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西秦岭古代地层记录中内波、内潮汐沉积及其成因解释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内波、内潮汐沉积是近十年来在古代深海环境中新发现的一种具牵引流性质的沉积相类型。西秦岭海西-印支造山带深海沉积中发现了多种样式的内波、内潮汐沉积,据沉积构造特征归纳为 7种微相类型 :1)具双向交错层细-中砂岩;2 )羽状交错纹理粉砂岩;3)束状透镜体叠加的交错纹理粉砂岩;4)复杂交织的双向交错纹理粉砂岩;5 )双向交错纹理粉砂岩;6 )波状、脉状和透镜状复合层理砂泥岩互层;7)波浪波痕细砂岩。研究表明,它们分别形成于 3种不同环境的深海浊流沉积体系内。内波、内潮汐沉积在深海环境中的分布特点 :一是具有普遍性;二是数量不够丰富;三是在层位上具有明显的选择性。通过研究说明,这些分布特点是与其形成和保存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2.
本文对1983年发生在中国西北黄土地区的洒勒山滑坡,根据日本建设省土木研究所提供的计算机程序和中国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提供的资料,就其块体运动形式和到达范围进行了工程地质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的综合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