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17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510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18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01.
钦州湾不同类型红树林土壤因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钦州湾的红树林资源进行实地踏查后,选取中盐区光滩(CK1)和4个红树林类型、高盐区光滩(CK2)和2个红树林类型的土壤进行调查研究,测定土壤理化性状和养分等10个因子,并计算土壤肥力指数。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的红树林土壤因子不同,只有高盐区3个样地的土壤pH值和容重没有显著差异,其他类型的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②与光滩相比,红树林能改变其生长的土壤理化性状,加重土壤盐渍化和酸化,有利于重金属的沉积,同时,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902.
呼和浩特高空气温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呼和浩特市1957—2012年自地面至高空20hPa的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高空气温的季节变化、垂直分布、高空各层温度与地面温度变化的相关关系、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以150hPa层为界,其上部和下部的温度变化有着不同的特征,如在该层以下各层上的温度年较差为正值,而其上则为负值;近56a来,对流层下层温度显著增加,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的温度在降低,对流层温度直减率加大。  相似文献   
903.
微生物岩是沉积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与难点,同时,微生物碳酸盐岩潜在的生烃潜力以及作为一种新的储层类型,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油气勘探者的关注。在大量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微生物碳酸盐岩相关研究成果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微生物碳酸盐岩的类型划分、叠层石与凝块石的成因、地史分布、沉积环境等,并简要阐述了微生物碳酸盐岩潜在的生烃潜力以及相关重大的油气发现。微生物碳酸盐岩分布广泛,以中新元古代、寒武纪和早奥陶世最为发育,因此,微生物碳酸盐岩主要发育于较老的地层中,往往埋藏较深。鉴于其潜在的烃源岩与储层以及丰富的油气资源,深层油气勘探潜力巨大。微生物碳酸盐岩类型划分、成因机制、地史分布及其沉积环境的相关研究将对于开展微生物碳酸盐岩烃源岩及其储层的研究并寻找新的微生物碳酸盐岩油气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4.
西澳皮尔巴拉地区鲸背山铁矿床地质特征与形成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澳大利亚是全球铁矿石的生产大国,也是我国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其铁矿主要产于西澳洲皮尔巴拉克拉通的哈默斯利省,与前寒武纪的条带状含铁建造(BIF)有关。对位于皮尔巴拉南部纽曼镇附近的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铁矿山——鲸背山(Mt Whaleback)铁矿的形成背景、矿体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总结。矿体产于哈默斯利群布洛克曼含铁建造中,矿体东部走向北东,西部走向近东西,总长度5 000余米。矿体在地表出露最宽处达600余米,一般200m;矿体向下延深最深达500m。主要矿石矿物为微板状赤铁矿和假象赤铁矿,还有少量针铁矿,基本不含磁铁矿。矿石基本没有磁性。围岩蚀变作用主要有:去硅化、高岭土化、赤铁矿化和碳酸盐化。元素地球化学、氧同位素和围岩蚀变等研究表明,鲸背山铁矿床属于热液改造型铁矿,其形成过程主要受原始矿源层BIF、正断层和热液流体等控制,使得BIF中的脉石矿物迁出,铁不断得到富集,从而形成高品位的铁矿床。由于西澳哈默斯利省面积大,含BIF的地层分布范围广,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因此该区隐伏铁矿找矿潜力依然较大。  相似文献   
905.
广西金牙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区内的一个大型微细粒浸染型矿床.本文通过对大量原生晕样品分析数据处理,总结了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认为该矿床以发育Au、As、W、Sb、Pb等元素异常为特征,其中Au-As-W组合代表了主期的成矿成晕作用,是本矿区金矿化的主要指示元素.Au、As、W元素在空间展布上沿倾斜方向往北斜列或含量变化趋势沿走向往北增高,进而提出各矿体的北西段深部具有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06.
王飞 《地质与勘探》2012,48(4):713-727
[摘 要]温泉钼矿床的形成与西秦岭造山带印支期碰撞造山事件和岩浆活动密切相关。西秦岭温泉钼矿床成因及成矿过程的研究成为揭示印支期秦岭造山带构造体制转换与大规模成矿关系的关键,对发展秦岭造山带印支期成矿理论和印支期花岗岩的成矿潜力评价以及找矿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对温泉钼矿床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做了进一步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温泉钼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岩浆气水热液,成矿与印支晚期花岗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产生的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温泉钼矿床具备岩浆热液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其成矿过程为:晚三叠世秦岭造山带发生由挤压向伸展转变的构造体制转换引起下地壳发生熔融形成富含Mo的花岗质岩浆,岩浆在结晶过程中冷凝分异出的成矿流体经充填和交代作用而使Mo 富集形成矿床  相似文献   
907.
云南省中甸红牛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中甸红牛铜矿床位于三叠纪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弧,是云南三江地区新探明的铜矿床之一,目前探明铜金属资源量已达中型以上规模。本文通过详细的矿体特征、蚀变分带、矿化分带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红牛矿床围岩蚀变及矿化分带在垂向和水平方向都具有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特征,矽卡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明显受大理岩、石英二长斑岩化学组成的影响,矿床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推断深部的斑岩体可能有巨大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908.
广东贵屿土壤Cd、Hg潜在威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表层土壤、深层土壤、水稻样品及水样的采取与分析,结果表明,水俣病的元凶Hg在广东省贵屿镇土壤中具有极高的富集系数,易在酸性条件下向有效形态转化的弱有机结合态Hg占全Hg的17.74%;痛痛病的元凶Cd在部分土壤中的含量已超过环境承受的极限,且最易与生命体发生作用的水溶态Cd和离子交换态Cd占全Cd的比例高达16.2%。Hg、Cd的块金系数均大于70%,具明显的表层富集特征,与家电拆解作坊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同源性较好,说明Cd、Hg的分布、富集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其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存在极强的潜在威胁,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引发各类地方病。  相似文献   
909.
中国碳酸盐风暴岩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金民  杨迪  李朋威  罗平 《现代地质》2012,26(3):589-600
碳酸盐风暴岩具有重要的古地理和古构造意义,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就一直对其进行着研究。对比国内外风暴岩研究历程,系统总结近30年来我国碳酸盐风暴岩的研究成果,并归纳风暴岩研究的几点地质意义。我国碳酸盐风暴岩分布在20个省和3个直辖市,层位上分布在中元古界到三叠系,呈现出双峰式分布特征。完整的风暴岩沉积序列从下到上主要有:A—侵蚀底面及砾屑段;B—粒序段;C—平行纹层段;D—丘状纹层段;E1—远源风暴浊流;E2—水平层理泥岩、泥晶灰岩段,其中A段和D段为风暴岩沉积最明显、最有力的证据。结合风暴岩的分布与古地史演化特征,发现古地理环境控制了风暴岩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碳酸盐风暴岩沉积模式,并阐述我国碳酸盐风暴岩的古纬度与古板块演化意义、古地理意义、地质等时意义和油气矿产意义,以期对碳酸盐风暴岩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10.
对大麦地锡矿区出露的云岭花岗闪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岩石中Si02含量变化范围为60.25%~ 66.44%,平均值64.41%;K20含量为0.37%~ 4.39%,平均值3.07%;全碱(wK2o +wNa2o)为3.44% ~ 11.47%,平均值5.92%;岩石铝指数(ACNK)平均值为2.62.大麦地锡矿区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石属于富硅、铝的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全碱含量较高,Nb、Ta、Sr、P、Zr和Hf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显示一定程度的负铕异常,岩石处于挤压碰撞的构造环境中.从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分析,这一结论与云岭岩体所处位置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