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1.
桂西北喀斯特山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其与自然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最小行政单位——乡(镇)为基本单元,利用Lorenz曲线和空间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桂西北喀斯特山区乡(镇)级尺度下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探测自然因素单独和叠加作用后对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强度。结果表明: 乡(镇)级研究尺度下的人口空间分布具有不均衡性特征,呈现一般显著正相关和一定的聚集性; 各自然因素空间分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呈现显著差异,研究区西北和中南部没有喀斯特分布的乡镇,人口密度随有利于人类居住因素的增加而增加,但平均人口密度仅79人/km 2。东部和南部有喀斯特分布的乡镇,人口密度与自然因素空间分布并非简单的增减关系,其随喀斯特分布面积的变化呈现起伏波动。 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结果显示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强度最大的为海拔高度,交互探测结果显示,任意两个自然因素叠加交互作用后的影响强度呈现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可见,桂西北喀斯特山区与其他地区类似,海拔高度是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但喀斯特山区的河网密度及特有的地质地貌等因素对其人口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与其他因素叠加交互作用可进一步加强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土地资源紧缺的局面日显突出,并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不断增长的刚性需求与土地资源供给有限的矛盾?那就是要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这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长期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存在产权不够明晰、交易无法进行、陷形市场活跃、自发无序流转、流转分配关系混乱等问题,影响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有效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引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日本的三个主要城市群——东京、大板和名古屋迅速发展。尽管它们几乎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完全重建的,但只有名古屋建成了类似美国现代城市的街道格局。名古屋具有宽阔的林荫路,长方形的街道格局和适度的超速干道系统,较之另外两个城市对汽车交通的依赖程度更大。在名古屋城市群地区(以下简称城群区——译者),一半的工人上班要乘汽车,而东京和大阪地区该数字刚刚接近1/4。在以名古屋为主要城市的爱知县,平均汽车拥有量是每户1.23辆,而就全国整体来说,相应的数字为1.0。因此,至少就对汽车的依赖性来说.名古屋有些类似于美国城市,在那里,平均汽车拥有量为每户1.60辆。  相似文献   
15.
按照"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内涵要求,从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5个维度入手,尝试性地构建包含32个单项指标的"美丽湖南"建设水平定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判标准;以市(州)为评价单元,探索性地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模评价"美丽湖南"建设现状。结果表明:1)分维度看,2011年湖南省各市(州)政治子系统评价均值为0.651 4,评价结果为Ⅱ级,处于"美丽"状态;生态、经济和社会子系统评价均值分别为0.501 8、0.450 2和0.473 0,评价结果为Ⅲ级,处于"较美丽"状态;文化子系统评价均值为0.419 7,评价结果为Ⅳ级,处于"欠美丽"状态。2)整体而言,2011年湖南省各市(州)系统综合评价均值为0.492 7,综合评价结果为Ⅲ级,总体上湖南省处于"较美丽"状态。3)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建模评价,简便高效,结果客观可靠,在区域建设水平综合评价中适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用重要区域邻近度替代区位优势度,对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进行修正,借助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及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工具,并用修正后的模型,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区域县域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关联。江西省交通优势度呈现北高南低、设区市周边县域高、交通干线沿线高的特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整体偏低且发展不均衡、主要中心城市和工业城市及交通枢纽地区偏高、沿交通干线尤其是铁路干线较高的特点;交通优势度与县域经济发展呈线性相关,有4种组合类型:极化型、滞后型、超前型、落后型。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应从点(增长极)、线(发展主轴)及面(重点区域)3个方面发展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湖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市(州)层面对湖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湖南省农用地可划分为集约利用、中度集约利用、低度集约利用三等,归并为6类;环洞庭湖地区及湘江流域的岳阳、常德、益阳、长沙、湘潭、衡阳、永州7市农用地处于集约利用状态,其中,长沙、湘潭归并为一类,岳阳、益阳、衡阳归并为一类,常德、永州归并为一类;湘中娄邵盆地的娄底、邵阳和湘东的株洲3市农用地处于中度集约利用状态,归并为一类;湘西的怀化、湘西州、张家界和湘南的郴州4市(州)农用地处于低度集约利用状态,其中,郴州、怀化归并为一类,张家界、湘西州归并为一类。研究结果符合区域农用地利用实际,对湖南省农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规划的科学性、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尚存在许多有待改善和加强的问题。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念,应该是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为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应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要有公众的积极参与,是一种开放型动态弹性规划。  相似文献   
19.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典型喀斯特丘陵盆地——全州县为研究区,根据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理论,采用2005、2010和2015年TM遥感影像的解译结果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借助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对比分析了2005―2015年全州县喀斯特区和非喀斯特区的农业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显示:1)2005―2015年间全州县农业景观格局发生明显变化,但喀斯特区和非喀斯特区优势景观类型均未发生变化。2)10年间农业景观用地面积喀斯特区减少了472.23 hm2,非喀斯特区减少了476.28 hm2,但喀斯特区的减少率高于非喀斯特区;喀斯特区比非喀斯特区景观更加破碎,斑块形状更加分散、复杂,景观异质程度更高。3)研究期内喀斯特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0.01亿元,非喀斯特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0.04亿元。其中,有林地的减少对2个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贡献率均为最大,喀斯特区达到78%,非喀斯特区达到83%,水域景观的增加导致2个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  相似文献   
20.
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改造,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耕地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它的关键在于形成建设合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保发展、保红线”的结合点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