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天眼查”网络大数据,采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经历了孕育、成长、兴起、繁荣四个阶段。2000—2020年,家政服务业发展区域差异不断缩小,区域内差异始终大于区域间差异,东部地区内差异最大。2)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空间分异明显,较低、中等、较高水平区变化较大,但东-中-西阶梯式递减态势始终未变,高水平区位于广东、江苏、山东等地,低水平区包括西藏、青海、宁夏、海南等地,家政服务业发展空间分布日趋集聚。3)影响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因素由经济、空间因素为主,人口因素为辅转变为经济、人口、信息因素为主,空间、企业自身因素为辅。影响不同地区家政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老年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老龄问题逐渐成为新常态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知识图谱分析和传统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了2003-2017年国内老年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通过关键词共现归纳出中国老年地理学研究的特点为:①人口老龄化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和养老设施空间配置成为近年来老年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但大区域小尺度、更深层次驱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如何将老年居民的社会交往、情感归属、社会资源与社区多维度结合,是未来社区建设与养老重点关注的方向;居家养老理论探索与实践总结尚未形成理论突破并推动政策实践,亟待学者对其进行本土化的理论构建。②老年人健康与环境研究成为新兴研究领域和主导方向,如何由宏观层面关注老年人健康与环境关系到微观层面关注老年个体情感体验、地方依赖,空间化健康与环境关系,选择和量化人文因素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难点。③对老年人空间行为研究有待实现定量和质性研究的互补融合,探索强调个体认知、行为偏好的行为主义地理学与强调时空整体性与制约的时间地理学的有机结合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榆林市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时空耦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DEA模型、熵权TOPSIS法、耦合度模型及耦合协调指数,研究2005—2015年陕西省榆林市能源效率、经济发展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2005—2015年,榆林市能源总体效率呈上升趋势。神木县、靖边县、定边县一直处于DEA有效,但DEA有效的县域数量少于规模报酬递增县域的数量。(2)榆林市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均值呈现先回落后回升态势,且变化幅度较大;南六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北六县的经济发展水平。(3)榆林市绝大部分县域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耦合关系属于低协调分离阶段,但正在向高协调耦合阶段转移。(4)北六县的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协调度明显高于南六县,呈现由南向北逐步递增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采用转台图像采集的方法,通过对样品截面影像的边缘提取、参数空间转换、直线识别等操作,测定了圆明亮琢型样品的三维结点。采用多元链表数据结构组织圆明亮琢型样品的点、线、面等几何要素,并构建它们之间的拓扑关系。结合所测三维结点与拓扑模型,表示出圆明亮琢型钻石的三维实体模型。该方法具有图像采集方便、硬件体统简洁、计算速度快等优点,非常适于刻面宝石的三维重建,并可应用于钻石/宝石的切工评价、光学效果的模拟以及加工设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盆地(或凹陷)结构是由盆地构造与沉积演化决定的,因此分析恢复中非Muglad盆地Sufyan凹陷构造与沉积演化过程对于认识该凹陷现今残余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该凹陷现今结构特征描述、地层不整合面识别与剥蚀量恢复以及构造沉降和沉积充填历史恢复,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对该凹陷现今结构几何学特征、运动学过程与动力学成因及控油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ufyan凹陷现今地层剖面主要由第一裂谷作用旋回的沉积构成。该旋回期地层约占凹陷现今沉积地层厚度的79%~81%。凹陷现今残余结构主要受三期裂谷作用差异演化控制,而受晚白垩世挤压剥蚀(厚度介于0~360m之间)的影响较小。造成凹陷三期裂谷旋回差异演化的主要原因是三期伸展应力来源、大小、方向的差异。诱发凹陷第一裂谷旋回期的应力主要来源于由中非剪切带的剪切应力转换的伸展应力。第二裂谷旋回期,中非剪切带运动方向由右旋逐渐转为左旋,造成该凹陷位置的伸展应力场减弱,并逐渐转为挤压状态,使得该演化阶段早期沉积的地层(Darfur群)后期发生反转剥蚀减薄。在该凹陷第三裂谷旋回期,东非裂谷成为非洲大陆新的构造活动区域。受此影响,中非剪切带活动逐渐停止,而红海裂谷张开产生伸展应力场与该凹陷长轴近平行,造成第三期断坳旋回在该凹陷几乎不发育,最终使该凹陷现今早断早衰型残余结构得以形成。该结构控油作用主要体现在主力成藏组合与油气优势运移方向方面。早衰型结构造成了Sufyan凹陷中组合和上组合成藏条件不佳,其下组合Abu Gabra(简称AG,下同)组自生自储自盖型成藏组合为该凹陷的主力成藏组合。挤压反转造成中部构造带形成构造高部位,成为了凹陷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指向,是凹陷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