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219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177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565篇
海洋学   118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41.
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北部胶东荣成地区的退变金红石榴辉岩中,我们发现了具含铜磁黄铁矿出溶结构的磷灰石。磷灰石在该榴辉岩中含量较高(≈5%),多为不规则形状,颗粒大小不一,粗大者可达1.2mm×0.6mm。样品中几乎所有的磷灰石均发育出溶结构,出溶棒可能分为相互垂直的两组,各自分别沿同一方向分布,出溶棒密度大,形状规则,宽度相似,长度最长可达0.1mm。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利用X射线能谱仪测定出溶棒主要由Fe、Cu和S三种元素组成。由于很难准确确定三者的比例,暂将其定为含铜磁黄铁矿((Fe_(1-x)Cu_x)S)。报道的磷灰石含铜磁黄铁矿出溶结构,与江苏赣榆地区磷灰石的磁黄铁矿出溶结构,同产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具有可对比性;磷灰石中Cu、Fe的溶解度可能是温压条件的函数;因此进一步精确研究磷灰石中这些出溶结构的成分和成因,将为深入探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不同地体变质条件、成因的差异及俯冲折返机制等问题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942.
西秦岭岷县-宕昌地区位于我国环绕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重力异常和地壳增厚梯度带,同时又位于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与秦岭造山带交汇迭加复合(西秦岭-松潘大陆)构造结内。特殊的大陆动力学环境形成了特定构造-地貌转换区域,区内独特的河流格局和河流地貌研究可以为认识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最新过程和南北构造带构造活动的地貌响应提供重要依据。笔者通过对该区洮河和岷江两条河流阶地特征的对比研究,结合区域地貌过程分析,提出在晚更新世中-晚期(30~50kaBP),洮河与岷江曾为同一条河流,笔者称之为古岷江,其中岷县以西现今洮河的临潭-卓尼-岷县段为古岷江上游,而岷县以北洮河的木寨岭南坡-岷县段则为古岷江之支流。30~50kaBP以来地壳快速隆升形成的北北东向分水岭切断了古岷江上下游的水力联系,阻塞了古岷江下泄,且在岷县一带形成汇水盆地,沉积了近30m的河湖相堆积,而后木寨岭南坡-岷县的古岷江的支流溯源侵蚀,切穿了木寨岭分水岭,与西秦岭北坡的洮河水系贯通,逐渐形成现今的河流格局。该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形成的北北东向地貌隆起带导致的洮河和岷江水系之间的切断和袭夺,可以解释为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造成的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东北缘高原物质向东扩展受到阻挡和南北构造带深部热物质上涌的地貌学响应。  相似文献   
943.
黄土压实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土在我国广泛分布,黄土路基沉陷变形是黄土地区公路的主要病害之一。解决路基沉陷变形的核心是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密度。通过常规土工试验、标准重型击实试验、显微电镜,从宏观到微观,定性定量分析了影响黄土压实的因素。指出黄土的粒度成分、显微结构、含水率、击实功率是影响黄土压实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4.
本文介绍了空气-泡沫潜孔锤、空气-泡沫牙轮钻进技术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其在基岩水井钻探中的具体应用,给出了在不同地层条件下钻探所需的设备及各种技术参数,通过与泥浆钻进工艺的对比,分析了其钻进效果。最后总结了该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5.
喜迎金矿床是新疆东南天山发现的一种新类型金矿,矿床产于下石炭统甘草湖组碳酸盐岩地层中.容矿岩石为含陆屑砂屑白云岩,矿石中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多呈微细粒包裹金.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呈细脉浸染状分布.成矿期分为4个阶段:黄铁矿石英白云岩阶段(Ⅰ)、金.黄铁矿一石英一碳酸盐脉阶段(Ⅱ)、黄铜矿一黄铁矿一石英阶段(Ⅲ)、石英-碳酸盐阶段(Ⅳ),通过矿区成矿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特征综合分析,初步认为喜迎金矿床为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46.
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区F201和F7(8)断层的活动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区位于青藏高原中卫-同心活动断裂带内F7(8)和F3断层所夹持的寒武系变质砂岩夹千枚岩推覆岩片中。对F201、F7(8)断层活动性的认识是坝址稳定性评价的关键,也是争议的焦点。通过对大柳树坝址区F201、F7(8)断层带特征的追索观测、工程揭露和断层泥测年,获得F201、F7(8)断层活动特征的新资料,证实了F201断层是一条晚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以来强烈活动的区域发震断层,同时确定了7(8)断层水平左旋走滑作用的存在;发现断层通过之处二级阶地堆积物的震陷槽;获得了小于20ka断层泥测年数据,尤其是确定了7(8)断层与F201断层的交会地点。因此,按水电规范,F201和F7(8)断层被定为活动断层。  相似文献   
947.
内蒙古达茂旗北瓦窑一带的西别河组和查干哈布组是1:20万区调建立的岩石地层单位,当时归于上志留统。1:25万区调中通过区域对比,将分布于巴特敖包一带的志留系、泥盆系进行了归并,不整合面之下的为上志留统西别河组,不整合面之上的为下泥盆统查干哈布组。该不整合的确立,标志着晚加里东运动在华北地块北部增生带有明显的响应,具有全球对比意义。  相似文献   
948.
螺旋钻孔灌注桩在地层情况较好的情况下,有着很大的经济优势。但其成桩方法会导致一些不确定性。桩的承载力和结构的完整性可以通过对少量试验样桩进行静载试验来确认。可是这些测试桩的成桩过程与工程桩的成桩过程并不一定一致,为了增加我们对工程桩的信心,有必要对工程桩用其  相似文献   
949.
梁广华 《探矿工程》2004,31(1):50-54
鄂尔多斯北部塔巴庙工区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刺、断、粘钻具事故,极大地影响了该区块的勘探开发速度,也是影响钻井效率提高的瓶颈,通过对钻具失效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了钻具失效事故的原因,提出预防或减少钻具失效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50.
中国煤山剖面二叠系/三叠系(P/T)事件界线地层以赋存白粘土和黑粘土著称。本文采用六氟化硫方法经质谱测定发现,白粘土中的自形晶石膏、白粘土中的全溶提取石膏和黑粘土中的全溶提取石膏,其s同位素均呈显著负值:δ^34Sv-CDT均值依次为一9.2‰、-10.7‰和~15.6‰;δ^33Sv-CDT均值依次为-4.6‰、-5.5‰和-8.2‰。P/T事件界线地层中硫酸盐(石膏)s同位素如此极端负异常在煤山剖面尚属首次发现;在其他P/T剖面乃至在与生物灭绝议题相关的全球其他重要地层界线剖面,迄今也未见类似报道。本文还测定出与白粘土密切相关并紧邻的似黄铁矿的铁硫化物(FeS),其S同位素的δ^34Sv-CDT均值为 1.3‰和δ^33Sv-CDT均值为 0.7‰,且研究中未见任何生物或有机成因黄铁矿痕迹。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排除了这里的极轻硫石膏的生物或有机次生来源的可能性。因此,本文揭示的显著负硫同位素石膏很可能在自然界中也是罕见的,值得进一步积累数据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煤山剖面P/T事件界线层原本富含石膏,其极轻硫同位素特征的发现很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突破口,有利于从新的角度认识和探索P/T转折期的灾变与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