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133篇
海洋学   44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1.
论舟山-国头断裂带的性质及其向陆区的延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荣昌 《物探与化探》1988,12(4):249-255
本文根据东海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资料,讨论横贯我国东海海域的舟山—国头断裂带对东海地质构造的控制作用及其延伸问题。“东西分带,南北分块”是东海地质构造的基本特点,也是东海地球物理场的基本特征。但南北分块的界线在何处?舟山—国头断裂带是否向陆区延伸?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它涉及我国东部的大地构造格局。作者根据地球物理资料及部分地质资料,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供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杨冰洁 《气象》1990,16(9):62-63
6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农业生产条件好。降水比较调匀,没有大范围严重干旱,局部地区发生暴雨洪涝。有3个台风在我国登陆,数量较多。风雹天气波及面较广。 一、光温适宜,有利农业生产 本月,全国大部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其中新疆大部、上海、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沿江东部等地偏高2—3℃。月内连阴雨天气少,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有利农业生产。全国大部农作物长势良好,城市蔬菜市场繁荣。  相似文献   
13.
焦佩金 《气象》1990,16(5):58-61
1990年2月,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偏高,大部地区降水偏多,江南等地出现连阴雨天气。 天气概况 2月份,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次数少,强度弱。在三次较大范围的冷空气过程中,前两次都是弱冷空气,只有下旬前期的一次过程达到了强冷空气标准。  相似文献   
14.
焦佩金 《气象》1991,17(12):54-57
1991年9月,全国大部降水偏少,北方地区气温偏高。 天气概况 9月,大范围的降水过程有5次,其中达到暴雨强度的仅2次,下旬仅出现1次影响黄河以南地区的大范围降雨过程。 9月上、中旬,西北地区东部、华北等北方旱区先后出现4次中雨及以上强度的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独山子地区荒漠土碳酸盐淀积层的 ̄14C年龄测定,探讨了碳酸盐淀积层碳的来源及其 ̄14C年龄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根据碳酸盐淀积层的无机碳年龄,对确定土壤的年龄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17.
18.
8月,金国大部地区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但是降水偏少,一些地区发生干旱,东北、华北地区干旱较重。局部地区有雨涝和风雹灾害。有一个热带风暴登陆我国,正面袭击上海。  相似文献   
19.
1984年我国天气气候特点和北半球主要环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冰洁  袁景凤   《气象》1985,11(4):16-19
一、我国天气气候特点 1984年我国大部地区降水比较调和,旱涝范围小,持续时间短。春季温度偏低,夏、秋季温度条件好,日光充足。台风、霜冻、风雹等灾害较轻。总的来说,是比较风调雨顺的一年。 (一)降水比较调和,旱涝范围小,持续时间短 1984年,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地区年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及西南大部地区为200—1000毫米,西北的黄河以西大部地区为20—200毫米,北疆地区为150—300毫米。全国大部地区年降水量基本接近常年。南方大部地区较常年稍偏少,一般偏少不足2成,只有桂东北地区偏少3成左右;北方大部地区较常年稍偏多,一般偏多不足2成,只有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北部及河南中部地区偏多2—5成。  相似文献   
20.
在石油普查勘探中有一个基础面的深度确定的问题。确定它可以得知目的层的沉积基底的起伏情况,了解与目的层有关的地质条件。在东海盆地的石油普查中,由于激发震源能量的限制和其它原因,某些坳陷地区不能用地震反射波可靠地确定基础面的形态。又因基础面以上各密度界面的重力效应以及基础面以下深部重力场源的影响,基础面和它的上覆地层之间虽有大于0.1克/立方厘米的密度差界面,也不能单独利用重力法确定基础面的形态。而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