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对山西芮城桃花涧剖面孢粉分析,结合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沉积物AMS 14C测年数据,探讨了中全新世晚期该区的古文化年代及古环境变化,为恢复其古环境面貌提供了可靠的定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遗址文化层的年代为庙底沟文化时期。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可将剖面划分为3个孢粉带:5 250~5 000 aBP期间气候温和湿润,呈现出稀树草原的植被面貌;5 000~4 800 aBP期间气候温凉偏干,呈现出荒漠草原的植被景观;4 800 aBP之后气候温凉湿润,呈现出稀树草原的植被面貌;气候变化与邻区同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贵州黄果树天星桥景区下三叠统安顺组白云岩广泛出露,分布有连片水上石林,其发育在下三叠世台地相与深海盆地过渡的台地边缘相带上,这里海水进退频繁,古海岸带暴露面上大型帐蓬构造十分发育.碳酸盐岩古暴露带这种岩性特征,一则导致岩石充满裂隙及孔洞,极有利于大气降水入渗及地下水的赋存和运移;另则导致岩体软弱结构面密布,岩石的力学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贵州龙里高山草原泥炭进行加速器(AMS)14C测年和有机碳的测定,获得泥炭层底部0.90 m和0.55 m处年龄分别为(7 933±33)a B.P.和(7 733±28)a B.P.,计算出泥炭层堆积速率为1.75 mm/a。获得泥炭层δ13C为-28.9‰~-26.6‰,平均为-27.8‰,说明植被以C3植物为主,与现在坪台沼泽上苔藓繁盛相似。结合其他地区的气候记录推断,研究区泥炭发育于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是全新世大暖期的第一个暖湿期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应用ArcGIS系统实现了对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地区地质遗迹资源的调查。在野外实地调查前、中、后三个阶段,全面应用了该工具进行数据处理、辅助决策、图件制作及数据库初步建设;在地质遗迹资源调查与保护工作中,初步探讨了应用ArcGIS工具的具体方法及在实际工作中的流程。为以后同类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打开中国东北部的卫星遥感图,你可以看到在吉林省东南、长白山系龙岗山脉中段的通化市辉南县境内,点缀有7个或大或小的深蓝色水域,仿佛一颗颗蓝宝石镶嵌在绿色国土上,这就是发育在龙岗火山的玛珥湖,当地百姓亲切地称它们为“龙湾”——火山爆发后,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的小而圆形的聚水盆地。带着对火山的敬畏和依偎在它身边的湖水的憧憬,我们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遗迹评价中心走进了这梦幻般的神秘世界。  相似文献   
16.
黄河源区地下水位下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黄河源区1:250000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资料与以往资料的对比表明,黄河源区区域地下水位近几十年来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地下水露头泉口下移,河谷区民井地下水位下降及山前冲洪积扇前缘泄出带下移.多年冻土的退化直接导致了冷生隔水层的下移,从而引起区域地下水位的下降.区域地下水位的下降导致生态水位下降,包气带土壤层的含水量减少,使该区出现植被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沼泽湿地萎缩、鼠害猖獗、荒漠化加剧及黄河断流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标准偏差方法提取了延庆盆地阜高营剖面湖相沉积物的敏感粒度组分,得出粗粒敏感组分2(26~159μm)能有效指示冬季风的强弱。根据经验正交函数(EOF)对其整体粒度进行了分解,其中 EOF1组分(<22μm)的贡献率高达53.8%,指示降水量的多少。研究显示,粗粒敏感组分2与 EOF1组分比值的变化可以作为研究区冬季风强弱和干旱化的指标,粗粒敏感组分2增加,EOF1组分减少,表明冬季风加强,气候变干,湖泊发育受限。研究区冬季风演化过程表现出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56.8~45.6ka冬季风弱,降水量大,湖面较高;45.6~31.5ka冬季风开始加强,降水量减少,水位略有下降;31.5~13.4ka冬季风强盛,降水量较少,湖泊趋于萎缩;13.4ka至今冬季风微弱,降水适中,湖泊发育缓慢。   相似文献   
18.
在黄河源区两岸的第二级阶地砂砾层和基座中发现了两种不同形态的冰楔假型群。一种是发育在阶地砂砾石层的冰楔假型,其特点宽而浅,底部边界呈圆滑锅状,深约0.5~0.9m,宽0.8~1.4m;另一种是发育在第二级阶地基座的基岩中,以窄深倒三角状为特点,其底部尖锐,深约0.7~2.0m,宽为0.3~1.0m。前者形成于全新世中期(5.69±0.43kaB.P.,5.43±0.41kaB.P.),后者形成于末次冰期的冰消期(13.49±1.43kaB.P.)。另外,还在洪积的砂砾石层中发现了规模较大的冻融褶皱(宽3~4m),其时代晚于39.83±3.84kaB.P.,也是末次冰期的产物。根据冰楔假型的对比研究,在全新世的中期(约5.5kaB.P.前后)和冰消期,黄河源区的降温幅度达6~7℃。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全新世中期的冰楔假型形成,表明了大暖期气温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粒度分析是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手段,其中样品预处理及粒度分析实验方法的选择是粒度分析资料整理成功的关键因素。粒度分析资料的常规整理是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而粒度分析的多元统计法整理是计算机时代沉积环境分析的必然。太平山北坡东地点为周口店近年来新发现的最为完善的早更新世晚期洞穴堆积剖面,对该剖面沉积物的粒度特征进行因子分析,不仅探讨了该区新四纪早期沉积环境,而且为沉积环境分析由定性走向定量提供一个良好实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古人类遗存点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龙吟  田明中 《现代地质》1995,9(2):234-238
内蒙古中北部是一个重要的古人类活动区,从1992年至1994年笔者在该区发现了13处古人类遗存点,获得了大量的石器,包括3773件打制石器和158件磨制石器。这些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石器进行了分类,并对石器的时代及当时的环境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