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192篇
地球物理   145篇
地质学   559篇
海洋学   74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18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研究了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中圆弧如何转换为折线的技术方法,该技术方法基于Model Builder,实现了圆弧转折线的自动化操作,解决了人工进行圆弧转折线费时费力的缺点,大大提高了圆弧转折线的效率。该方法不同于只能用程序语言实现圆弧折线化的技术研究,不擅长程序二次开发的技术人员可以快速掌握,还可以为同行提供相关技术方法借鉴,以化解工作中遇到的同类难题。  相似文献   
182.
基于高速公路交通客流数据,采用社会网络与GIS空间分析法,以客流联系视角探讨重庆市与毗邻地区的城镇网络空间结构。结果表明:1)重庆中心城区为网络的绝对核心,长寿、江津、璧山为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城市,涪陵、璧山、长寿在网络中通达性明显,涪陵、黔江、江津、万州的中介作用突出;2)重庆与毗邻地区的客流网络呈现三级轴线联系,整体网络呈现明显的放射性特征,部分地区联系突破省级行政边界,网络层级按照“4+15+18”分布;3)重庆与毗邻地区的凝聚子群表现出高度的地理邻近性,形成“核心―边缘”结构。未来重庆中心城区需进一步加强与四川东部地级市的辐射能力与交通联系,进一步培育与成都双城联系的发展轴,在远期发展中考虑纳入遵义市等地区更好融入重庆都市圈。  相似文献   
183.
1988-2016年洞庭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其水文条件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维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水环境恶化日益威胁湖区水生态系统健康.然而,有关底栖动物水生态健康评价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物种群落结构方面,缺乏底栖动物群落功能对水污染响应的研究,尤其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因而,本研究分析了19882016年近30 a来洞庭湖的水质和底栖动物群落数据,探寻底栖动物群落功能对水环境恶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洞庭湖水体总氮浓度是威胁底栖动物物种和功能群落变动的主要因素.此外,不断恶化的水环境驱动底栖动物物种和功能群落结构改变,表现为敏感水生昆虫的比例下降,寡毛类、小型软体动物比例的上升,并伴随着体长为1.00~1.99 cm、背扁型、侧扁型、不移动等功能性状类别比例的下降.同时,水环境恶化降低物种丰富度、功能丰富度和劳氏二次熵多样性.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水体氮营养盐、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共同驱动底栖动物物种群落结构的变异,而营养盐类与无/有机污染物决定着其功能群落结构的变异.鉴于洞庭湖水质不断恶化的状况,本研究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合理管控湖区周边废水直排入湖、取缔湖区内的非法采砂以及调控枯水季洞庭湖水位等.生物监测和评价方面,建议将底栖动物物种和功能群落一并纳入评价体系,且优先选用物种丰富度、功能丰富度和劳氏二次熵指数评估换水周期较短的大型浅水湖泊水质变化对底栖动物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4.
通过分析西安地震台近几年各个方向记录到的影区地震,详细阐述 Lg1、Lg2波的确认方法,运用 Matlab对数据进行分析,给出S波与 Lg1、Lg2波的走时关系式,提高影区地震的分析速度和准确度,为单台大震速报和日常分析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85.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CTU)对泌尿系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CTU或IVP检查并经临床确诊的泌尿系结核患者的影像资料,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79例纳入研究。50例CTU检查提示诊断46例。29例IVP检查提示诊断13例。CTU诊断率高于IVP。泌尿系结核的CTU征象主要有:肾实质内多发或单发类圆形低密度灶、肾内点片状钙化灶、肾盏不均匀扩张、尿路上皮增厚、输尿管僵直、"串珠样"改变及膀胱挛缩等。结论:CTU能准确反映泌尿系结核的不同病理改变,可作为一线检查手段,特别是对于肾功能差和IVP显影不良的患者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86.
利用1979~2010年NCEP-DOE 2逐日再分析资料,以北半球春季平流层极夜急流核心纬带(65°~75°N)纬向平均纬向风最后一次转为东风的日期定义为春季平流层最后增温事件(SFW)的爆发日期,研究发现,SFW事件平均在4月中下旬发生,且由平流层高层向低层依次滞后,10 hPa的SFW爆发平均超前50 hPa约13天;爆发当日伴随纬向风场时间变率和行星波辐合的最大值,平流层环流实现由冬向夏的季节转换;过去32年以来SFW的爆发早晚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最早的SFW事件发生在3月中旬,最晚的SFW事件在5月下旬才出现.合成分析表明,SFW爆发偏早(晚)年的春季,纬向风场由西风向东风的转变更为快速(缓慢),爆发前5天至爆发后5天,30 hPa纬向风减小约20 m s-1(5 m s-1),伴随的平流层行星波活动也相对较强(弱);表现在环流异常场上,SFW爆发前后平流层极区环流异常呈反(同)位相分布,表明发生较早的SFW事件主要受波强迫驱动而伴随爆发性增温,而发生较晚的SFW事件则更反映了极涡的季节变化特征.无论SFW偏早还是偏晚年,爆发后极区平流层与对流层温度异常之间均呈反位相关系,反映了SFW爆发事件中的平流层-对流层动力耦合特征.另外,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SFW爆发日期还存在明显的年代际转折,90年代中期之前SFW平均发生日期较之后约偏早11天;与之相联系的是冬末、春初行星波活动在90年代中期之前偏强,而在90年代中期之后有偏弱趋势.  相似文献   
187.
中南半岛森林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南半岛森林覆被是热带地区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本文从遥感监测与制图、时空变化格局、影响因素和生态环境效应4 个方面,系统总结和评述了中南半岛森林覆被变化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①中南半岛森林覆被遥感监测数据源由光学遥感逐渐转向雷达遥感,监测方法向采用多分类器和多源信息转变,监测对象主要是天然森林覆被,人工林监测仍面临多重困难;②1980-2010 年期间,中南半岛不同地区森林覆被变化时空差异明显,其中,在1990 年前森林覆被面积为净增加,之后净减少;在空间上,泰国、老挝、缅甸和柬埔寨森林面积在1990 年后均持续减少,只有越南呈增长趋势;③中南半岛森林覆被变化的直接驱动因素主要为经济林扩张、刀耕火种农业、道路建设和商业采伐,间接驱动因素包括人口、社会经济和政策等因素,主要表现为森林数量变化、森林退化和森林再生/恢复等方面,其程度与干扰方式、强度、频率直接相关;④中南半岛森林覆被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水分效应、大气环境效应、土壤效应和生物效应4方面。  相似文献   
188.
2000-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露  封志明  杨艳昭  游珍 《地理学报》2014,69(12):1790-1798
人口空间分布及其集疏变化是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科学基础之一。2000-2010年中国人口变化格局及其驱动因素有待进一步梳理。鉴于此,以分县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2000年与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首先根据人口密度变化将中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个类型,并分析其空间格局与地域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11个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利用偏最小二乘法 (PLS),对全国及四类地区的人口密度变化影响因素及其地域差异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 相较于2000年,2010年全国超过60%的分县单元人口密度增加,平均增速为21人/km2,主要分布在城镇密集地区;不到40%的分县单元人口密度减少,平均降低13人/km2,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省份、老城区和边境地区;② 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密度变化均有影响,但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更大。高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条件和通讯能力是人口密度增加的主要“拉力”,而地区内稠密的人口是人口密度降低的主要“推力”。上述结论基本理清了中国近10年来人口增减变化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地域影响因素,可为未来人口发展和区域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9.
周琪  李平衡  王权  郑超磊  徐璐 《中国沙漠》2014,34(1):98-107
涡度相关仪通量值所代表的通量贡献区范围,对于通量观测塔的选址、仪器安装高度的确定以及通量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通量贡献区模型对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试验场通量观测资料的空间代表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荒漠区在大气稳定条件下90%的通量贡献区最远可以达到686.40 m,通量贡献函数最大点的位置在162.50 m;大气稳定时各风向的通量贡献区范围在生长末期均达到最大,生长初期和中期的源区变化因受到各风向风速和植被下垫面的影响而有差异;大气不稳定时不同生长时期各风向通量贡献区没有固定变化规律;通量源区大约有58.71%的信息来自于荒漠区通量观测塔西南至西北方,整个生长季生长末期通量贡献最多,所占比例为40.16%。由FSAM模型测得的通量贡献区范围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荒漠生态系统下垫面的通量信息。  相似文献   
190.
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性和限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封志明  杨艳昭  游珍 《地理研究》2014,33(8):1395-1405
以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性评价为核心,建立土地资源限制性与限制度模型,从全国、分省、分县等三个不同尺度,全面评估近10年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及其时空耦合规律,定量揭示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程度及其空间格局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 1949年以来中国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趋于增强; 2010年与2000年相比,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由42.87下降到34.50,土地资源限制度在降低。② 分省的人粮关系趋于好转,大多省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处于较低水平; 2010年与2000年相比,分省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整体呈降低趋势。③ 2000-2010年分县粮食盈余地区在增加,人口超载地区在减少,人粮关系趋于改善; 2010年和2000年相比,基本不受土地资源限制的分县单元由60.27%增至70.63%,基于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整体较低,且近10年呈降低趋势;土地资源限制度整体上东部强于西部、南部强于北部、泛黄河流域强于长江流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