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张骁鸣  翁佳茗 《地理研究》2019,38(7):1581-1593
从基于现象学路径的地方感研究引入,批判性地借鉴地方芭蕾概念,按照人地之间实际相处的亲疏程度不同,将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公共休闲空间中的人地关系区分为三类:日常式相处、周期式相处、背景式相处。其中背景式相处的人地关系已经超越了地方芭蕾概念的解释边界,由此引发出如下两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理论命题:第一,“人地整体”或“人地相处”或可取代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中用以刻画人地关系本质的“地方整体”概念;第二,目前主流的地方感研究实质上是一种基于心理学的局部的地方感研究,在它之外还应有一种围绕着人地相处的各种实际可能性来展开的整体的地方感研究,以及一种接近于哲学层次的人地关系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72.
三维地学建模的理论与方法在大数据时代该如何发展,是当下这一领域研究人员非常关注的问题。从现代三维地学建模的重要方法——隐式建模的角度,对三维地学建模方法与地质大数据系统的有机集成、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地学建模的效率和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初步提出了一套基于地质科学大数据的三维地学建模方法和流程,包括:地质大数据的搜集、主题大数据系统的搭建、地质特征要素的深度挖掘和三维地学模型的动态构建。同时,也指出了大数据背景下高质效三维地学建模的关键在于:研究实现充分顾及地质对象和地质科学大数据特点的地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及空间推断方法。通过一个典型矿体建模的应用实例对所提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