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江苏Jing港潮滩地处北温带,是典型的淤涨型淤泥质潮滩。通过对2001年冬季Jing港潮滩的野外观测和样品的室内处理,在分析江苏淤泥质潮滩海冰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温带潮滩上海冰的分带性;阐析海冰作用下潮滩微地貌类型——擦痕、冲刷坑和泥斑的形成机制:最后对浮冰带的稳定性、潮沟和盐沼植被对浮冰形成的影响,海冰对潮间上带淤积过程的作用和浮冰作用形成的侵蚀型微地貌在地层中保存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2.
厚节仙掌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厚节仙掌藻Halimedaincrassata中分离到2种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和波谱方法鉴定为穿贝海绵甾醇(化合物Ⅲ)和海藻红素(化合物Ⅳ),其中化合物Ⅳ为首次从该种属中得到。现报道化合物Ⅲ和化合物Ⅳ的波谱数据。  相似文献   
33.
To study the Taiwan Strait (TS), an unusual sea area, the numerical model in marginal seas of China is used to simulate and analyze the tidal wave motion in the strait. The numerical modeling experiments reproduce the amphidromic system of the M2 tide in the south end of the Taiwan strait, and consequently confirm the existence of the degenerate amphidromic system. On this basis, further discussion is conducted on the M2 system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tidal waves of the TS is consisted of the progressing wave from the north entrance and the degenerate amphidromic system from the south entrance, in which the progressing wave from the north entrance dominates the tidal wave motion in the strait. Except for the convergent effect caused by the landform and boundary, the degenerate amphidromic system produced in the south of the strait is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following phenomena: the large tidal range in the middle of the strait, the concentrative zone of co-amplitude and co-phase line in the south of the strait. The degenerate amphidromic system is mainly produced by the incident Pacific Ocean tidal wave from the Luzon strait and the action by the shoreline and landform. The position of the amphidromic point is compelled to move toward southwest until degenerating by the powerful progressing wave from the north entrance.  相似文献   
34.
海岸滩涂围垦的适宜速度研究——以江苏淤泥质海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滩涂围垦是基础设施建设占用大量耕地情况下江苏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土地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滩涂围垦与海岸带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但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目的的滩涂围垦需要以滩涂总量动态平衡为前提才能保证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对江苏海岸的发育和围垦历史以及淤蚀动态的分析,提出以滩涂总量动态平衡为前提的滩涂围垦适宜速度,并对江苏海岸不同岸段的适宜围垦速度进行计算分析,提出围垦活动的强度应当同时综合考虑围垦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与拟围滩涂所在岸段的自然淤蚀状况(即滩涂的承载力),以实现同时满足围垦活动与滩涂资源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35.
王艳红 《国土资源》2011,(12):58-58
今年以来,鞍山市国土资源局强化措施,全力打造“效能国土”,机关效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成立机构抓督查。组建了效能办公室,确保督查工作职责明确、有领导力和执行力。查工作纪律、查工作作风、查工作效率、查工作承诺,定期或不定期对工作纪律、业务办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是结合工作抓服务。对前来办理用地审批的个人、企业开展一站...  相似文献   
36.
南黄海辐射沙洲趋势性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黄海辐射沙洲区水道及其之间的沙洲普遍存在逐渐向南偏移的趋势,对这种趋势性演变机理及驱动力的认识成为辐射沙洲区海岸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恢复黄河北归以来苏北黄河三角洲海岸不同发育阶段的岸线位置和水下地形的基础之上,通过所建立的潮波数学模型,研究了在苏北黄河三角洲不同演变阶段南黄海潮波系统的特征及其变化。研究表明,随着岸线后退和水下三角洲的夷平,辐射沙洲地区潮差不断增大;水动力不断加强,而且加强的区域逐渐向南偏移,这种大范围区域性水动力主轴的向南偏移有可能是导致辐射沙洲整体南移的主导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7.
江苏淤泥质海岸湿地景观格局与景观生态建设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海岸湿地是江苏湿地资源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是海岸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该文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江苏淤泥质海岸湿地景观格局的主要特点及影响景观格局的自然驱动因子和干扰因素,提出江苏淤泥质海岸湿地景观生态建设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8.
闵桥油田阜宁组的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闵桥油田位于苏北盆地内东台坳陷西部金湖凹陷的东南部,阜宁组中发现火山岩油藏。本文通过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认为闵桥地区的基本构造特征是断裂构造发育,阜宁组表现为背斜构造形态,地堑是断层的基本剖面组合形式,帚状构造是断层的基本平面组合形式,阜宁组和三垛组是断层的两个集中发育层段,断块掀斜旋转明显,断鼻圈闭发育在断层的上升盘,阜宁组断层具有封闭性。闵桥地区新生代期间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阜宁期断块形成阶段,戴南期断层休眠阶段,三垛期断层再次活动阶段,晚第三纪和第四纪构造稳定阶段。闵桥地区新生代构造活动强弱交替,断层活动差异明显,地堑式断层反映出构造迁移,新生代由西降东升变为东降西升,火山岩构造圈闭定型于阜宁期末。  相似文献   
39.
运用^1HNMR,^13CNMR,MS,IR等波谱方法和GC-MS及计算机数据库检索技术从厚节仙掌藻Halimeda incrassata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十六烷酸,十八烷酸,24-甲基-胆甾-5-烯-3β-醇,24-乙基-胆甾-5,22-烯-3β-醇,胆甾-5,24-二烯-3β-醇,胆甾-7-烯-3β-醇,胆甾-5-烯-3β醇和胆甾烷-3β-醇。  相似文献   
40.
王艳红 《地理学报》2012,67(2):286-286
海洋文化景观是沿海地区人民在开发利用海岸带资源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并遗留下来的重要文化遗存。它是千百年来沿海人民对于海洋自然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体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海洋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协调。海洋文化景观是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重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往往具有非常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随着文化景观概念的提出及文化景观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遗产类型,海洋文化景观研究也便成为文化景观的重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