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质学   7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泥炭地作为环境变化的敏感带,成为当前环境气候研究的热点之一.植硅体的抗腐蚀、耐高温、个体小、产量高的特点为第四纪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有效途径.相比孢粉分析而言,植硅体在提高分辨率和恢复局部区域环境方面体现了其优越性.对泥炭沉积中的植硅体进行了分析,初步证实植硅体对重建泥炭地古环境变迁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古气候变化的分辨率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2.
安达断陷深部层序地层学及烃源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达断陷深部包括由一系列陆相沉积相相夹火山岩组成的沙河子组,营城组和登娄底组三套地层,发育于盆地形成的断陷期和断坳转化期。按层序地层层学原理将其划分为断陷超层序和断坳转化超层序。断陷超层序中发育层序I,断坳转化超层序中发育层序Ⅱ和层序Ⅲ。本区的主要烃源岩有两种类型:层序Ⅲ顶部的深湖相的暗色泥岩和营城组的沼泽相沉积。  相似文献   
53.
用黑白同相轴的时深地震剖面来解释沉积相和研究层序地层时,由于分辨率低,难于正确分辨反射结构和外部几何形态。地震剖面经过线性化处理后,将黑白同相轴变成线状剖面图,相对提高了剖面的分辨率,使研究与解释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丰富。作出若干沉积相和火山相的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54.
虎林盆地是由北东向分布的三个断隆和三个断陷所组成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在空间上 ,该盆地呈断隆与断坳相间的垒堑式构造样式。盖层中的主干断裂主要表现为张扭性断裂及其组合。虎林盆地的伸展史与沉降史表明 ,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两次沉降成盆与两次构造反转的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前者是该盆地生储盖组合的形成期 ,后者为盆地盖层主要圈闭构造的形成期。  相似文献   
55.
下辽河盆地外围深部构造特征及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部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表明,辽西地区与松辽南部地区在莫霍面起伏、岩石厚度、壳内高导层深度和分布形式及岩石圈的有效弹性厚度方面的均存在着重大差异,这种差异是造成辽西盆岭区与松辽盆地中生代构造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软流圈顶面积深度和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决定了盆地类型,壳内高导分布控制着盆地构造样式。辽西盆地岭区和松辽盆地南部构造的差异可以解释二者之间构造演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56.
东北含油气盆地J3-K1储层可以分为砂砾岩储层和特殊储居两大类,并以中、低孔低渗透为特征。砂砾岩储层主要发育于水下冲积扇和扇三角洲中。裂缝或裂隙、溶蚀孔洞是控制特殊储层物性,尤其是特殊储层渗滤能力的主要因素。水下冲积扇扇中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裂缝发育带、古风化壳发育部位是东北含油气盆地J3一K1地层的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57.
根据对塔里木盆地露头剖面的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了震旦—泥盆纪古海平面变化曲线。详细分析了氧同位素记录与海平面变化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氧同位素值的增大、减小反映着古海平面的下降、上升的变化的结论。用氧同位素分析结果验证了根据层序地层分析所建立的海平面变化曲线的正确性。并利用氧同位素分析结果定量计算了古海平面的变化幅度。最后阐述了古海平面变化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58.
冰筱沉积是负载沉积物的冰块在春夏之交筱运到海洋或湖泊中,冰块融化沉积物坠落所形成的。它们可见于高海拔具有明显气候垂直分带的低纬度地区或者是高纬度地区。在研究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时,首次在泉头组红层中发现冰筱沉积,根据泉头组孢粉组合的研究表明,它们除了具有热带-亚热带植物的孢粉以外,还有少量喜发子混生现象,经研究这些矛盾现象,反映泉头组时期盆地外围地形高差大,形成明显气候垂直分带现象,这是造成这些矛  相似文献   
59.
近十多年来,分别在吉林省的洮南县、双阳县和吉林市郊陨落过三次陨石雨。它们陨落的时间、地点分别列于表1。本文根据作者的工作及部分他人资料,对这三次陨石雨样品的化学、矿物组成进行对比,并初步讨论球粒陨石的形成与演化史。  相似文献   
60.
洮南球粒陨石于1965年2月28日下午一点多钟陨落于吉林省洮安县西北部的万宝公社与东升公社之间东经122°,北纬45°47'。当时在该地区听到天空一声巨响,接着看到一道白烟由东南方向飞来。在万宝公社的团结大队炮台屯前、后各落下一块陨石。同时在炮台屯以南大约半公里的东升公社所属的桂林大队后山坡上亦落下一块陨石,它们大致呈北西—南东方向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