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227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109篇
地球物理   172篇
地质学   669篇
海洋学   65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64年   14篇
  1960年   11篇
  1959年   17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17篇
  195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52.
一、前言人们通过地面陶普生观测网和人造卫星在世界范围内连续对臭氧层进行了长期观测,发现了臭氧层的人为改变这一问题,其变动情况正成为许多研究人员的兴趣中心。作为本文的主题——南极春季臭氧减少的现象(所谓的臭氧洞)是在极地这一观测上易于被人们忽视的地方发现的。极地本来观测站  相似文献   
53.
采用金刚石压砧高压设备,对立方结构掺钕钇铝榴石多晶进行高温高压相变研究。实验分同时加温加压、独立加压、独立加温三类。对压力温度作用后相变产物进行了 X 射线衍射研究,对相变前后样品的配位数、晶体结构、晶胞参数、体积、密度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4.
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地下水资源具有相对稳定,水质不易受污染,可就地开采取用的优点,是城乡最好的供水水源。本文对吉林省地下水资源状况和开发前景等作了介绍,供省内有关部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55.
热流测量中垂向地下水运动干扰的校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地表热流测量中垂向地下水干扰的校正方法。并以江西萍乡和福建安溪的二个钻孔为例,说明了热流校正的具体过程。由于地下水对流传热的影响,垂向地下水渗透层内温度和热流随深度均呈指数分布。通过对钻孔测温数据的一维垂向Peclet数分析,可以确定渗透层内传导和对流热流分量以及热流的构成,从而得到未受地下水对流干扰的区域背景热流。这一方法不仅适用于渗透率结构均一的介质,也可用于水平层状介质。  相似文献   
56.
天山高山冰缘环境的融冻泥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耕年  熊黑钢 《地理学报》1994,49(4):363-370
根据实地观测结果分析,本文得出:天山冰缘环境发育的融冻泥流分布在海拔2500─3600m间的阴坡。融冻泥流发育要求地下含水丰富,粒度以细粉砂为主,地表坡度10─31°。融冻泥流的形态多数为长宽比小于1的叶状,少量为舌状。融冻泥流表面平均运动速度为11.14cm/a,舌前缘前进的平均速度的1.86cm/a,中轴部位的运动速度比两侧大。  相似文献   
57.
天山石冰川的形态与发育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耕年  熊黑钢 《地理科学》1995,15(3):226-233
  相似文献   
58.
仇永炎  熊文全 《气象科学》1993,13(3):261-268
本文从1980—1988共9年ECMWF的7层资料选出所有发生在长江中下游连阴雨和连晴这两类事例的逐日数据,分类对温、湿、压、风以及计算的速度势和辐散风,进行综合平均,探讨这两类事例期间环流特别是热带环流的差异。结果指出,这两类局部地区的天气现象与副热带急流、东亚Had ley环流、以及行星尺度辐散风场相联系。而这些行星系统的差异,除去强冷空气活动外,可能与副高中心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59.
60.
王善华  熊秋芬 《气象科学》1990,10(3):280-287
本文应用平滑滤波的方法分离天气尺度和次天气尺度系统。选取同一暴雨过程中的两个时次,计算暴雨系统中这两个时次的天气尺度和次天气尺度系统间的位势转换量。得出:在某一区域,同一暴雨过程中不同时次,不同层次,天气尺度和次天气尺度系统之间的位势转换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时次,水平位势和垂直位势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整层积分的结果是天气尺度系统向次天气尺度系统转换位势;次天气尺度系统也可向天气尺度系统转换位势。最大转换层均发生在对流层顶200—100hPa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