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1.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tributyltin (TBT) exposure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the activity levels of the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CAT), and acid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CP and AKP) enzymes in the small abalone, 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 We collected samples of the hepatopancreas and hemolymph 2, 6, 24, 48, 96, and 192 h after exposure to 0.35 μg (Sn)/L TBT. In the hepatopancreas, ACP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nimals exposed to TBT 2, 24, and 96 h post-exposur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animals. AKP activity was also higher after 2 h, but SOD and CAT activity was unchanged. The concentration of MDA in the hemolymp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animals 2 and 6 h post-exposure. In the hemolymph of animals exposed to TBT, ACP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the control animals 192 h post-exposure, whereas AKP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2 and 192 h post-exposure. Hemolymph SOD activity and levels of MD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the control animals 24 h after exposure but significantly higher after 96 h.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exposure to TBT cause rapid changes in ACP and AKP activity as well as alte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MDA in the hepatopancreas and hemolymph. SOD and CAT do not appear to be involved in the detoxification of TBT in the hepatopancreas of small abalone.  相似文献   
42.
We evaluated the immune response to infection with a pathogen in large yellow croaker(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The fish were given an intraperitoneal(i.p.) injection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or sterile sea water(control).We collected blood sera from the fish 0.17,1,2,4,8,12,or 16 d after injection(dpi).We measured tyrosinase activity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lysozyme,NOS,and antibodies.Serum tyrosinase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0.17 and 4 dpi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peaked at 8 d...  相似文献   
43.
地球系统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体系研究展望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虽然目前国外已有很多学者研究了天然气水合物及其分解产生的气体在地球系统各圈层中的循环转化过程,但国内基本上还没有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况且其中的很多问题尚不清楚.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展,提出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体系这个概念,并归纳总结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体系在地球系统各圈层中的循环转化问题,希望能为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分析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体系在地球系统各圈层中的循环转化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而各个圈层对于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体系在地球系统中的循环转化过程都十分重要,这个体系可能是影响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4.
采用Trizol试剂提取副溶血弧菌感染的九孔鲍血细胞的总RNA,经Oligotex纯化得到mRNA.根据SMART技术原理合成双链cDNA.双链cDNA采用双链特异核酸酶进行cDNA的均一化,构建成九孔鲍血细胞的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原始文库的库容为3.4×106 cfu/cm3,重组率为92.3%,扩增后文库的滴度为2.6×1011 cfu/cm3以上.从文库中随机挑取897个克隆,测序获得高质量ESTs814条,其中有23条Contigs; 762条Singlets,Unigenes共785条,冗余率只有3.56%.以上结果说明所构建的文库质量好,完全可以满足后续基因克隆和表达序列标签测序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45.
冷泉碳酸盐岩是指示南海北部可能发育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证据之一。对在西沙海槽采集到的冷泉碳酸盐结壳颗粒进行了形貌、稳定同位素等的研究,讨论和揭示了冷泉碳酸盐结壳的形成机理及其与甲烷冷泉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碳酸盐结壳具有多孔结构,冷泉矿物为文石和重晶石,文石呈针状,含量为39.5%—46.6%,重晶石呈矮柱状,含量为15.6%—21.2%,它们均是从流体中沉淀出来的。重晶石的δ34S值为23.47‰—26.32‰,表明硫同位素发生正漂移,属于与冷泉流体有关的成岩成因重晶石。文石的碳同位素轻度亏损,δ13C值为-13.30‰—-29.59‰,主要来源于热解成因气,但结合了少量正常海水的溶解碳,δ18O值为2.32‰—3.74‰,指示碳酸盐结壳形成时的温度为3.5—9.7℃。研究表明,碳酸盐结壳形成于流体活动缓慢的环境,是深部富含Ba2 的甲烷冷泉流体向上排放和喷溢,在近海底遇到向下渗漏的富含SO42-海水,发生缺氧甲烷氧化反应沉淀出文石,流体中剩余的重34S的SO42-与Ba2 形成重晶石,因此,碳酸盐结壳是西沙海槽存在甲烷冷泉活动的证据。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该海域潜在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和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46.
冰川系统模型及其应用——以金沙江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冰川的生存与发展也受到了它的影响.目前,全球变化下冰川的变化是国际冰川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冰川分布最广的中纬度国家,冰川是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的重要水资源,冰川的变化对中国环境有重大影响.冰川系统模型是一种基于冰川系统理论的水文学冰川变化预测模型,该模型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冰川融水的变化进行宏观预测,充分利用已有的冰川数据资料对冰川的变化趋势做出总体预测.本文以金沙江流域冰川系统为例,根据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将其分为河源区冰川系统和非河源区冰川系统两个并列的系统,利用冰川系统模型对其在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响应趋势作了预测,证实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这一模型的研究成果对应对全球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7.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冰川的生存与发展也受到了它的影响。目前,全球变化下冰川的变化是国际冰川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冰川分布最广的中纬度国家,冰川是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的重要水资源,冰川的变化对中国环境有重大影响。冰川系统模型是一种基于冰川系统理论的水文学冰川变化预测模型,该模型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冰川融水的变化进行宏观预测,充分利用已有的冰川数据资料对冰川的变化趋势做出总体预测。本文以金沙江流域冰川系统为例,根据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将其分为河源区冰川系统和非河源区冰川系统两个并列的系统,利用冰川系统模型对其在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响应趋势作了预测,证实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这一模型的研究成果对应对全球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