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测绘学   146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412篇
海洋学   134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贵州织金洞沉积物形成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对织金洞洞穴沉积物调查、洞穴现生藻类调查、以及对采样的生物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的观察和鉴定资料的分析,作者初步探讨了洞穴沉积物与生物有关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及其形成作用,在此基础上,力图从生物作用的观点对洞穴沉积物的特征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992.
应用KINEROS2模型对土质道路侵蚀过程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质道路在三峡库区分布广泛,是库区泥沙重要来源地之一。在考虑道路的水沙效应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和相关研究将三峡库区土质道路分为3级,Ⅰ级车流量大,主要为集镇之间的道路;Ⅱ级是Ⅰ级与大型村落间的道路;Ⅲ级多见于Ⅰ或Ⅱ级至农户的道路。为了有效评估其侵蚀风险、预测径流和侵蚀速率,以3级土质道路的人工降雨资料为基础,应用KINEROS2模型对土质道路的侵蚀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径流量误差在3.6%~14.7%,侵蚀量的误差在4.5%~31.8%,对人为干扰相对较小的Ⅲ级道路模拟效果要好于Ⅰ级或Ⅱ级道路。土壤流失过程的模拟效果相对较差,初期明显低于实测值,而后期则高于实测值。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单/多模系统、采样率、相机曝光延迟及杆臂值对空三精度的影响,通过对广西省某地区1∶2 000地形图飞行试验,在布设不同控制点个数情况下,分析了无人机机载POS、单/多模及不同参数值的GNSS数据解算结果对空三精度的影响,验证了5 Hz采样率的多模差分数据辅助空三测量满足精度要求,以及补偿相机曝光延迟和杆臂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VM与图匹配相结合的车载激光点云道路标线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标线点云分割对象,利用Hu不变矩、实心形状上下文(SSC)、最小外包矩形(MBR)面积和延展度构建形状特征向量,采用SVM进行道路标线粗分类。针对粗分类结果,构建能够精确描述空间语义信息(如局部区域内标线间的排列、方向、距离)的图结构,通过图匹配方法优化粗分类结果,完成直行箭头、人行横道预告标识线、单向转向箭头、双向转向箭头、虚线型标线、斑马线共六类道路标线的精确识别。本文实验采用4份不同场景车载激光点云数据,实验结果中6类标线分类的准确率分别达100%、100%、94.12%、100%、94.94 %、99.25%,召回率分别达100%、100%、88.89%、100%、98.21%、99.00%,F1-Measure值分别达100%、100%、91.43%、100%、96.59%、99.12%。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实现多类标线对象的精确识别,并对形状相似标线(如直行箭头、虚线型标线与斑马线)的区分具有较强稳健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与仔稚幼鱼生长特征。【方法】通过干法人工授精将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进行种间杂交,连续取样观察和系统记录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过程和仔稚幼鱼期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变化,同时培育云纹石斑鱼纯种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杂交子代受精卵发育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及出膜期,历时31 h 30 min完成胚胎发育。杂交子代的受精率为89.57%,孵化率为75.68%,受精率、孵化率均低于对照组(91.13%和87.59%);畸形率为24.55%,高于对照组(17.88%)。依据卵黄囊、背鳍第二鳍棘和腹鳍棘的伸长与收缩、体色的变化、鳞片的出现等特征将胚后发育分为仔鱼、稚鱼、幼鱼3个时期。孵化后33d仔鱼进入稚鱼期,孵化后60d稚鱼变态为幼鱼。与云纹石斑鱼纯种比较,杂交后子代生长快于后者,220日龄杂交子代全长(18.81±1.585)cm,体质量(9 173.42±3.537)g,均高于同期云纹石斑鱼纯种[全长(16.35±1.416)cm,体质量(110.80±2.379)g],杂交后代体色一致性较高,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塔里木盆地顺北一区三叠系柯吐尔组坍塌掉块、井径扩大的问题,通过开展微观结构分析,以及进一步实验评价不稳定地层阳离子交换量、岩屑膨胀率和分散性等理化性能,详细研究了复杂地层的坍塌机理。结果表明,三叠系柯吐尔组属于微裂隙发育的中硬到硬脆性泥岩地层,具 有“易 水 化、强 分 散”的 性 质。在16h热 滚、90℃条件下,岩屑回收率仅为7.22%。通过聚合物改性,优选了胺基页岩抑制剂 HPA 和三元共聚物 RHTP-2,形成了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体系,该体系在顺北1-9井二开4802m 的超长裸眼段地层成功应用,柯吐尔组平均井径扩大率为9.6%,井径规则,大大节约了钻井时间,表现出优良的抑制防塌性能,解决了顺北区块上部复杂泥岩钻井技术难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根据对港口混凝土建筑物破坏实例调查结果的分析,指出造成结构物破坏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要重视海港宏观和微观条件,精心设计细部结构,重视混凝土新技术的应用。在北方地区,还要考虑钢筋混凝土的抗冻性。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基于蚌埠及邻区100个高质量测点组成的宽频带大地电磁密集阵列数据,首先利用相位张量和阻抗张量统计成像技术定性分析了研究区构造维性和电性结构特征,然后采用多重网格法结合多次迭代重构的三维反演技术获得了其精细可靠的三维电阻率结构.结果显示蚌埠隆起南、北部电性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支持其南部和北部存在不同的构造演化和变形机制的观点.蚌埠隆起内部存在多个切割高阻异常体、与断裂带对应的低阻条带,其中下地壳存在高导异常.综合分析推断,该中下地壳高导异常为流体渗入到先存多条交切断层的破碎带所致,深部物质对蚌埠隆起区构造变形的作用不显著.本文研究认为蚌埠及其邻近地区具备强震孕育的深部结构环境,但该区域构造变形驱动机制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999.
研究短期天气变化强度对湖北省流感发病的定量影响,对开展发病风险预警和制定防御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9—2020年湖北省流感发病数据和气象站观测数据,通过建立一项衡量短期内相邻两周最低气温累积变化的短期天气变化强度(Short-term Weather Variability Intensity,SWVI)指数,基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定量评估SWVI指数与流感发病风险的关系,探讨流感发病风险预警等级划分方法。结果表明:湖北省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es,ILI)发病人数年内变化呈双峰型,峰值位于秋冬季,次高峰位于前夏;SWVI指数也呈双峰型,但峰值出现时间较ILI发病人数早。11月至次年3月,SWVI指数对ILI发病率的变化有较强的指示意义,该时段内当SWVI指数达到8.0℃时,同期至未来1周ILI发病的累积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 RR)达1.16(95%置信区间为:1.087~1.250);此外,SWVI还对滞后4—9周的ILI发病风险产生间接影响,相比...  相似文献   
1000.
测绘类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三保单”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绘类职业院校学生工学结合期间,由于野外作业和工程施工测量高危险作业环境的特点,常常发生人身伤亡或致残现象。为保证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本文探讨了"三保单"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三保单"是指企业保险单、学校保险单和学生自购保险单,它是职业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一种模式,更是保障"工学结合"顺利实施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