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危险报程序编制之后,我们对航空报的程序又进行了多方的修改、完善,经调试之后,基本可行。在该机的功能范围以内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在编制该程序中,我们仍本着严格执行技术规定、考虑操作方便、易于掌握的原则。但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加之对该机的性能仍缺乏全面了解,虽经多次调试,仍可能存在问题,所以此程序仅供大家在使用中参考,并欢迎一起商讨。  相似文献   
62.
根据参加长春-吉林输油管道工程EPC项目的实践,就现场QHSE管理的目标、计划、组织机构、职责、过程控制等方面,探讨了管道工程建设项目中QHSE管理工作的一些方法和管理重点。  相似文献   
63.
2022-09-05,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Ms 6.8地震。地震在山区诱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快速准确地获取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范围对震后应急决策和救援抢险至关重要。基于全球同震滑坡数据库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了地震诱发滑坡空间分布概率近实时预测模型,在震后2 h内获取了泸定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预测结果。通过震后无人机与卫星遥感影像,采用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震后大范围地质灾害的智能识别,共解译地震诱发滑坡3 633处,总面积13.78 km2。利用遥感解译的泸定地震滑坡数据,对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预测模型进行了优化,获得了震区范围更广、准确性更高的同震滑坡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同震滑坡预测模型能够快速获取震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情况,填补震后遥感影像获取前的空窗期,为灾后应急救援提供支撑;基于无人机与卫星遥感影像的智能识别技术是快速获取大范围地质灾害信息的有效手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泸定地震震后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通过联合SAR风场反演的地球物理模型CMOD5,与降雨对C波段SAR后向散射截面衰减的参数化关系,建立风速、降雨量与SAR后向散射截面衰减之间的仿真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降雨对SAR后向散射截面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降雨对SAR后向散射截面的衰减不可忽视,尤其在中低风速情况下影响显著,但是随着风速增大,风速对后向散射截面的影响逐渐强于降雨的衰减作用,当风速大于33m/s时,降雨对SAR后向散射截面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65.
利用二维分形布朗运动(fBm)模式来分析分形粗糙地表对雷电产生的电磁场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1)粗糙地表对雷电首次回击产生的垂直电场基本没有影响。对后续回击产生的垂直电场的幅值影响很小,但是随着粗糙度的增加波头的上升时间增大;(2)粗糙地表对首次回击产生的水平电场基本没有影响。对于后续回击,当观测距离较远,地表相对粗糙时,粗糙度引起的额外衰减对水平电场的影响很大;(3)无论是首次回击还是后续回击,地表粗糙引起的额外衰减对水平磁场基本没有影响;(4)粗糙度引起的额外衰减对电导率小的地表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6.
张峰  徐涛  邹依林  王欣 《矿物学报》2011,(Z1):130-131
皖南地区地处江南隆起带的东端,北部和西部分别与长江中下游、赣东北和湘东北矿集区相邻。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区内先后发现了一大批矿床(点),但规模相对较小,多为小型矿床或矿化点,工业意义十分有限。与长江中下游、赣东北和湘东北地区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相同或相似的大地构造环境,为什么在成矿上竟会  相似文献   
67.
王健  孟勇  王欣  黄洪平  傅力浦  张欣 《地质通报》2011,30(8):1233-1237
在陕西紫阳新发现一块更为完整的强壮弓笔石(Cyrtograptus robustus)化石,对其始部、主枝、幼枝、胞管等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数据统计,并与国内外相似的弓笔石进行对比。该种弓笔石主枝较宽,一级幼枝发育,相邻幼枝间隔胞管数为1~7个不等,随着主枝的延伸相邻幼枝间隔胞管数增大。笔石体没有二级幼枝,胞管形态为较矮的三角形。该种化石的补充研究为C. lapworthi带的弓笔石种类和弓笔石早期发育情况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8.
根据2008年9月和2009年4月对广西北海海域珍珠养殖区和非养殖区水体各形态氮含量的调查资料,采用对比手法研究其氮循环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水体各种形态氮含量无论在季节上还是区域上,均突出地体现了养殖生物的释放作用和陆源排污的影响作用.氮的含量变化随着区域和季节不同而显示出特有的规律.春季,正值珠贝插核期的养殖区水体中的氮含量较低,并在不同区域随生物链作用呈现出很好的规律性,各形态氮含量与环境因子之间呈相关的几率较高,其中DON含量与pH值以及DIN含量与SS和TOC含量之间的负相关性均达到了非常显著水平(p〈0.01),但水环境是以耗氧过程影响为主.秋季,随着养殖珠贝进入养成期,在其摄食和排泄压力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以主要存在形态出现的TN、DN、DON含量亦大幅度上升,但作为浮游植物直接吸收的DIN含量却在明显上升的情况下仍然远低于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值,只有NH4-N含量与水温呈显著负相关(p〈0.05),水环境却以增氧状态出现.而非养殖区水体的氮含量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只是从TN、PN、DN含量的分布上体现了与养殖区的一致性,其余形态氮含量的分布则多与养殖区的相反;各形态氮含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则秋季较春季密切,尤其DN、NH4-N与SS含量的负相关性,DIN含量与pH值的正相关性非常显著(p〈0.01).从春秋季整个海区氮含量的变化情况(春季TN、DN、DON、DIN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0.66~16.96、6.82~12.85、4.43~11.63、0.69~2.81 mol/dm3,平均值分别为13.46、8.86、7.11、1.75 mol/dm3;秋季TN、DN、DON、DIN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4.07~28.01、12.22~23.01、11.01~21.59、1.08~3.11 mol/dm3,平均值分别为20.54、17.00、15.34、1.65 mol/dm3)可见,研究海域无论养殖区还是非养殖区氮循环状况良好,生物链作用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对于研究海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69.
基于2007年7~9月对科其喀尔冰川消融区冰面湖、表碛、裸冰的温度和消融观测,分析三者的温度变化特征及其差异,探讨冰面湖的热机制.结果表明:科其喀尔冰川冰面湖表层水温受瞬时天气状况影响明显,变化趋势与气温一致,但不如气温变化剧烈并有1~3h滞后性;由于白天冰川融水注入与表层暖水混合下沉,深层湖水在一天的14~16时左右...  相似文献   
70.
采用2014—2021年1—3月汉中种茶县区国家气象站和茶园区域气象站的观测资料、种茶区茶园春茶开采时间资料,分析2014—2021年汉中春茶开采期特点、春茶开采期前1—3月的气候特点;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不同阶段气温、降水、日照、活动积温与开采期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汉中春茶开采期早晚存在明显的年份差异和地理差异,最早2021年3月11日,最晚2014年3月24日;地理位置靠南的低海拔丘陵茶区春茶开采较早,地理位置靠北的中高山区茶园开采时间较晚。开采期与2月平均气温、≥10 ℃活动积温、≥7 ℃活动积温,2月上旬—3月上旬平均气温、≥7 ℃活动积温之间存在001及以上水平显著的负相关,与2月降水量、2月上旬—3月上旬降水量呈005及以上水平显著的负相关,与日照时数相关性不明显。选用相关性较高的平均气温、活动积温、降水量因子建立开采期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在实际应用和气象服务中,可结合当年气候背景、中短期天气预报和茶园管理措施等进行综合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