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南天湾铂钯矿床为例,简述了其地质特征,建立了找矿标志,划分了成矿远景区,并论述了攀西裂谷带铂钯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2.
路乐河组(E1+2)是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6区主要含油气层系,储层特征(特别是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认识不清严重阻碍了油田的开发。综合运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及实验测试等,对该区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进行研究,明确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路乐河组储层岩性以砾岩和砂岩为主,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储层孔隙类型包括原生孔隙、次生孔隙以及裂缝,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占总孔隙的70.3%;孔隙喉道形状主要为缩小型状和管束状,孔隙直径主要分布于20~40 μm,根据压汞曲线形态将孔隙结构分为4类,以Ⅱ类和Ⅲ类孔隙结构为主;路乐河组储层为特低孔低渗储层,孔渗相关性较好,储层物性受岩性、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等综合控制。储层物性较好的岩性为不等粒砂岩和细砾岩,沉积微相为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而溶蚀和破裂作用较好地改善了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43.
采用提纯后的蒙脱石在不同浓度硫酸铬溶液中进行交换吸附制备了含铬蒙脱石,并利用包括粉末X射线衍射术 (XRD)、电子自旋共振谱术(ESR) 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术(FTIR) 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铬在蒙脱石中的吸附位置进 行了探索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铬离子不仅置换了层间域中的Ca2+,K+和Na+等,而且置换了位于八面体位的Mn2+ 和少量 Al3+,并较大量的进入硅氧四面体的六边形孔洞、甚至有可能置换极少量的四面体位的Al3+和Fe3+等。此外,根据X射线衍 射分析可知,在0.2 mol/L硫酸铬溶液中充分交换吸附后的蒙脱石存在两层水型和单层水型两种含铬蒙脱石,其水合阳离子 分别为[Cr(H2O)6]3+和[Cr(H2O)3O3]3+,当吸附量增大至一定程度后水合铬离子借助TOT结构片的硅氧四面体的底氧形成配位多 面体。  相似文献   
44.
The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of Cephalothrix hongkongiensis were studied to assess variations in the biochemical/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nemerteans under heavy metal stress. Worms were exposed to copper, zinc and cadmium solutions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nd the activity of three antioxidant enzymes, catalase (CAT),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 and MDA content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tivity of each enzyme changed immediately after exposure to heavy metals. CAT was invariably inhibited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while the SOD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elevated by exposure to Cu2+ for 48 h, but then decreased. SOD was inhibited by Zn2+during the first 12 h of exposure, but activated when exposed for longer periods. Under Cd2+ stress, SOD activity decreased within 72 h. GPX activity varied greatly, being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both Cu2+ and Zn2+, but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y Cd2+ in the first 12–24 h after exposure. MDA content increased on Cu2+ exposure, but normally decreased on Zn2+ exposure. MDA content followed an increase-decrease-increase pattern under Cd2+ stress. In conclusion, the antioxidant system of this nemertean is sensitive to heavy metals, and its CAT activity may be a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monitoring heavy metal levels in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45.
文章对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与岩浆热液有关的主要矿床空间分布、矿化类型进行了总结;对主要成矿事件形成时代进行了统计,识别出6期成矿事件,分别为晚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中期、晚白垩世晚期和中新世。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对主要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岩浆岩基本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阐述和对比研究,明确了成矿岩体特征之差异。通过对班—怒成矿带西段主要矿床成矿岩体锆石Hf同位素和辉钼矿Re含量的梳理,阐明了成岩-成矿物质源区差异与矿化元素组合之间的耦合关系,即幔源物质参与成矿强度大,形成铜金矿。最后,文章对区域成矿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并提出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可望取得找矿新进展的矿床类型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6.
鉴于岩石碎胀特性对于煤矿地下水库储水能力及地表沉陷的重要影响,选取神东矿区某矿22615面为工程背景,利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探究采空区垮落岩体应力及碎胀系数分布规律,明确垮落岩体应力-碎胀系数关系,并通过岩石压实试验进行验证,揭示饱水岩石压实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沿采空区走向,边界附近老顶悬臂梁结构限制覆岩下沉,垮落岩体应力最低仅为0.32 MPa,碎胀系数最大达1.48;中间区域老顶结构失稳覆岩完全下沉,垮落岩体应力趋于1.5 MPa,碎胀系数降至1.09。沿采空区垂向,垮落岩体应力随高度负相关改变,而碎胀系数成正相关变化。无论沿采空区走向或垂向,垮落岩体碎胀系数与应力均满足负对数关系。与自然岩石相比,受载饱水岩石碎胀系数减幅更为明显,两者相差8.514%,为煤矿地下水库储水量和地表沉降量预测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测绘生产和教学中,时常出现测站、定向点坐标设置与实际位置不一致,出现地形图测绘错误。通过错误分析,应用平面坐标变换原理,基于AutoCAD图形平台进行直观、可视化的计算机处理,给出EXCEL处理代码和lisp程序,进行错误的批量处理。该方法将在应急工程控制测量后置的地形图测绘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8.
综合应用ECWFM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2006年4月9—10日寒潮过程的环流形势演变特征及环流突变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今后寒潮的预报重点和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49.
利用那曲市色尼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结合NCEP(1°×1°)、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从天气学角度对2019年4月10日藏北一次浓雾天气的形成机制、物理结构特征以及局地性爆发的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浓雾具有局地爆发性特征;前期积雪融化的水汽蒸发配合风场辐合作用,为此次大雾的形成提供了水汽条件;500 hPa环流背景及边界层内上层暖平流与下层冷平流配置,为大雾的形成提供了弱风与稳定层结条件,从而雾得以发展且维持;夜间少云,地表净辐射加强,降温冷却作用导致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利于水汽凝结形成无数悬浮于空气里的小雾滴;近地层风速小、逆温及下沉运动使水汽不易向高空扩散,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内水汽大量汇聚,导致大雾爆发性发展;大雾的局地性与特殊地形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0.
野外数字测图的发展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维吉  翟翊 《东北测绘》1999,22(3):16-17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的两种野外数字测图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野外数字测图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野外数字测图随着硬件的变革将出现的野外数字测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