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99篇
地质学   201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7 毫秒
501.
西藏冻融侵蚀的分级和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Freeze-thaw erosion is the third largest soil erosion type after water erosion and wind erosion. Restricted by many factors, few researches on freeze-thaw erosion have so far been done at home and abroad, especially those on the assessment method of freeze-thaw erosion.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impact factors of free-thaw erosion, this paper chooses six indexes, including the annual temperature range, annual precipitation, slope, aspect, vegetation and soil, to build the model for relative classification of freeze-thaw erosion using weighted and additive methods, and realizes the relative classification of the freeze-thaw erosion in Tibet with the support of GIS software. Then a synthetic assessment of freeze-thaw erosion in Tibet has been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classification result.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freeze-thaw eroded area is very extensive in Tibet, accounting for 55.3% of the total local land area;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freeze-thaw erosion with different intensities is obvious; and the difference in distribution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is also obvious.  相似文献   
502.
503.
504.
设定地震的分类及其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震害预测中的设定地震,将其分为检验型设定地震、预测型设定地震和重现型设定地震,并论述了3种设定地震的确定原则和方法.作者还进一步论述了3种设定地震在不同震害预测方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05.
以忻州市为例,选取其中3个次生灾害源,结合城市供水、建筑、交通等系统,提出用网络分析法研究地震次生火灾的可扑救性.  相似文献   
506.
湘西金-锑-钨矿深部矿化初步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湘西金-锑-钨矿产于晚元古代紫红色板岩--马驿组。该组以富含Fe2O3,局部富含CaO为特技,可能作为地球化学障控制着本区矿床及矿化的分布。湘西金矿中主要控矿要素为:构造、地层及主要成矿元素络合物的地球化学性质。金以Au(HS)2^-形式搬运,共沉淀主要由紫红色板岩的氧化作用而形成的黄铁矿化引起。钨以WO4和HWO4形式存在,温度的降低及局部富围岩的存在控制着其沉淀。锑不仅以Sb(OH)3^0,而  相似文献   
507.
利用1976—2014年安徽、江苏、河南、浙江省56个台站记录的近震数据,共提取4 922条Pg波震相走时数据,对安徽中部地区上地壳速度结构进行了二维层析成像反演。反演结果显示:安徽中部地区Pg波速度为6.50 km/s,其横向速度变化为-0.24~0.24 km/s,研究区速度异常分布范围较好地吻合于地表构造单元形态,速度分布特征还反映出不同构造单元在地质演化中存在构造机理和物质组成方面的耦合现象。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下方不存在大规模的高速体。"霍山窗"等几个地震高发区均位于高、低速度异常区的边界地带,说明地壳速度的转换带亦是构造上的不稳定带,易于发生应力的转换和能量集聚,造成该地区小震频发或引发中强地震。  相似文献   
508.
HTI煤层介质槽波波场与频散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层内裂隙较为发育,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目前槽波理论研究以各向同性介质为主,对HTI介质中槽波及其频散性质研究很少.本文以弱各向异性、含垂直裂隙HTI煤层介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HTI煤层介质中的三维槽波波场,采用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模拟槽波,推导了三层水平层状HTI煤层介质的Love型槽波理论频散公式和振幅深度分布,分析了HTI各弹性参数对频散曲线的影响.HTI介质和各向同性介质基阶Love槽波频散曲线差异较小,高阶较大;煤厚主要影响Airy相频率,而Airy相速度不变;煤层vs对Airy相速度影响很大;煤层γ对基阶Love槽波影响很小,高阶稍大.各波偏振方向不再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或垂直,而是呈一定夹角.利用基阶Love槽波频散曲线推测裂隙发育较为困难,可利用高阶频散曲线.  相似文献   
509.
地质灾害诱发因素中降雨是主要的因子之一,通过建设中尺度自动站网络收集基础数据,建立地质灾害预报工具,提高地质灾害预报准确率,建立地质灾害工作平台,实现部门之间的资料共享和会商。  相似文献   
5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