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王云才 《地理研究》2003,22(3):324-334
城市化是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城乡一体化整合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战略主题。面向都市圈的游憩产业和游憩景观成为郊区发展中最活跃的经济成分和景观要素。科学合理地利用郊区开放空间和进行游憩景观规划对保护都市圈景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市郊区为例,在典型研究郊区景观利用与景观生态破坏和定量评价景观行为相容度的基础上,论述了都市郊区景观开发与游憩景观规划的规律、游憩景观区域规划和乡村游憩景观规划,并提出了建设北京市郊区完善的游憩景观体系和景观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2.
巩乃斯河流域游憩景观生态评价及持续利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王云才 《地理学报》2005,60(4):645-655
流域是重要的景观生态空间和游憩景观建设空间。游憩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与规划是合理利用流域资源,建立流域协调景观体系,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以巩乃斯河流域景观空间为依托,以游憩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为核心,通过景观旷奥度和相容度的核心评价和综合评价,研究了巩乃斯河流域游憩景观生态适宜性特征,探讨了巩乃斯河流域游憩景观生态保护、游憩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点途径。  相似文献   
23.
王云才  陈田  石忆邵 《地理研究》2006,25(3):517-525
文化遗址景观是人类社会所共同拥有的文化和文明延续的载体,是我国重要的文化景观类型,也是重要的景观资源。文化遗址景观的脆弱性一直是关系到遗址景观保护与持续利用方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石头城为案例,以文化遗址景观敏感度研究为出发点,在对景观生态敏感度、景观视觉敏感度和景观建筑及其环境敏感度评价的基础上,对遗址景观敏感度进行综合评价。以敏感度评价为基础,探讨基于敏感度的遗址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4.
王云才 《地理科学》2000,20(4):342-349
以鲁西北平原东昌府区为典型案例,通过动态分析和典型调查,揭示东昌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机制、市场机制、科技应用、经营管理和决策调控机制的运行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市场化、企业化和专业化基地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业人力资本建设和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机制四个方面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东昌府区PRED系统特征与系统惯性增长的分析揭示制约PRED系统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确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方向,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主要包括: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市场化、企业化和专业化基地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盐碱地、中低产田挖潜改造,提高土地生产力;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6.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华,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使文化景观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正逐步因现代化而走向消失并呈现出边缘化、破碎化和孤岛化特征.针对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现代化的复杂过程和众多因子影响,建立以生产空间、居住和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为主体,涉及农业、工业、商业、...  相似文献   
27.
王云才  郭焕成 《山地学报》2002,20(2):141-149
本文在系统考虑大城市周围山区传统产业的局限性、传统农业的低效性和大城市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大城市周围地区发展的客观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在北京西部山区沟谷景观规划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沟谷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模式,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对生态经济沟的创意和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内容有沟谷生态经济区的概念、功能、市场定位(区位选择、和产品选择与组合)、总体景观规划(景观意像、行为特征)和沟谷立地景观设计(景观构成、品牌设计、功能区设计、时序性设计、立地配置、环境净化与生态保护方案以及开发经营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28.
王云才  杨丽  郭焕成 《山地学报》2006,24(4):466-472
北京西部山区保留有许多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经过历史的积淀而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京西独特的景观旅游资源。伴随北京市山区发展的新战略,许多村落将进行搬迁,搬迁后的村落和其他传统村落一起成为北京市山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根据北京门头沟传统村落的类型和特征,探讨京西山区传统村落保护体系和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利用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29.
由中国地理学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延庆县政府、台中健康暨管理学院主办,北京地理学会、延庆县政府承办的“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于2002年9月6日至9日在北京市延庆县举行。中央有关部委、北京市有关委局领导和全国各地和台湾大学、辅仁大学、台中健康暨管理学院、屏东科技大学、明新科技大学等共19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了研究论文50多篇,约45多万字。大会由中国地理学会持续农业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地理学会理事长郭焕成研究员致开幕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田小…  相似文献   
30.
混沌是表述无序中的有序的一个概念:简单确定性系统能产生不可预见的、看起来似乎是些盲目的结果。混沌的概念产生于对非线性动态系统的研究:这类系统代表了大多数自然地理学中的系统。现在系统论作为自然地理学中的理论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但是“非线性”这一概念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