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简述辽宁水资源特点,分析了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影响,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气候对策。  相似文献   
22.
阐述了农业遥感等数据平台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有关农业遥感大数据服务的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作物类型精准识别、作物产量估产机理研究以及遥感大数据研究面临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气象保障大数据的尺度转换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中遇到的问题。该平台的建立需要全面整合专家智慧、遥感技术、大数据、服务方式等研究理论和技术,将深刻改变农业遥感应用模式,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推动农业、气象等综合信息的广泛应用与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3.
土地的坡度和高程是决定耕地质量与合理利用的重要因素,对合理规划土地用途尤其是退耕还林还草具有重要意义。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土地资源调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工具。依托ArcGIS软件平台,利用辽宁省1∶25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建立空间分辨率为100 m的数字高程模型,基于DEM完成了辽宁省坡地资源信息的提取与分级,并对坡地资源的利用规划进行分析,为辽宁省土地规划和生态省建设提供了自动、客观、高精度的基础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24.
基于ArcGIS Engine的北方作物低温冷害监测评估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易受气候变化引发的低温冷害灾害,总结常用低温冷害监测、评估方法和指标,结合统计模型,利用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气象预报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作为支持,应用ArcGISEngine开发工具包,在Visual Studio 2005开发环境下,完成了以玉米、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北方地区低温冷害监测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了玉米延迟型低温冷害、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年度低温冷害和遥感低温冷害监测,以及玉米、水稻低温冷害影响评估及预测.  相似文献   
25.
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子系统与业务主系统的集成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ArcGIS 9.2的平台功能,在ArcGIS二次开发语言VBA环境下研制开发了"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子系统"。结果表明:通过对系统通用功能进行较大的扩充改进,增强了系统服务于省级农业气象灾害分析的稳定性、可调控性与可移植性。与"省级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主系统集成,完善了农业气象服务平台灾害监测预测方面的分析功能,可为省级农业气象干旱、洪涝等灾害监测预测提供分析处理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6.
两种常用的春玉米干旱等级指标在东北区域的适用性检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作物干旱等级农业气象指标是开展作物干旱监测、预警和评估的科学依据,其适用性关系到农业气象业务质量和防灾减灾效果。应用东北地区31个春玉米代表站1981 2012年逐日气象资料、土壤湿度资料、玉米生长发育观测资料及产量资料,对东北地区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土壤相对湿度和水分亏缺指数干旱等级指标进行应用效果检验,比较适用性差异,并利用黑龙江省2013—2016年的资料进行干旱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湿度和水分亏缺指数干旱等级指标均适用于东北区域春玉米不同生长时段干旱识别,且有较好的一致性,两套指标判定的春玉米干旱等级完全相同的占75%左右,相同和基本相同的占95%左右。两套指标对历史和近年玉米干旱事件的判识效果都较好,土壤湿度指标和水分亏缺指数的干旱识别正确率分别在80%和75%以上,土壤湿度指标判定效果更好。两套指标在玉米生育前、中期适宜性略好于后期,在东北三省的应用效果要略好于内蒙古东部,部分干旱年份水分亏缺指数判定的灾情等级偏高,因此,当两套指标判定结果存在差异时,应以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判定结果为准。  相似文献   
27.
松毛虫越冬死亡率与气象条件关系试验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毛虫是我省森林重大害虫之一,繁殖力强,蔓延速度快,对我省林业的发展危害极大。松毛虫越冬幼虫是跨年关键虫态,它既是前一年种群数量变动的“暂时结束”,又是下一年种群数量变动的开始,在种群数量变动的时间序列过程中,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研究其越冬死亡率同外界环境的关系,可为发生程度的预测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8.
1997年辽宁省农作物生长季热量资源丰富,大于等于10t积温,辽北及东部山区偏多174~234℃·d其余大部分地区比常年偏多245~390t·d;总目照时数接近常年。但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大部分地区春旱连夏旱,严重影响了全省玉米的播种、出苗以及此后各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除前期底墒较好的地区正常播种外,其他地区的播种期普遍较常年偏晚20d左右,导致玉米的各个生育时期较常年偏晚且生长发育参差不齐。由于玉米生长、发育状况不良,抗御不利气象条件的能力较差,病害、虫害发生较多,夏末部分地区又受到了暴雨、大风等…  相似文献   
29.
我省绿化荒山,保护生态平衡,减轻水土流失的主要树种是松树。松毛虫是这个树种的主要害虫,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危害林木生长。控制虫害蔓延是保证我省森林资源的当务之急。为减少防治的盲目性,准确预报松毛虫发生趋势是关键,为此需要进行研究,建立松毛虫预测预报的数学模型。1预报因子选择资料来源:松毛虫发生程度资料来源于辽宁省森防站,大气环流资料来源于辽宁省气象台,气象资料取自辽宁省气候中心。松毛虫连年成灾的主要原因除以纯林为主的林分构成外,主要是气候条件造成的。松毛虫是跨年度害虫,前1年的气候条件影响…  相似文献   
30.
松毛虫是我省森林重大害虫之一,繁殖力强,蔓延速度快,对我省林业的发展危害极大。松毛虫越冬幼虫是跨年关键虫态,它既是前一年种群数量变动的“暂时结束”,又是下一年种群数量变动的开始,在种群数量变动的时间序列过程中,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研究其越冬死亡率同外界环境的关系,可为发生程度的预测奠定理论基础。1资料来源及调查方法虫情资料来源于阜新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气象资料来源于辽宁省气候中心,并于1991~1993年进行虫情与气象资料的平行观测。1991~1992、1992~1993年冬季在阜新县周家店林场塔山苗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