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近日郯庐断裂带(苏皖段)金刚石找矿工作部署研讨会传出消息,中国地调局将编制全国金刚石找矿方案。中国地调局副局长李金发表示,金刚石是稀有的、贵重的矿物资源,因其硬度、光学和电学等物理性能,在冶金、地质钻探、机械、光学仪器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也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新兴产业重要战略资源。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已经将金刚石确定为重要新兴产业矿种。  相似文献   
12.
王荣贵  秦飞  汪杰 《探矿工程》2019,46(10):82-86
新安县引畛济涧工程3号竖井开挖深度大,地下水极其丰富,存在涌水突水情况。采取小导管注浆措施进行涌水点2倍洞径范围内封堵渗涌水,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注浆封堵加固一环开挖掘进一环,成功地完成了隧洞的开挖掘进。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高层大开间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对一中高层大开间钢筋混土异形柱框架结构1/6比例模型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构从弹性,开裂,屈服直至破坏等各地震反应,揭示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及破坏形态,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纱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对于人们全面认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制定森林资源保护法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祁连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2008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及社会公共数据,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年服务价值总计为654.44亿元。按服务功能类型的价值比例从高到低排序为:保育土壤(46.59%)>生物多样性保护(25.53%)>涵养水源(14.03%)>固碳释氧(12.69%)>森林防护(0.50%)>积累营养物质(0.41%)>净化大气环境(0.24%)>森林游憩(0.01%)。按森林类型的价值比例从高到低排序为:灌木林地(63.7%)>有林地(34.1%)>疏林地(2.18%)。单位面积林地年均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7.47万元·hm-2,其中,最大为有林地,其次是灌木林地,第三是疏林地。本文还对比分析了本次评估与以前较为全面的7次评估之间的差别及原因。  相似文献   
15.
毛竹娣  汪杰 《安徽地质》2006,16(2):93-93
日前,安徽省地质调查院荣获国土资源部“十五”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十五”期间安徽省地调院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年递增率保持两位数增长,职工年均收入从2000年的9706元到2005年增长至35000余元,年递增率56%。共承担103个重大项目,荣获国土资源部科技奖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优秀成果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2个;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余篇(其中10篇为SCI文章)。  相似文献   
16.
汪杰  江昱 《安徽地质》2006,16(4):304-304
由中国地调局主办,南京地调中心承办、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协办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深部找矿研讨会”于2006年10月18日-10月21日在合肥隆重召开。中国地调局、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专家、南京项目办、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及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沿江各省地勘单位的专家、代表共140多人参加了会议。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近20年以来找矿工作的又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7.
汪杰  陈兴仁 《安徽地质》2005,15(1):13-13
在安徽省江淮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进入区域评价阶段后,根据项目总负责人徐小磊教授的整体构想,通过向中国地调局征求意见、多家拟合作单位的对比筛选,最终确定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并在专题研究的选题上协助项目组反复征求省内外专家意见,使得区域评价设计更为合理科学。  相似文献   
18.
重磁场是地下地质体密度、磁性分别响应的综合,蕴涵着丰富的地质构造信息,如何将其有效地提取出来是正确认识地下结构的关键环节.本文在总结重磁场构造信息提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将构造信息提取突破口归结为重磁场的边缘增强与检测.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对常用的边缘检测方法开展了对比试验,并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铜陵矿集区为例,开展了实际资料的处理和研究.获得以下认识和结论:(1)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较其他方法更能准确提取模型边界,更适合于构造信息识别与提取;(2)在铜陵矿集区识别出18条断裂构造,确定了铜陵隆起的边界,断裂构造的走向主要为北东向,前人所谓"棋盘格式"断裂构造系统并不存在;(3)圈定了岩体的分布范围,在铜陵矿集区北缘,发现了2处隐伏岩体;(4)施家冲、戴家汇岩体周边是寻找矽卡岩型、斑岩型铜金矿的有利地段,铜陵隆起和繁昌火山岩盆地分界断裂两侧是寻找热液型铅锌矿和金矿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19.
降水在沙丘中的运动特征研究——以甘肃民勤沙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然降水和辅助人工模拟降水试验表明在民勤沙区,降水在沙丘上的下渗深度主要受沙面状况的影响。沙丘表层土壤田间持水量大小影响降水下渗,表层粉粒和粘粒含量影响田间持水量,降水量的大小与水分下渗深度的相关性并不显著;降水强度在29.8mm·d-1以内时,固定沙丘上的最大含水层为10~15cm,降水的下渗速率只有10~15cm·d-1;在半固定沙丘上,28.2mm·d-1以内的降水的最大含水层为30~35cm,降水的下渗速率只有15.0~17.5cm·d-1;在流动沙丘上,21.7mm·d-1以内的降水强度的最大含水层为130~135cm,降水的下渗速率可达32.5~33.8cm·d-1;在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上,8mm·d-1以内的降水很快蒸发损失,而在半固定沙丘上能保存较长时间;与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相比,流动沙丘表面水分(即7~8mm以内的降水)最易在短期内蒸发损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