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洪梅  张韧  孙照渤 《遥感学报》2006,10(2):184-190
基于静止气象卫星(GMS-5)多光谱云图的天气采样数据,分别对各样本数据在红外、水汽及可见光通道的灰度、梯度和纹理高维特征空间的投影点进行聚类分析,以确定诸天气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类属区域,进而用其对云图进行天气区的判别分类。针对传统聚类方法存在的缺点,本文采用了模糊C均值聚类(FCM)、遗传算法(GA)和模糊减法聚类(FSC)相互交叉、优势互补的思想,既克服了GA/FCM算法局部/全局寻优的不足,又可客观确定出聚类中心数目。对高维特征空间中的重叠和交叉部分的样本点类属,通过计算其与空间中各聚类中心点的欧氏距离来予以甄别,最后得到高维特征空间中各天气的类属域,实况云图中诸像素点通过计算和判断其灰度-梯度特征量在高维空间中的投影点落区位置,即可确定其天气类属,进而实现对天气区的自动分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分类效果,判别结果与天气实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2.
基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活动与亚洲夏季风系统其他成员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的天气事实,运用交叉小波的非线性时滞相关分析方法,对东亚夏季风系统成员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形态和变异的相互影响的基本事实和物理特征进行研究,得到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主要的亚洲夏季风系统成员之间基本的关联结构和演变示意图。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的季风子系统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不同: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和脊线位置异常变化的是亚洲夏季风系统中的印度夏季风子系统的5个主要成员;而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脊点异常变化的则是亚洲夏季风系统中的另一个子系统——东亚夏季风子系统的5个主要成员。研究揭示了副热带高压与亚洲夏季风系统主要成员之间的时延特征与统计关联特性,为相应的机理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33.
针对南海-印度洋海域丰富的海洋资源、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该海域的自然灾害风险和海盗活动、恐怖袭击与军事冲突等人为灾害风险,基于风险评估理论从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并建立评估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得到了该区域的自然灾害风险、人为灾害风险和综合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冬季(1月),综合风险最高的区域为亚丁湾、孟加拉湾湾顶、马六甲海峡附近以及越南东南部近海,其次为南海东北部海域、南沙群岛西部海域、巽他海峡、望加锡海峡、科摩林角附近海域、霍尔木兹海峡及索马里近海;夏季(7月),综合风险最高的区域为亚丁湾、孟加拉湾湾顶及马六甲海峡附近,其次为索马里东北部海域、阿拉伯海中西部、斯里兰卡西南近海、吕宋岛西部近海以及巴士海峡附近。  相似文献   
34.
北部湾盆地T60不整合是古近系与新近系的分界,且形成于盆地由断陷进入坳陷的转换阶段.本文通过地震资料精细解析,揭示位于盆地中部的乌石凹陷在该时期(T60)不整合发育明显,且剖面类型多样.依据不整合上、下地震反射特征,可划分为平行?削截不整合、超覆?削截不整合、平行?褶皱不整合等8种不整合类型,且在平面上削截类不整合的分...  相似文献   
35.
混合递阶遗传径向基网络及其在副热带高压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遗传算法与径向基网络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副热带高压特征指数的预报优化模型.针对径向基网络结构和初始参数难以客观确定的不足,引入混合递阶遗传算法同时优化网络结构和参数.该优化方法结合了递阶遗传算法和最小二乘法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将混合递阶遗传径向基网络用于副高数值预报产品的预报试验和效果比较,结果表明:混合递阶遗传算法优化的径向基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收敛效果和泛化能力,对副高指数的预报效果有较明显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36.
硫化纳米铁(S-nZVI)是一种具有壳核结构的新型纳米铁(nZVI)改性材料,在多种污染物的去除上表现出超越nZVI的反应活性。本文采用两步合成法制备了S-nZVI,并采用透射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TEM-EDX)、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方法对S-nZVI和nZVI进行表征,探讨了不同硫铁摩尔比(n(S)/n(Fe))、初始pH值、试剂投加量和地下水化学成分对nZVI及S-nZVI去除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S-nZVI具有明显的壳核结构,其Fe0核外层包覆着非晶的硫化亚铁和多硫化物;S-nZVI去除Cr(Ⅵ)的最佳n(S)/n(Fe)为0.14;增加S-nZVI投加量会提高其对Cr(Ⅵ)的去除率,投加量相同时,S-nZVI对Cr(Ⅵ)的去除率显著高于nZVI;提高初始pH值时,S-nZVI和nZVI对Cr(Ⅵ)的去除率均逐渐降低,但在相同pH值条件下,S-nZVI对Cr(Ⅵ)的去除率和去除速率始终高于nZVI,尤其是在pH=5时,S-nZVI仍能去除100%的Cr(Ⅵ),而nZVI只能去除85%;K+、Na+、Ca2+、Mg2+、SO42-、NO3-和Cl-对S-nZVI和nZVI去除Cr(Ⅵ)均有促进作用,但对S-nZVI体系的促进作用更强;HCO3-的存在会使溶液的pH值升高从而抑制S-nZVI和nZVI对Cr(Ⅵ)的去除,对nZVI的抑制作用强于S-nZVI。总体来说,S-nZVI对Cr(Ⅵ)的去除率在不同pH值和多种地下水化学组分影响条件下均高于nZVI,因此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准噶尔盆地不整合结构模式及半风化岩石的再成岩作用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由于风化剥蚀程度的不均一性及后期水进形成上覆岩石使得不整合纵向可分为三层结构:不整合面之上岩石、风化粘土层和半风化岩石。准噶尔盆地不整合面之上岩石类型主要包括底砾岩、水进砂体与煤层,它们的发育受控于构造运动强度、古气候、古地形及暴露时间,其中底砾岩分布最为广泛,而且孔渗性好,构成流体的良好运移通道。风化粘土层在上覆沉积物压实作用下岩性较致密,是一套良好的封盖层。半风化岩石类型有砂质岩类、泥质岩类和火山岩类,它们均能形成风化淋滤带,改善其孔隙结构,增大储集空间,其中火山岩岩溶作用较强,次生孔隙发育带最厚,砂质岩类次之,泥质岩类较差。  相似文献   
38.
垃圾填埋场防渗衬里粘性土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鉴于垃圾填埋场常用天然粘性土衬里存在防渗能力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复合土(石灰 粘性土 膨润土)作为改性村里,并以垃圾浸泡液作为渗透液进行了改性衬里和天然粘性土衬里室内土柱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天然粘性土衬里,改性后衬里的渗透系数由lO^-8~lO^-7cm/s之间降低到lO^-9~lO-8cm/s之间,对垃圾浸泡液中的COD、三氮及铁离子的平均衰减百分比,分别由75.9l%升高到84.42%、91.3l%升高到94.06%、93.05%升高到94.67%。  相似文献   
39.
黄河下游冰成滑塌与塌陷构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黄河是一条有着特殊水文、水动力、沉积环境及沉积物的河流。因此,它盛产特殊的沉积现象---冰成滑塌与塌陷构造便是其中之一。冰成滑塌与塌陷构造在黄河下游非常发育,它们主要发育在边、心滩上,有时天然堤上也有发育。它们的发育深刻地影响和改造了边、心滩的沉积景观。冰成滑塌构造是一种在沉积物从冰冻状态转向冰成状态发育的一种特殊构造,其运动学特点是以滑,即以水平运动为主,冰成滑塌构造多呈鳞片状或皱褶状。鳞片状者直径多在数十厘米;“鳞片”厚度多在十厘米左右,多由数个到十余个鳞片组成。其底界是冰冻界面;皱褶状者规模甚小,每一皱褶的宽度一般宽在一厘米以内,长十到二、三十厘 米,厚二、三厘米。多由数十个微型滑塌组合成一褶皱片。在天然堤内缘有一种特殊的冰成滑塌,它们使天然堤边缘呈阶步状或沟渠状,非常引人注目。冰成塌陷构造也是一种由冰层融化所形成的特殊构造,其运动学特点是“塌”,即以垂直运动为主。冰成塌陷构造多呈多角形坑洞状。直径多在数十厘米到一、二米,大者可达十余米,深度多在十余厘米。一般成群发育。  相似文献   
40.
纳米硫化亚铁(Nano-FeS)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但易团聚、易氧化的特点使其在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受到限制,通过改性可提高Nano-FeS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本文选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及羟基铝柱撑膨润土(Alb)两种改性剂,制备了稳定型改性的CMC-FeS和负载型的Alb-FeS。分别从分散性、抗沉降性、抗氧化性、反应性和迁移性考察了两种改性Nano-FeS的性能。结果表明:Alb-FeS与CMC-FeS的分散性均较Nano-FeS得到明显改善;3 d后Nano-FeS完全沉降氧化,CMC-FeS沉降3 cm且开始氧化,而Alb-FeS沉降16 cm却未氧化;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Alb-FeS、Nano-FeS、CMC-FeS对Cr (Ⅵ)的去除能力从强到弱,去除率分别是85.16%、84.90%、82.78%。在粗砂、中砂与细砂介质中,3种FeS的迁移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CMC-FeS、Alb-FeS、Nano-FeS;在3种介质中CMC-FeS的最大迁移距离分别是Nano-FeS的6.1倍、6.4倍和3.4倍,而Alb-FeS与Nano-FeS相比迁移性没有明显提高。综合考虑分散性、抗沉降性、稳定性、反应活性及迁移能力,实际应用中宜优先选择CMC-FeS作为Cr (VI)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