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GPS测量所提供的高程为相对于WGS-84椭球的GPS大地高,而我国使用的是正常高.大地高等于正常高与高程异常之和,要使GPS高程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应用,必须先求出高程异常,进而获得正常高.结合GPS测量和水准测量资料,用神经网络方法和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方法拟合高程异常,对拟合精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煤炭开发对草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草地的直接破坏和草地荒漠化。以霍林河露天煤矿区为例,基于决策树和BP神经网络,完成了草地荒漠化信息提取,并对研究区16年来的荒漠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从1987年至2003年间,研究区荒漠化总面积存在由强转弱、再由弱变强的演变过程,这与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有直接关系,但更多的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缘故;②轻度荒漠化、中度荒漠化面积同样经历了由强转弱、再由弱变强的演变过程,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其次是受超载放牧、掏挖药材以及垦荒等因素影响;③受煤炭开发的影响,重度荒漠化草地多围绕矿业建设用地呈“ ”状分布,并且受季风影响向矿业建设用地东侧发展迅速;④重度荒漠化草地面积在16年间始终呈现出高增长的态势,并与矿业建设用地相关关系显著,可将矿业建设用地面积作为评价、预测该区煤炭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我国将有大量的矿山关闭,针对矿业城市在资源枯竭后即将面临的问题,介绍国内外矿山关闭的研究现状,分析矿山关闭后带来的众多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以及国内矿山关闭后的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探讨如何合理利用闭矿后的土地资源,并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GPS网平面基准点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具体实例,对GPS网约束平差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了GPS网平面基准点的可靠性检验方法,得出了作为起算数据的基准点及其点位误差对GPS网约束平差精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GPS卫星坐标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PS卫星的坐标计算是利用GPS进行定位的关键环节,在利用GPS进行导航和测量时,需要多次计算卫星的坐标,因此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卫星任意时刻的坐标,对于提高GPS定位精度和速度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例分析了利用广播星历的轨道参数、拉格朗日多项式插值和切比雪夫多项式拟合这三种方法计算卫星任意时刻的坐标,并进行了精度比较。  相似文献   
16.
GPS快速定位方程的病态性对整周模糊度及基线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秋英  胡振琪 《测绘科学》2007,32(2):42-43,68
GPS快速定位的数据处理一般是基于整数最小二乘理论,参数估计通过浮点解、整周模糊度的搜索、固定解三个步骤实现。当观测时间较短时,观测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用LS估计未知数的法方程严重病态,导致模糊度及基线浮点解与其正确值差距较大。本文通过实例研究了不同观测时间的GPS快速定位方程的病态性程度及其对模糊度和基线解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观测时间少于2分钟时,采用LS结合LAMBDA法难以求出可靠的固定解。  相似文献   
17.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质,是矿山生态修复成败的关键。针对大多数矿山生态修复所面临缺少土壤的现状和土壤漫长的地质成土过程的现实,试图在阐述自然地质成土原理的基础上,探讨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地质成土(简称矿山地质成土)的概念与方法。自然地质成土是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历经漫长时期将“岩石”变成“土壤”的过程,其中风化、黏化、有机质积聚以及元素的交换和迁移是重要的自然地质成土过程。矿山地质成土是指仿自然地质成土过程,通过筛选矿区可利用的成土母质或土壤材料,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措施促进土壤快速发育和熟化并在短期内形成期望土壤功能、达到自我可持续发育状态的过程,其实质为人工造土。方法包含矿山地质成土的需求分析、成土材料的筛选、土壤材料的组配和生物熟化4步骤,还阐述了矿山地质成土与矿山复垦土壤重构的关系。以内蒙古某露天煤矿生态修复为例,详细讨论基于原始地层材料的露天矿表土的矿山地质成土过程,筛选出原始第3层土壤作为新表土的最优土壤材料组配与生物熟化方法;以矿山固体废弃物为土壤材料,介绍利用自然地质成土原理所构造的煤基生物土的方法;同时对黄河泥沙基矿山地质成土在西部矿区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利用探地雷达检测土壤质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质量的研究正逐步成为国际土壤学的研究热点.探地雷达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经济的土壤质量检测方法,正在被国内外学者所接受,然而由于土壤的复杂性,使得这一技术在具体应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探地雷达检测土壤质量时的方法入手,着重探讨了其在土壤的物理性质、介电性质、有机质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检测后得到的探地雷达图像的处理算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有利于指导探地雷达在土壤质量检测方面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9.
将GPS病态方程求解问题转化为一个函数优化问题,应用遗传算法求解,避免了法方程的求逆运算,从而可以得到参数的近似最优解.探讨了利用遗传算法得到模糊度浮点解、应用有偏估计的均方误差矩阵确定模糊度的搜索范围、结合Lambda方法快速确定整周模糊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参与型土地复垦的概念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公众参与型”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已成为国际社会流域管理,山区开发,林业和农业等领域可持续发展项目开发的基本模式,基于此,该文提出了新颖的参与型土地复垦的概念,探讨了其基本原则与方法,阐述了参与型复垦管理模式对促进我国土地复垦工作的开展,实现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