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269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170篇
地球物理   212篇
地质学   544篇
海洋学   25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对贵州桐梓煤矿选定区域开展了试验研究,采用地面伽马能谱测量方法,研究了被测量地质体的U、Th、K、Qo含量及其比值异常与含煤地层的关系,确立了应用该方法进行煤矿勘探的地球物理标志.通过对该区隐伏煤层的实际勘探工作,证实了本方法的有效性,为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新的高效的勘探手段.应用地面伽马能谱测量方法,多数情况下Th,U高值为煤层的指示特征,Th/U值可以指示煤层底板界限.  相似文献   
962.
利用GIS技术并结合相关统计资料,对黄土高原典型区近50年来的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变化过程、耕地流向进行了分析。并应用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近17年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49-2002年陇东地区耕地总量经历了缓慢增加-缓慢减少—急剧减少—缓慢减少的波动变化过程;耕地的主要流向是非农建设用地、林草地和果园等;耕地的增加主要是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开垦而成;干旱、降水不均及水土流失等是耕地变化的自然驱动力。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城市化水平及农业科技进步等是耕地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耕地变化过程与国家宏观政策背景相关联。  相似文献   
963.
利用雷达回波资料,使用分块法,把整个回波区域划分为小块矩阵,确定各小块可播性,然后把小块矩阵作为稀疏矩阵来处理,采用正交链表存储方式,使用相邻搜索算法,自动找出所有可播区域,并应用c 语言描述该方法的实现算法以及采用的相应数据结构和存储结构,从而解决了使用雷达资料选择可播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4.
鹤壁市雷暴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鹤壁市所辖鹤壁、浚县、淇县3站1965~1999年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分析了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鹤壁市的雷暴活动主要集中在春夏之交及盛夏季节,7~8月达到峰值;雷暴的年际变化呈递减趋势;雷暴的地理分布特征明显,平原明显少于丘陵,这可能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965.
人类进入20世纪中叶后,经济与科学的飞速发展,人口的急剧膨胀,使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力也变得无与伦比,带来了物质文明的巨大发展。但是人类大规模高强度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反过来又遏制人类进步的步伐。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之一,人均耕地、水、森林和不少矿产资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又处在迅速推进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加上粗放的经营、生产方式,浪费与过度利用并存,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等。另外,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大,生态环境系统类型呈多样性,其中脆…  相似文献   
966.
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专用弹药分级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河南省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规模发展迅速,目前全省共有人工影响天气专用37高炮297门、车载式火箭发射架287台,地面作业控制面积已达全省总面积的40%。为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专用高炮弹和火箭弹的购置、存储、运输、使用和调配等工作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作  相似文献   
967.
利用典型相关分析作攀枝花市雨季开始期预报试验,选择1965—2001年的海洋特征指数、500hpa环流指数、太阳黑子数作为预报因子,建立典型回归模型。再以典型变量作为预报因子,用逐步回归和最优子集回归分别建立各站的预报模型,用2002—2004年的资料进行检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逐步回归和最优子集回归预报效果较好,典型回归模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68.
青藏高原北部砾石粒径变化对气候和构造演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周边广泛分布的晚新生代砾岩是高原强烈隆升的产物, 但也可能仅仅是气候变化造成. 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部代表性砾岩, 酒西盆地老君庙剖面上部酒泉砾石层和戈壁砾石层进行详细的砾石粒径变化研究, 发现约0.8 Ma以来酒泉、戈壁砾石层砾石粒径不仅具有明显的变粗趋势, 而且还发育了9个显著的粗细变化旋回, 并且可与黄土-古土壤和深海氧同位素气候旋回进行良好对比, 粗、细砾石层分别对应于季风气候的暖湿和干冷时期, 具有显著的大约10万年和4.1万年周期. 由于我国西北第四纪晚期的气候是持续变干, 因此, 初步认为酒泉-戈壁砾石层中砾石粒径的持续变粗反映了高原第四纪晚期持续强烈的构造隆升, 而其中的旋回是对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变化的响应, 后者叠加于前者之上, 从而为高原周边砾岩层主要是高原强烈隆升的产物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969.
根据中国地震局和哈萨克斯坦科学与教育部地震科技合作协议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科教部地震研究所的地震科技合作协议,《第六届天山地震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9月19—21日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召开。此次研讨会是自1992年以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成功  相似文献   
970.
一、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测量显得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测量的方法与测量仪器也得到质的发展。自从有了GPS,正如人们所说:“GPS的应用,仅仅受人们想象力的制约。”GPS自问世以来,已充分显示了其在导航和定位领域的霸主地位。许多领域也由于GPS的出现而产生革命性变化。目前,几乎全世界所有需要导航和定位的用户,都被GPS的高精度、全天候、全球覆盖、方便灵活和优质价廉所吸引。这几年中国的GPS应用发展势头也很迅猛,短短几年,GPS的应用己从少数科研单位和军事部门迅速扩展到各个民用领域。GPS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在各种控制、地形测量等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可以说,GPS的应用前景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