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97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21.
陕西陈家庄铀矿床是我国北秦岭商州—丹凤伟晶岩型铀矿集区中一个重要的矿床,铀矿体均产于加里东期花岗岩体周边花岗伟晶岩脉与围岩(秦岭群变质杂岩)的接触部位。本文对矿区花岗岩体、花岗伟晶岩脉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进而对其成因、成岩构造环境和铀矿化机理进行了探讨。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黄龙庙黑云母花岗岩体,陈家庄二长花岗岩体和非矿、贫矿、富矿花岗伟晶岩脉的成岩年龄分别为(446±3) Ma、(419±2) Ma、(417±3) Ma、(414±4) Ma和(416±3) Ma。地球化学分析显示:黄龙庙黑云母花岗岩体具有Ⅰ型花岗岩、埃达克质岩特征,源自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块体碰撞构造环境;陈家庄二长花岗岩体也具有I型花岗岩特征,但源区深度略浅,形成于碰撞后的减压环境。花岗伟晶岩脉与陈家庄二长花岗岩体近于同时形成,且具有亲缘性。铀矿物及富铀黑云母均产于花岗伟晶岩脉中。对比研究揭示,非矿、贫矿、富矿花岗伟晶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和铀赋存状况的差异由同化混染作用程度高低所致。在花岗伟晶岩脉与秦岭群变质杂岩的接触部位,同化混染作用较弱的部位形成的二云母花岗伟晶岩脉仅具有弱的铀富集,同化混染作用较强的部位所形成的富石英、黑云母花岗伟晶岩脉则高度富集铀且构成铀矿体。综合研究表明,花岗伟晶岩脉成岩期后的同化混染作用是铀富集成矿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22.
张旗  葛粲  焦守涛  袁峰  张明明  刘惠云 《地质通报》2019,38(12):1943-1954
火山岩TAS分类是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在1989年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通过的,迄今已经40年了。该分类对推进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起了积极的作用,规范了岩石(尤其火山岩)的命名,方便了学术界的交流。但是,不能不承认,早先的研究,由于分析方法、分析技术以及数据量的限制,是存在某些局限性的。现在,全球已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应当有条件对火山岩的分类做一个新的探讨了。文中讨论了TAS分类的初衷、分类的原则及存在的问题,推出了新的TAS分类方案。早先的分类一共划分了15个岩区,新的方案压缩为10个,其中9个保留了早先的命名,新增一个碱流岩区。新的TAS图最大的变化在碱性岩系列,在新的TAS图中,碱性岩系列呈"人"字形分布,把粗玄岩系列封闭起来,弥补了早先的TAS分类在酸性岩部分的不足,还发现TAS图理论上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的探讨是初步的,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开启利用大数据方法对TAS分类的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3.
安徽月山矿田成矿流体的迁移速率和规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徽月山铜、金矿田成矿流体从深部向浅部沿断裂、裂隙以及多孔介质(含微裂隙)运移,运动速率分别为1.4m/s、9.8×10~(-1)~9.8×10~(-7)m/s、3.6×10~(-7)~4.6×10~(-7)m/s,流体运移通道介质性质的变化引起流体运移速率的变化是导致成矿物质在介质接触界面中沉淀的主要原因之一。成矿流体在高温时主要迁移方向向上,流体通量为n×10~4~n×10~5mol/cm~2,中低温时运移方向多样,大气降水介入岩浆热液体系导致流体通量增大,流体通量为n×10~5~n×10~6mol/cm~2;成矿流体中所携带的成矿物质具备形成大型铜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4.
阿尔泰诺尔特地区花岗岩形成时代及成因类型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袁峰  周涛发  岳书仓 《新疆地质》2001,19(4):292-296
诺尔特地区位于阿尔泰北部山区,西伯利亚板块西南缘。花岗岩广泛分布,主要为加里东晚期、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少量燕山期花岗岩。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研究表明,诺尔特地区各期花岗岩属于向典型的S型花岗岩过渡的系列,由于源区物质中存在幔源混合物,导致了区内各期花岗岩与S型花岗岩在成岩物质来源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5.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成矿理论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迄今已经完成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前人已进行了多次总结。文章在此工作基础上,概括总结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尚待解决的一些科学问题:该带成矿过程的深化研究和新测试、新技术的应用,有望破解层状铜金矿成因难题;越来越多单独或者伴生钨矿被发现,成矿显示多样性和多期次的特点。建立了该带矽卡岩型铜金矿+金稀散金属矿床组合新模型,有望推动在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外围发现贵金属和稀散金属矿床;研究发现该带含膏盐层在矽卡岩铁矿和玢岩铁矿的成矿过程中贡献明显;利用红外和矿物原位测试技术示踪该带深部矿化中心;通过三维找矿预测和成矿过程数值模拟,为隐伏矿找矿突破增添了新路径。最后,文章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5个方面的科学问题,以期推动深化研究和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6.
周涛发  袁峰  张鑫  岳书仓 《地质论评》2003,49(2):212-216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安庆铜牛井热液(充填)脉型铜、钼、金矿床主成矿阶段的石英样品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坪年龄为134.77±0.70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30.92±0.76Ma,最小视年龄为133.10±1.87Ma,三个年龄值在误差范围内十分接近,以等时线年龄(130.92±0.76Ma)代表石英的形成年龄.铜牛井热液脉型矿床与同一矿田中夕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时代相近,成矿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可能为一连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7.
范裕  周涛发  袁峰  岳书仓 《矿床地质》2006,25(Z1):71-74
文章报道了扬子板块东北缘首例独立铊矿床—安徽和县香泉铊矿床的初步研究结果,该矿床的发现指示扬子板块东北缘存在罕见的分散元素成矿事件和可能的低温成矿域。香泉铊矿床位于扬子板块、华北板块和大别造山带之间的过渡带,矿区内无岩浆岩出露。矿床中仅铊元素高度富集,赋矿围岩为奥陶系下统微晶灰岩、泥灰岩和泥岩,主要控矿构造为断裂和皱褶。初步研究表明,香泉铊矿床的形成可分为两期,即海底热液成矿期和低温热液成矿期,奥陶纪海底热液形成含铊黄铁矿建造,早白垩纪低温成矿流体和沉积黄铁矿建造的水岩作用使铊进一步活化富集。  相似文献   
128.
范裕  周涛发  袁峰 《矿物学报》2007,27(Z1):100-101
香泉铊矿床是安徽省地矿局于上世纪90年代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北侧的安徽东部和县地区发现的首例独立铊矿床(吴明安,2006).黄铁矿是矿床中最主要的载铊矿物,矿床中95%以上的铊都赋存在黄铁矿中(范裕等,2007).因此,对黄铁矿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成因意义和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29.
后碰撞岩浆活动是包括新疆北部地区在内的中亚造山带古生代陆壳增生的重要原因,并对后碰撞成矿作用具有重要影响(王京彬等,2006;Chen等,2005,Sengor等,1993;Jahn等,2000),因此,后碰撞岩浆活动的时限对新疆北部地区后碰撞构造-成矿作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一准噶尔板块北缘(何国琦等,1995),区内广泛发育晚古生代岩浆岩.本文将讨论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后碰撞岩浆作用的时限.  相似文献   
130.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塔斯特岩体锆石LA-ICPMS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7,他引:3  
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地处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及塔城地区和丰县。酸性侵入岩在区内较发育,其研究对于准噶尔地区后碰撞构造-岩浆演化时限的厘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塔斯特岩体是萨吾尔地区重要的复式花岗岩体,与区内铜、金矿化关系密切。塔斯特岩体锆石 LA—ICPMS 年龄为337±4Ma(1σ),形成于早石炭世。结合已有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这一年龄显示西准噶尔地区在早石炭世已处于后碰撞环境。本文获得的塔斯特岩体成岩年龄是目前在准噶尔地区获得的最老的后碰撞花岗岩锆石 U—Pb 年龄之一,为准噶尔地区后碰撞构造-岩浆演化时限的厘定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