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秦何星  陈雷  卢畅  胡月  熊敏  谭秀成  计玉冰  陈鑫  王高翔 《地质论评》2024,70(1):2024010004-2024010004
为深入探讨上扬子地区南缘晚奥陶世—早志留世黑色页岩的物质来源、风化作用和源区构造背景,本文选取典型野外剖面,对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探讨其地质意义。结果显示:上扬子南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富有机质页岩具有与上地壳相似的贫高场强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特征,∑REE值(103.66×10-6~295.98×10-6,平均180.57×10-6)整体较高,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模式与上地壳极为相似,呈现“V”型向右倾斜、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平坦、轻重稀土分异明显、Eu负异常明显的特征;特征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及比值,如:La、Ce、La/Yb、Sc/Cr,均表现出与被动大陆边缘特征值相接近;样品成分变异指数ICV值(0.55~14.1,平均2.28)和Zr/Sc—Th/Sc图解指示物源为构造带首次快速沉积产物,不具备沉积再循环特征;较低的CIA值(54.89~71.61,平均65.27)、A—CN—K图解和K2O/Al2O3—Ga/Rb图解表明物源受化学风化作用较小,沉积环境为寒冷、干燥环境;K2O、Rb、Al2O3/TiO2含量较高及Eu负异常指示其源岩以长英质火成岩及花岗岩类的偏酸性地质体为主;综合物源、构造背景判别图解,推断上扬子南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主体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物源主要来自于西侧康滇古陆新元古代早期地台盖层,黔中隆起次之,伴随扬子板块东南部中酸性火山物质涌入沉积。  相似文献   
152.
153.
154.
人们一直在探索,浩瀚的宇宙中,是否有智慧生命的知音?人们曾经利用南半球的低噪声来用心倾听太空深处传来的信息,但毫无音信……宇宙飞船的发射成功,唤起了人们追寻天外生命之梦。人类把哈勃望远镜送入太空,使自己的视野伸展到了100多亿光年以外的地方。宇宙飞船登陆月球、火星、木星,进入金星轨道。探险者10号、11号及旅行者1号、2号带着人类文明的信息飞出太阳系,向广袤无垠的太空传播着人类寻找知  相似文献   
155.
以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保护区外2 km邻近区为研究区,选取1986―2019年7期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遥感解译,并基于GIS与R语言空间统计方法分析近35年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保护区土地利用以林地为主,邻近区林地和耕地面积占比最大。2)邻近区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比非核心区更剧烈;二者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变化均呈现升高-降低-不变的波动趋势,表明保护区建立后人为干扰的下降有助于土地利用格局的稳定。3)土地利用类型转换频率为邻近区向非核心区递减,表明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可以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4)保护区非核心区所有土地利用类型重心总体上向东北方向迁移;邻近区建设用地与耕地重心总体上都为向西方向迁移,表明已有建设用地扩张对保护区周围的土地利用空间动态变化有重要影响。5)保护区的管理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保护区内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内部建设用地的缓慢增加与资源的不合理生产开发,仍然对保护区的生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6.
祁连山洪水坝河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新生代以来,伴随祁连山强烈隆起而塑造的水系流域地貌,其典型特征指示了该区域的最新构造活动.以发源于祁连山中部的洪水坝河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提取了整体流域与5个亚流域的河网分支比、地势起伏、平均高程等地貌参数,并对整个流域地形做坡谱分析,获得了洪水坝河水系流域地貌特征.研究表明,洪水坝河流域整体地形起伏大、坡度陡、水系发育程度低,并且流域内部从南向北,河网分支比和地势起伏显著增大.在分析地层岩性和冰川作用等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认为这种变化表明流域所受构造活动的影响从南向北显著增强:南部受构造活动的影响微弱,地势平坦,可能是残存的古侵蚀面,亦或是受山间盆地的沉积作用影响;中部区域由于被昌马断裂东段切穿,断裂带附近区域较弱的抗侵蚀能力与河流的快速下切共同造成了地势起伏的增加;北部区域受佛洞庙-红崖子断裂西段逆冲活动的影响,坡度及地势起伏大幅增加,表现为地势起伏骤增和强烈的河流下切等地貌特征.上述地貌分析研究,为认识和理解祁连山造山带地貌演化以及控制因素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7.
结合武汉市各行政区影像图的设计与研制,以ADS80影像为底图,着重讨论了影像图的生产技术流程、表示内容、表示方法等主要技术问题,为今后城市影像地图制作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8.
周一星 《地理学报》2012,67(7):992-996
北京大学地理系资深教授, 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前副主任委员, 张景哲先生于2011 年8 月25 日在美国芝加哥仙逝, 享年92 岁。作为他的学生和共事多年的忘年之交, 我愿意与朋友们分享张先生的生前业绩, 让历史记住这位爱国的地理学家。  相似文献   
159.
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4月,我们迎来了第44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确定这个主题,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国土资源国情国策的关注和认识,增强全民资源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珍惜和合理利用地球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0.
表面氯离子含量(C_s)是研究海洋环境条件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服役寿命的氯离子扩散方程的边界条件,是海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和定量设计的重要参数。依据国内外大量自然暴露试验与工程实测数据,通过采用Excel、Origin等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回归分析,确定了海洋混凝土结构表面自由氯离子含量(C_(sf))与表面总氯离子含量(C_(st))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海洋混凝土结构的C_(sf)时变规律,建立了C_(sf)与暴露时间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及其取值范围,并运用可靠度理论和修正氯离子扩散理论分析了C_(sf)时变性对海洋混凝土结构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C_(sf)与C_(st)线性相关,且C_(sf)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呈指数或者幂函数的增长关系;采用不同的C_(sf)时变性规律,对海洋混凝土结构寿命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