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海洋学   4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地名认知率的北京城市认知空间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对北京市居民空间认知的3500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了ARCGIS的空间插值和Geoda095i软件的空间自相关的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北京市居民的认知空间结构。研究得到四点结论:①认知地点的类型并不是影响认知率的因素。②居民对北京市的空间认知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形格局,在西北—东南方向隆起动物园和北京火车站两个认知高峰,鞍部为低认知率的东方新天地和sogo崇光百货。③居民认知呈现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尺度依赖性。地名认知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为高—高、低—低集聚的趋同性,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上表现为高-低集聚的趋异性,两者的转换尺度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的半径6 km左右。④北京城市的认知空间可细分为北海公园、中友百货、动物园和城乡贸易中心四个次级认知区域,次级认知区域为同质的高认知区,内部包含多个认知高峰。  相似文献   
22.
中国黄海近岸海域污染分区调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海洋污染是海岸带经济系统与海域环境系统相互耦合的产物。其防治必须海陆一体,将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本文在阐述近岸海域污染链式发生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模糊聚类,将中国黄海近岸地区分成五个区域类型,提出海陆一体,分区调控等近岸海域污染动态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23.
中国在非援助规模持续扩大,在打破原有援助格局的同时,其援助行为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但现有研究较少关注中国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之间的空间关系。论文利用2000—2012年中国对非援助(Aid)与OECD对非援助(ODA)在非洲44个国家的数据,对比分析了二者的时间推移及国别分配特征,构建Aid和ODA静态面板模型,定量识别了二者的空间趋同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 援助金额大幅增加,时序相关性明显,受援国规模位序升降趋同,时间推移上呈同步性;② 地理匹配度高,重点援助国高度雷同,空间分布上呈同质性;③ Aid与ODA间存在稳健、显著的正向关系,响应方式具有一致性,但Aid对ODA响应程度更为敏感、强烈;④ 人均GDP和营养不良发生率是影响援助的2个强有力的因素,影响机制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24.
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是国内外区位条件与企业战略和投资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跨国公司投资动机与区位选择的基础理论,初步判断了近期日本对外投资动机的结构特征,对比日企在华投资的主要动机及其演化趋势,并引介物理学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从我国整体要素环境的时序演化和主要省份要素禀赋的空间差异两个层面,讨论日企自述投资动机与我国显示要素禀赋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以此探究日企在华投资动机与我国区位因素的动态耦合协调关系;判别不同省市能否充分发挥自身要素禀赋,吸引相应体量的日资企业入驻。研究发现:①日本对外投资动机持续转型调整,海外生产销售网络构建和市场开拓,仍是日资企业在各地区入驻的首位动机,而以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指向型的OFDI,则让位于架构全球生产销售网络、实现在地内部化并强化区域一体化功能的资本输出。②日本对华投资动机向海外生产销售网络构建、产品设计研发、区域一体化功能提升等方面升级调整,投资动机结构开始向发达国家的结构类型靠拢。日企在中国内部投资动机结构的层级性特征,响应各省市的现实体量和职能结构,投资动机由中心城市向外围呈现由多元化向单一性的过渡。③我国传统生产要素对日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价值链顶端环节的要素禀赋对日资的引致作用愈发明显;日企自述投资动机与各省市显示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程度各异,据此将中国15个日资集聚的主要省市划分为拮据协调、拮据勉强协调、拮据濒临失调、拮据失调、低水平耦合失调五种类型,以期为各省市充分发挥显示要素禀赋,多渠道拓展对外开放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王茂军  申玉铭  高宜程 《地理研究》2007,26(6):1221-1232
本文利用1932年民国时期山东省进口洋货的空间流通数据,运用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建立了基于洋货流通的山东省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模式。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城市的联系表现为三等级的空间结构模式。其中,济南结节地域Ⅰ -1、青岛结节地域Ⅰ -2、天津结节地域Ⅰ -3、济宁结节地域Ⅰ -4、潍县结节地域Ⅰ -5、烟台结节地域Ⅰ -6、周村结节地域Ⅰ -7、博山结节地域Ⅰ -8、上海结节地域Ⅰ -9、临清结节地域Ⅰ -10组成了第一等级;青岛结节地域Ⅱ -1、济南结节地域Ⅱ -2和天津结节地域Ⅱ -3组成第二等级;青岛结节地域Ⅲ -1和天津结节地域Ⅲ -2组成第三等级。第二,在第一等级中,各结节地域的独立性不同。其中,济南结节地域Ⅰ -1、青岛结节地域Ⅰ -2、天津结节地域Ⅰ -3、济宁结节地域Ⅰ -4、周村结节地域Ⅰ -7的自立性强,其他结节性地域自立性较差。  相似文献   
26.
设施农用地是农副产品重要的空间载体。在土地利用转型视角下,区域耕地、非农建设用地规模对设施农用地规模的作用机制及其空间效应尚不明确。论文基于第二、三次全国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简称为“二调”和“三调”),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系统分析泰安市设施农用地的空间演变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二调至三调期间,泰安市设施农用地规模总量相对稳定,但净变化剧烈,耕地、非农建设用地分别是设施农用地主要的转入来源、退出去向;(2)泰安市设施农用地呈现出从县城中心向外围推移的规律性,远城区集聚趋势不断加强;(3)二调时期,耕地规模促进设施农用地扩张,而三调时期,耕地规模抑制设施农用地增长,并且在远离县城的乡镇表现更为显著;(4)二调、三调时期非农建设用地均稳定促进设施农用地扩张,这一作用在空间上普遍存在。研究结论可为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治理以及设施农用地的空间布局调整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7.
旅游型乡村宅院功能转变是乡村功能转型的显性表达,探究宅院功能转变的过程、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实现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论文以北京市怀柔区莲花池村为例,采取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GIS空间分析和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梳理了莲花池村2000—2020年149处宅院功能演化的具体过程,剖析了工商资本下乡背景下,此类乡村宅院功能转变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宅院功能演化在居住功能与旅游生产功能之间具有往复性,旅游业态类型从多元走向极化;② 宅院功能的空间分异,是资本实力和经营方式差异的空间投影,区位优劣对于不同经营业态而言具有相对性;③ 宅院功能变迁伴随着使用主体置换,外来者对于推动宅院功能升级作用显著;④ 政府政策和内、外资本对宅院功能转变的作用,表现出阶段性的主次、强弱、显隐差异。莲花池村宅院功能转变历经村外资本和政府双轮驱动、政府调控主导、政府管控和村内与村外资本竞争并行的3个阶段,农户从响应到顺应,最后退出经营。  相似文献   
28.
柴箐  王茂军  许洁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2):1656-1667
城市规模的影响因素是城市体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城市网络视角出发讨论城市规模的影响因素,基于经济基础理论模型,利用2007年山东省投入产出基础数据,构建城市基本部门链接网络,讨论了城市的网络中心性与城市规模分布、空间特征及相互关系。结论如下:①山东省基本部门链网为高密度、多中心网络,每个城市既是其他城市的链接机会,也是链接约束;②城市的网络中心性呈线性分布,无明显分层,中、低等层次的城市较多;③城市人口规模呈幂率分布,存在明显分层,高位次城市城口规模突出,中、低位次城市规模减少趋缓,且基本连续;④网络中心性与人口规模大致呈现线性正相关关系,尤其是人口规模大于50万的城市,其正向关系更为显著,表明城市在基本部门链接网络的权力地位越高,经济联系链接的城市越广泛,对于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越积极。  相似文献   
29.
日本消费者行为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柴彦威  王茂军 《地理学报》2004,59(Z1):167-174
日本地理学界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深受欧美行为主义的影响,其研究重点由建立反映一般规律性的定量模型以及消费者视角的商业空间结构研究转向正面关心消费者行为本身的研究.本文从消费者空间选择模型研究、多目的与多目的地研究、时间地理学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消费者属性研究等方面,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消费者行为的地理学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梳理.  相似文献   
30.
中国黄海沿岸地区环境与[2]社会经济地域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地域的角度出发,在分析黄海沿岸地区环境地域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者之间关联联系,并确定了不同地域类型改善环境质量的社会经济调控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