载力越高。轴压比增大会对框架抗震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工程中应避免出现高轴压比。在钢管混凝土不等跨框架结构设计中,钢梁跨度要综合考虑梁截面抗弯能力和梁柱线刚度比,其变梁异型中节点宜选择合适的梁高比。  相似文献   
29.
胜利油田孤东海堤地震液化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斌  李蕾  李先梅 《华南地震》2004,24(3):M025-M031
针对素填土坝基在强震影响下的主要震害多为坝基地震液化和坝身滑坡的特点,对胜利油田孤东海堤坝基地震液化和坝身稳定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场地资料和坝身资料,对6至9度地震烈度下可能发生的坝身滑坡及7至9度地震烈度下场地液化进行了计算并给出了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30.
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的一项基础工作,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根据评价对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中心城区)的特点,从新增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和城市土地多用途适宜性评价两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指标的选取、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结果的运用等进行了探讨,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