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290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81.
本文选取第二松花江沿岸三个主要城市即吉林市、长春市、松原市周边具有代表性的9个监测断面.选取总磷、总氮、CODmn、BOD5等监测数据,运用基于因子分析定权的水质评价模型和零维河流完全水质模型评价总体水质状况.分析其取排水量和径流变化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位于第二松花江干流的吉林市、松原市取、排水量较大.但因河流径流量大,白净能力强,故本质良好,而位于二松支流-伊通河的长春市,因取、排水量大和河流径流量小等原因.水质较差,并影响汇入二松干流后的下游水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特别是部分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对二松水质影响很大.长春市伊通河段是二松治污的重点河段.  相似文献   
582.
浙江遂昌治岭头筒状铅锌矿体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和稀土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浙江遂昌治岭头直筒状铅锌矿体为隐爆角砾岩型的铅锌矿,受直筒状的隐爆角砾岩控制,主矿元素Pb的平均品位自下而上逐渐升高,而Zn的平均品位则相反,具有下部Zn,上部Pb、Zn的分带性;直筒状铅锌矿的黄铁矿δ34S平均值为6.78‰,铅同位素:206Pb/204Pb平均值为17.986、207Pb/204Pb平均值为15.596、208Pb/204Pb平均值为38.893,δEu值0.53,稀土演化曲线与变质岩和上侏罗统火山岩相似;铅、硫同位素以及稀土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来源较单一,与燕山期壳源重熔型花岗岩型火山活动有关,从矿石组合来看,表明了热液富含Mn,且含较丰富的S、F及碳酸根等阴离子,成矿为相对封闭的还原环境,成矿时代介于148.2±0.5~104.8±0.8Ma之间。  相似文献   
583.
为了解三门湾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和分布特征,本研究对三门湾海域2019年82个站位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Cu、Pb、Zn、Cd、Cr、As及Hg共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比10年前的数据,分析了元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追溯了其主要物质来源。结果表明,三门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Zn、Pb、Cd、Cr、As、Hg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是31.33、96.46、29.86、0.116、91.54、13.09、0.06 mg/kg,Cu、Cr的含量相对较高。与2009年相比,2019年三门湾海域表层沉积物Cu、Zn与Cd的含量大体上保持一致,Pb、Cr与As的含量有所上升,Hg的含量显著降低。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由近岸向外海依次降低,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蛇蟠水道口、力洋港与健跳镇附近。运用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对重金属物质来源进行解析的结果表明,重金属物质的来源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84.
为海洋生态保护和海岸工程建设等工作提供参考,基于Mike21模型水动力学(HD)模块,得到最新岸线形态下芝罘湾的潮流场,涨、落潮历时不均,落急潮流流速大于涨急潮流;东北岸流速最大,向西南靠岸渐小;湾北涨、落潮流向相反,湾中、南部流向在涨急时刻为SW向,落急时刻由南呈NW向向北顺时针逐渐转为NE向。计算了15个潮周期的欧拉余流场,余流流向除湾南沿岸局部区域沿岸向南外,整体为中心在湾东北的顺时针余环流,余流流速整体较小,大部分区域不超过0.06 m/s。芝罘湾内等距离释放16个自由粒子,据粒子运移轨迹得知:湾以北外海的物质不易向湾内输运,湾内自由粒子最终均运移出湾外,湾内无聚集,表明芝罘湾的水动力情况利于物质向外输运;担子岛以北的粒子向东输出湾内后,绕开担子岛等岛屿输运至东南外海;担子岛以南的粒子经过在湾内回旋振荡,以“∞”型轨迹最终南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