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质学   3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陶意  林锦荣  胡志华  王勇剑 《地质论评》2019,65(Z1):177-178
正鹿井矿田是诸广岩体中部热液型铀矿重要产出区,矿田内发育酸碱两种类型热液蚀变,形成了以不同铀矿化类型为主的铀矿床。文章选择以碱交代矿化为主的高昔矿床与以酸交代矿化为主的牛尾岭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成矿特征对比分析,阐明酸碱两种类型交代作用特征,为揭示成矿流体特征、成矿作用过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
民主改革60年来,西藏自治区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雪域高原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91倍,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公路通车里程达9.74万公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286元,贫困发生率降至8%以下,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西藏国土面积的34.35%……沧桑巨变中,西藏自然资源工作的改革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章节。  相似文献   
33.
用行政法学理论,分析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的内涵、特征和作用,评述实施建筑物(含构筑物)设计文件防雷电专项审查的三种认识,论述进行建筑物设计文件防雷电专项审查必要性.提出正确施行气象行政许可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34.
赣南是我国铀矿主要集中分布区之一,也是我国多金属矿集区。发育于元古界变质岩基底及古生界中及之上的中新生代岩浆岩、不同时期不同成矿类型热液作用集中发育,该区是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和热液活动中心,是我国南方热点作用区之一。  相似文献   
35.
302铀矿床围岩蚀变分带性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阐述了302铀矿床的围岩蚀变特征,重点分析了围岩蚀变分带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矿床近矿围岩蚀变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性,垂向上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根据蚀变带U、Co、Cr等元素含量的增加,指出铀成矿热液具有深源性;根据不同标高蚀变带元素组合特征,认为该矿床目前的开采部位还处于矿床中部,推测深部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6.
相山铀矿田深部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相山铀矿田控矿因素的综合研究,笔着认为断裂构造是其关键的控矿因素,提出断裂构造与组间界面(变异部位)及基底界面复合、热液酸碱蚀变叠合、晚期花岗斑岩脉发育是深部的找矿标志。其中,碱性蚀变、晚期脉岩为该区构造带深部盲矿预测定位的重要标志。在空间上,该区存在上部第1成矿空间(组间界面控矿)和下部第2成矿空间(基底界面及晚期花岗斑岩控矿)。指出深部具有很大的成矿潜力,外围存在很大的找矿空间,并由此预测了新的铀成矿远景区和重点工作区。  相似文献   
37.
38.
华南中-新生代红盆与热液铀矿具有密切的关系。文章通过对中-新生代红盆的空间分布、沉积特征、形成条件、形成时代和演化特征的总结,研究了红盆与热液铀矿的空间、时间和成因联系,探讨了两者的动力学机制。研究认为,华南中-新生代红盆演化可划分为6个阶段:早白垩世晚期断陷沉积阶段、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抬升剥蚀阶段、晚白垩世早期断陷沉积阶段、晚白垩世中期抬升剥蚀阶段和晚白垩世晚期-古近纪坳陷沉积阶段、古近纪末萎缩封闭阶段;红盆与热液铀矿具有时空双重叠特征,两者在空间上共(伴)生、时间上重叠,其中3个拉张下陷沉积阶段与热液铀成矿3个主成矿期高度重合;两者都受区域控盆断裂带控制,都是在岩石圈减薄事件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红盆参与了热液铀成矿作用,控盆深断裂带成为深部高温还原性含铀热液向上运移、浅部红层含铀淋滤流体向下运移的通道,两种流体在断裂带中混合,在物理化学条件急剧变化过程中,铀析出、富集成矿;两者是岩石圈伸展减薄事件作用于浅部地壳的两种地质作用形式,其共同的动力学机制为:受古太平洋俯冲作用变化的影响,地幔对流重建-软流圈物质的上涌填充,致使华南陆块发生岩石圈减薄事件。  相似文献   
39.
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静电危害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1985年开始,中国气象部门开始提供专业气象信息的有偿服务,气象经济也由此产生。气象信息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已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随着中国加入WTO,气象经济这一新领域受到了种种冲击。面对来自内部的重重羁绊和外部的种种压力,我国的气象经济应如何发展,已成为每一个气象人深思的问题。利用行业优势,借助规模效应,通过配套体系逐步完善气象服务,把真正的市场营销交给更专业气象经纪人,打破气象工作的局限性,已成为中国气象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40.
在气球施放前,对回答器进行技术指标的复查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回答器在整个探测过程中,不断地把信号发回地面雷达站。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探测过程中的信号能否正常观测到球炸,这也是质量考核中的一项指标。但由于台站的701雷达,大多使用了20多年,原来配备的检查设备,完好的已不太多,给地面检查回答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也是影响球炸率和雷达单独测风质量的一个主要原因。现给大家介绍一种利用701雷达和可调直流电源,对回答器质量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供大家参考。1检查载波频率把雷达全机打开,给回答器加上6V电源电压,调整接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