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308篇
海洋学   106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9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随着全球化与区域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群将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需要制度保障,有效的城市群制度能节约交易成本,平衡不同等级城市的政治权力,促进城市群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将新区域主义的合作理念引入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制度研究中,对新区域主义中关于制度建设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总结,重点分析了新区域主义对辽宁中部城市群制度构建的几点启示,即保持开放的制度空间范围、形成多元化的组织管理模式、建立网络型的管治体系、重视非正规制度的建设、构建相互依赖的产业集群;加强公共建设项目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792.
???ú???????2001??2004???GPS????????????2003??2004?????????????????????????????????λ??????????????3????????????????????????????????????????????????????????????????е?????????????????????????????????????????????????м??????????а???????????????????????????????????????????????????????????Щ???????????????????????????  相似文献   
793.
纳木错西岸白云岩的时代修订及油浸现象发现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戈县保吉地区纳木错湖西岸的白云岩地层以往划分为下白垩统郎山组,笔者根据在其中最新发现的Ellisonia agordina,Hadrodontina anceps和Pachycladina cf.obliqua等早三叠世牙形石化石,将其修订为木纠错组,并将木纠错组的时代延限从原始定义的晚二叠世修订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该套白云岩地层里同时发现了油浸现象,油浸样品的初步测试结果为饱和烃含量34%,芳烃含量1.1%,非烃含量51%,沥青质含量13%。这一发现直接证明了保吉地区的木纠错组是含油气层系,说明了古格层系不再是潜在的油气沉积建造,而是具有现实生产价值的含油气层系。这一发现促使我们将古格层系进一步划分为上、下两个组合,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白云岩地层是古格层系下组合中的油气储集层。措勤盆地和南羌塘盆地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处于碳酸盐岩局限台地环境,与阿拉伯半岛的北气田和华南的普光气田的沉积环境类同,具有形成大型油气区的地质背景。藏北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白云岩除了局部出露外,大部分都埋藏在地下,保存条件较好,具有重大的油气勘探价值。措勤盆地和南羌塘盆地面积这么大,要想开展油气勘探和评价,就要找到一个突破口。纳木错西岸是理想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94.
董汉文  许志琴  孟元库  易治宇 《岩石学报》2017,33(12):3741-3752
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窿带(NHGD)内保存了大陆碰撞后青藏高原中下地壳的构造变形、高级变质、陆壳深熔作用等重要信息,是研究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深部岩浆作用和构造变形之间的耦合关系、深部岩浆活动乃至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等大陆动力学过程的关键部位。本文对藏南错那洞穹窿内淡色花岗岩进行锆石LA MC-ICP-MS U-Pb、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锆石U-Pb定年和白云母~(40)Ar/~(39)Ar测年结果表明错那洞淡色花岗岩形成于19.5±0.3Ma~19.7±0.7Ma,冷却年龄为15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花岗岩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稀土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蛛网图与以Manaslu为代表的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一致,而不同于具有加厚地壳的埃达克岩的特征的北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其形成于与南北向拆离相关的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795.
由于各自独立证据源采集信息的种类、时刻和周期都不同,组合时多元证据间时差呈随机性,若直接使用D-S组合规则,可能产生与知觉相悖的结果.文中使用时效函数衡量证据有效性与时间关系,并将其引进信任函数,用于地震信息判定级融合评估,仿真实验取得有意义结果.  相似文献   
796.
热带印度洋的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事件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巢纪平  袁绍宇  蔡怡 《气象学报》2003,61(2):251-256
分析了热带温跃层上海温距平资料后指出 ,在印度洋东西方向的海温距平分布呈现出距平符号相反的偶极子现象 ,在大气中的纬圈环流即Walker环流上也呈现出与海温距平相协调的或匹配的上升和下沉分支 (距平意义下 )分布。这一分析表明 ,印度洋也存在和太平洋类似ENSO的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事件  相似文献   
797.
After the winter and summer current structures on two or three latitudinal sections in Taiwan Strait were obtained from the measured current data, the seawater flux through the sections were cal -culated. In summer, the currents in the central and northern part of Taiwan Strait normally flow northward at a net flux of 3.32×l06m3 /s. In winter, the high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Kuroshio and South China Sea water enter Taiwan Strait from the southern section at 1.69× 106m3/s and 0.59×10 m3/s respectively, while the East China Sea water enters Taiwan Strait from the northern section at 1.02×106m3/s. About 0.40×106m3/s of the seawater enters the South China Sea along the coast of Fujian and Guangdong; the other 0.62×106m3/s of the seawater is mixed with the Kuroshio water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water in the northern sea area . The net northward flux is 1.74×106m3/s in winter.  相似文献   
798.
视觉效果是地震资料处理质量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本文从信号处理、聚焦质量和信噪比等三个方面对影响地震资料处理视觉效果的几个侧面进行了探讨。好的信号处理体现在剖面的子波周期数少且旁瓣幅度小,同时频率丰富、频率成分之间能量关系协调。好的聚焦质量相当于获得了地层的特写图像,其关键是合适的成像方法和对应的速度分析质量,文中探讨了速度分析的基本原则。提高信噪比的同时,要保证成像的可靠性,其关键是在噪声衰减过程中把握有效信号和噪声的平衡关系,注重去噪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799.
以硫酸钡(重晶石)形式存在的钡矿床,在世界上广泛分布.但以碳酸钡(毒重石)形式存在的钡矿床,在世界上并不多见.然而,在扬子地块北缘的大巴山一带的下寒武统硅岩建造中,既存在一大批重晶石矿床,又广泛发育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毒重石矿床,构成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大型钡成矿带[1-3].本文运用有机地球化学的方法对大巴山一带寒武纪大型毒重石、重晶石矿床的沉积环境进行示踪研究.  相似文献   
800.
新疆甘肃交界红柳河蛇绿岩中伸展构造与古洋盆演化过程   总被引:10,自引:12,他引:10  
红柳河蛇绿岩中保存了大量伸展特征构造,如堆晶辉长岩层中发育丰富的辉长质糜棱面理、伸展褶劈理、小型韧性低角度正断层、韧-脆性共轭正断层和脆性正断层等伸展变形构造。蛇绿岩中伸展变形构造经历了完整的变形序列:从韧性变形、经韧脆性变形到脆性变形。构造几何学关系表明这些构造形成于红柳河古洋盆闭合之前洋壳扩张过程中。^40Ar/^39Ar年代学的研究确定了红柳河古洋盆演化的过程:洋盆扩张发育在462Ma之前,并在412Ma前闭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