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以中国东北地区漠河县气象站点1960~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数据为参照,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探讨漠河县乡村人群感知气候变化的方式与特征,以及认知的形成过程。结果发现:生活活动、生产活动和观察自然现象是漠河县乡村人群感知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其中人群对生活活动的敏感度最高;基于上述感知渠道,乡村人群形成了对当地过去50 a气候变化总体趋势、极端天气现象和四季持续时间的认知。  相似文献   
32.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是近年来在常规决策支持系统(DS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信息系统。在本文中,作者简要地论述了SDSS的技术特点及其与GIS、专家系统的差异,SDSS通用软件工具的设计思想及其原型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建立SDSS通用软件工具原型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在开发SDSS通用软件工具的过程中,引入了应用框架生成及其实例化的概念,为SDSS的发展和应用开拓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3.
田青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4):708-708
正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城市地理文化的发展传播面临着更多要素的补充,无论是传统自然地理要素还是现代人文要素,都对城市地理文化的发展传播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国内已经有大量的地理学者开始关注城市地理文化的发展传播问题,其问题研究视角也逐渐从单纯的城市地理要素转变为更过阔的外部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关系因素。就目前中国城市地理文化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地理学作为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最重要的地理学分支,其研究内容不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应该进一步加深对城市地理文化的根本性解读。  相似文献   
34.
田青 《地理教学》2011,(5):10-11
说起台湾中小学的环境教育,首先需要讲一讲台湾环境教育的体系。  相似文献   
35.
田青  李宗杰  宋玲玲  张富 《中国沙漠》2014,34(6):1692-1698
以甘肃河西内陆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在凸显水土保持综合措施作用的基础上,运用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选取12个评价指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该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1986—2011年水土保持生态安全指数由0.4046(风险级)上升至0.5211(敏感级),呈现不断改善的趋势;(2)1986—2011年压力指数逐年减小,说明该区环境资源压力持续增大,基于水土保持综合措施的生态环境状态和响应指数自2001年明显增加,表明甘肃内陆河流域实施的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建设具有一定的效果;(3)甘州区、金塔县、高台县以及玉门市的生态安全指数自2001年起略有下降,民勤县水土保持生态安全度虽有提升,但仍然处于恶化级.  相似文献   
36.
以我国黑龙江省漠河县气象站点1980-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和逐日降水量数据为参照,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探讨过去20 a来乡村人群对当地气候变化的感知情况。结果表明:漠河县乡村人群具有较强的气候变化感知能力,对于气候变化趋势的感知相对较为准确,但因受到个体客观背景环境的影响,感知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由于可参照时间范围相对较短,人群对变化强度的感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人群能够正确认识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但调整的幅度通常较难把握。  相似文献   
37.
依据清代《翁同龢日记》中天气状况的描述,整理出公元1860~1898年间逐月的沙尘天气日数,基于记录完整月份的沙尘天气日数,统计分析了公元1860~1898年北京沙尘天气日数的平均状况和变化特征。分析发现公元1860~1898年,北京年均沙尘天气记录为10.4天,即使不考虑与现代观测记录标准的差别,亦肯定高于1990年代7.7天/年的平均频次;春季是沙尘天气的高发季节,其占全年沙尘日数的百分比达到70%,其中4月和5月两个月的接近53%;其次为冬季,占20%。与公元1961~2000年相比,公元1860~1898年的春季沙尘天气日数百分比偏高10.9%,沙尘天气在春季的集中程度明显偏高。公元1860~1898年间,年沙尘日数和春季沙尘日数均呈波动减少之势;研究时段内,共出现23次2天以上连续(或持续)的沙尘天气过程,最长的一次持续了4天。这些发现将有益于研究气候变化对沙尘天气影响和分析北京沙尘天气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38.
为了探究沙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对极端干旱的响应,通过野外模拟试验开展了极端干旱(生长季减雨60%与干旱60 d)对沙质草地和固定沙丘植物群落丰富度、地上生物量和叶性状等群落结构特征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生境变化对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具有显著影响(P<0.05),草地地上生物量和LDMC显著高...  相似文献   
39.
为了得到实时的大气挥发性有机物( VOCs)浓度组成和日变化特征,2013-2015年在新疆奎屯市区内高约25m的楼顶采用在线的气相色谱仪进行了为期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奎屯市TVOCs浓度年均值范围66.0-80.7ppbv,低碳烷烃、低碳稀烃、高碳烷烃、苯系物和高碳烯烃为主要的五类VOCs,其浓度之和占TVOCs浓度的84.1%。奎屯市冬季VOCS浓度值是年均值1.5倍、冬夏VOCS浓度相差3倍左右,与其他城市相比,大气挥发性污染物浓度水平整体是偏高。与前两年相比,2015年大气中卤代烃、苯系物、含氧(氮)VOCS的百分含量明显提升,分别上升15.6个百分点、6.5个百分点、5.9个百分点,大气VOCS有毒有害成分比例提升。由于在各类挥发性机物中,相同的条件下卤代烃与其它有机物相比,更容易发生光化学反应,因此,从卤代烃夏季含量很高的变化趋势看,奎屯市夏季发生光化学反应的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